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Ni_(43)Mn_(46)Sn_(11)-xGax(x=0,1,2)合金铸锭.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综合物性测试系统测量样品的相变和磁热效应.结果表明,所有合金在室温下均为奥氏体立方结构,表明马氏体转变温度低于室温.Ga代替Sn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这是由于Ga的原子半径小于Sn,导致晶格变小.所有样品在马氏体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磁化强度的突变,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低场磁熵变.Ni_(43)Mn_(46)Sn_(11)-xGax(x=0,1,2)以其较大的低场磁热效应、可调的工作温区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Mn_(50-x)Co_xNi_(40)Sn_(10)(x=0,2,4,6)材料的合金铸锭.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MPMS-3磁性测量系统测量样品的相变和磁热效应.结果表明,Co替代Mn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这是由于Co原子的价电子数多于Mn原子导致的.所有样品在马氏体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磁化强度的突变,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低场磁熵变.Mn_(50-x)Co_xNi_(40)Sn_(10)(x=0,2,4,6)以其较大的低场磁热效应、可调的工作温区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Mn_(50+x)Ni_(41-x)Sn_9系列合金,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综合物性测试系统对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磁性以及交换偏置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x含量的增加,马氏体转变温度逐渐降低,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加,而场冷条件下的交换偏置场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材料中铁磁相和反铁磁相的耦合导致了这种交换偏置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弧熔炼和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了Ni_(42)Co_8Mn_(39)Sb_(11)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综合物性测试系统对材料的马氏体相变以及马氏体相变附近的磁热效应、磁电阻效应和磁致应变效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220 K左右发生了从弱磁马氏体到铁磁奥氏体的相变,随磁场增加,马氏体转变温度向低温偏移.在马氏体相变附近,样品不仅具有较大的磁热效应,还具有磁电阻效应和磁致应变效应,这些效应都是由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导致的.这些结果说明Ni-Co-Mn-Sb合金在磁制冷、磁传感、磁驱动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Dy1-x Yx)Co2系列合金,并对其结构、相变以及低场磁熵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的加入使材料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同时可以降低其居里温度.通过Arrott曲线分析了材料的相变类型,发现Y的加入没有改变相变类型,仍是一级相变,这使材料保持了较大的低场磁熵变.可调的相变温度、巨大的低场磁熵变表明(Dy1-x Yx)Co2合金在永磁式磁制冷机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d(Pt)掺杂对Ni_(50)Mn_(36)Sn_(14)T_x(T=Pd,Pt)合金的相变和交换偏置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掺杂Pd(Pt)使Ni_(50-x)Mn_(36)Sn_(14)T_x(T=Pd,Pt)产生一定的负化学压力可以诱导中间马氏体转变.随着施加磁场的增强,中间马氏体相变减弱甚至被抑制;同时,当进一步增加Pd(Pt)的含量(x=3对Pd;x=2对Pt),中间马氏体转变同样消失.另外一个有趣的结果是,随着Pd(Pt)含量的增加交换偏置效应逐渐增强,这可能是由于Pd(Pt)原子比Ni具有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所产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Mn50+xNi41-xSn9系列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并对其磁性、相变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室温下均表现为四方马氏体相和立方奥氏体相的混合相,随着Mn含量的增加,由于价电子浓度的减少,马氏体转变温度逐渐下降,当x=2—4时,马氏体相变伴随着较大磁化强度的突变,同时合金表现出较大的逆磁热效应,这表明该系列合金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21,(2):85-88
通过在MnCo_(0.4)Ni_(0.6)Ge中引入Mn空位得到化合物Mn_(0.95)Co_(0.4)Ni_(0.6)Ge,实现了AFM(TiNiSi)-FM(TiNiSi)-FM(Ni2In)-PM(Ni2In)多级相变;195K时在样品中观察到了从TiNiSi到Ni_2In的结构相变;255K时在样品Mn_(0.95)Co_(0.4)Ni_(0.6)Ge中实现了由顺磁(Ni_2In结构)向铁磁(TiNiSi结构)的结构相变;并且发现在外加磁场30kOe左右时引发场致相变;在195K(ΔB=5T)时产生了-17.8J/(kg·K)的磁熵变(材料制冷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Mn掺杂对Er(Co1-xMnx)2合金的晶体结构、相变类型和磁热效应的影响.随着Mn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晶体结构不变,但是晶格常数逐渐增加,同时居里温度逐渐升高.当x≤0.06时,样品的磁相变为一级相变,表现出较大的磁熵变;而x=0.08时,样品经历铁磁到顺磁的二级相变,磁热效应大大降低.在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的临界点x=0.06,样品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几乎没有磁滞现象.因此,将相变调控到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的临界点是优化磁热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Ni43Mn46-xCoxSn1,系列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并对其磁性和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价电子浓度的增加,Co替代Mn使材料马氏体转变温度迅速提高.Co的加入使合金的奥氏体居里温度迅速提高,而马氏体居里温度则略有降低.在马氏体相变附近,由于磁化强度的突变,合金表现出巨大的逆磁热效应,表明该系列合金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是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差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过程中严重的电压衰减制约其商业化应用.通过少量镧对Li_(1.2)Mn_(0.75)Ni_(0.25)O_2正极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的镧掺杂Li_(1.2)[Mn_(0.75)Ni_(0.25)]_(0.99)La_(0.01)O_2材料具体优秀的倍率性能,当电流密度为5 C时,Li_(1.2)[Mn_(0.75)Ni_(0.25)]_(0.99)La_(0.01)O_2电极仍然可提供185.5 mAh g(-1)放电比容量.在0.5 C倍率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6.5%.此外,循环过程中电压衰减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与镧掺杂后减少的晶格氧释放和扩大的锂层间距密切相关.因此,镧掺杂改性是改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平均粒径在40-50nm的NdxFc_(3-x)O_4纳米晶,用TEM和PSD及XRD分析其结构、粒径和形貌.用磁天平和交流性自动测量仪研究其磁性能.结果表明,NdxFc_(3-x)O_4纳米晶是尖晶石结构,晶粒为立方形.比饱和磁化强度虽比相同制备条件下的Fe_3O_4略小,但矫顽力比Fe_3O_4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成分连续可调的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揭示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纳米晶中钴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考察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晶的分布情况。创新点:1.利用金属羧酸盐在有机体系中的醇解反应制备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其反应温度仅为270°C,显著低于文献报道中所使用的温度;2.成功实现Co_xNi_(1-x)O纳米晶成分的调节,发现纳米晶形貌随成分的变化规律;3.揭示了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晶中的均匀分布。方法:1.在硬脂酸锂的"配体保护"作用下,利用金属羧酸盐的醇解反应制备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等手段研究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晶体结构、成分和金属离子价态等信息。结论:1.成功地制备出高质量的Co_xNi_(1-x)O(x?[0,1])合金纳米晶;2.发现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纳米晶中钴离子浓度的提高呈现出由Ni O特征过渡到CoO特征的趋势;3.对单颗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元素扫描揭示了金属离子在纳米晶中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SmTbCo/Cr薄膜,分析了Sm含量对SmTbCo/Cr薄膜磁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m含量的增加,(SmxTb1-x)31Co69薄膜的Ms、θk和R增加,而Hc随之减少;Sm含量在0.286~0.343范围内的(Sm0.286Tb0.714)31Co69(120nm)/Cr(240nm)和(Sm0.343Tb0.657)31Co69(120nm)/Cr(180nm)薄膜的磁光性能均满足光磁混合记录对介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简要叙述了磁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着重阐述了稀土一过渡族金属问化合物Gd—si—Ge系合金及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的磁热效应及其巨磁热效应机理,对高温磁制冷工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磁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LaxCe0 .9-x(PrNd) 0 .1 (Ni3 .5 5 Co0 .75 Mn0 .4Al0 .3)合金 (x =0 .4~ 0 .9)在不同温度下( 2 98K~ 333K)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由 2 98K升高到 333K ,合金的活化性能得到改善 ;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增大 ,并在 313K时达到最大值 (平均提高了 2 2 .9mAh/g) ,而当温度提高到 3 33K时 ,各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又大幅度下降 (平均降低了 83 .9mAh/g) ;随着温度的升高 ,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改善 ,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明显降低 (在 1C充放电电流下经2 2 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平均降低了 4 0 %以上 ) .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锂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前驱体,进而高温固相反应生成LiNi_(1/3)Co_(1/3)Mn_(1/3)O_2(LNCM),由于所得正极材料含有的Ni、Mn元素与电解液发生微量副反应,导致材料电化学性能降低.为改善LNCM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采用导电性能优良的快离子导体Li_7La_3Zr_2O_(12)(LLZO)对LiNi_(1/3)Co_(1/3)Mn_(1/3)O_2进行表面修饰,制得几种不同表面包覆比例的LLZO@LNCM材料.研究发现,LNCM和LLZO@LNCM材料在0.1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相似,而LLZO@LNCM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则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数的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D.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x5-3x3=-x2B.2!3 2!2=2!5C.(-x)5·(-x2)=-x10D.(3a6x3-9ax5)÷(-3ax3)=3x2-a53.因式分解(x-1)2-9的结果是().A.(x  相似文献   

19.
为了节约合金,降低成本,采用中锰低铬合金抗磨铸铁(含Mn4%,Cr3%,Cu1%),并调整其化学成分,用稀土合金变质处理,结合强韧化热处理工艺,可较大地提高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0.
实验中使用国产2N级金属Gd粉为原料,用电弧熔炼法在氩气气氛中制备了Gd5Si1.8Ge22合金,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超导量子磁强计分析手段对合金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合金没有重现一级磁相变和巨磁热效应,这是由于国产2N级Gd中杂质等因素时磁相变、磁热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一级磁相变的破坏及磁热效应的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