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技术转移团队、完善技术转移制度、拓展技术转移业务等方面出发,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及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链构建进行探究,在深入分析地方理工类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发展模式选择,并就促进地方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地方理工类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决定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工作指导标准》从形势政策、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制度制订、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结合国家政策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工作的实践,对高校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工作的认识、核心要点、难点和堵点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了2015-2020年河北省及其他30个省域的成效得分,并结合其他数据从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两个维度对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指标各年度数据增速不均衡,投入阶段增速明显低于产出阶段和转化阶段;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在全国的排名虽然稳定,但与排名靠前的省域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资源和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因此,河北省应该采取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水平、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并利用区位优势扩大科技市场需求等措施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97-98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技中介机构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等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形势下,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探究技术转移工作新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实效。  相似文献   

5.
从科教资源、产业升级需求、产业条件、前期转化案例和平台区位优势等方面对淮北市创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可行性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重视核心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关;实施科技创业专项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的国际创新合作;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深化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还存在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僵化、技术转移机构功能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对此,云南省应结合省内各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及科技管理体制等实际情况,完善云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推动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管理和收益处置体制,促进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应着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通创新和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向社会和教学“双转化”。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高校科技转移机构未能充分发挥效能。基于此,文章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我国高校转移机构运行效能为目标,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模式下的项目建设分为项目需求、项目设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评估5个主阶段,从多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健全转化保障体系、加强校企联合、健全激励评价机制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建设创新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的适用性及市场价值、科技评价体系、生产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探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对策,提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分析进行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研发和转移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五个方面来构建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制约因素,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承办、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与欧洲技术转移和创新协会(TII)以及德国明斯特应用技术大学科学营销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中欧科技成果管理与转化创新研讨会"于2007年9月26-28日在北京西苑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办公室张木副主任和成果处的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6月4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通知》,旨在通过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后疫情"时代全面创新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过去数十年科技体制改革的主线之一,国家有关部门几乎每年都有相关文件印发,甚至在国家立法层面也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然而,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包括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转移,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主要方面,也是这类成果本身属性所决定的.通常所指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指这类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已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高校这方面的工作却是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科技工作重点之一来抓,使高校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4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该基金由中国科学院控股公司代表中科院直接出资,联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最终撬动200亿元左右的基金总规模。该基金旨在为院属科研单位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系统支撑,孵化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经济融通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支撑。据了解,基金将由专业团队来管  相似文献   

14.
高校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承担了众多国家科研任务,积累了大量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日趋活跃,但在实践中还存在技术转移思路不适应成果转化需要的情况。高校应以深化科技体制为契机,探索建立精准技术转移创新模式,最大程度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实现技术转移全流程精准化操作。从一切有利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发,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特点和技术转移规律的精准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关键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却是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的复杂过程,"落地难"、转化率低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全球成果转化都难以跨越"死亡之谷",即面临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想法到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在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低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何构建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己成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武汉在2012年8月出台《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被当地高校和创新企业成为"黄金十条",很多政策效仿硅谷。继武汉出台"黄金八条"后,1月13日北京正式出台扶持高校科技成果转换的"京十条",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并在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股权投资商提出诸多优惠政策。根据最新发布的《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北京将开展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处置权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一个月来,"科技成果转化"火了。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五大举措一出,瞬间在科技工作者的朋友圈里刷屏。3月2日,赶在"两会"的东风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  相似文献   

19.
罗兵 《职业技术》2004,(1):29-29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的社会需求层出不穷,许多以前不热门的行当火热起来,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1.智力服务异军突起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智力投资开始"受宠"。于是,凡是吃准市场的智力群体或个人大走"鸿运"。科技经纪人很"吃香"前几年大量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难以向生产的领域转移。现在形势已经好转,在公开拍卖科技成果的同时,有人开始以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为职业,往来于经济部门与科研所、大学,侦察供求信息,为科技成果转化做交易中介。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有经纪人20万人之多,其中科技经纪人占21%。他…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核心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全社会知识存量增加的核心动力。5月13日,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写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攀升,成果转化奖励显著增长,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