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味悲剧     
悲剧反映的是一种悲壮而又崇高的美。悲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新旧势力的斗争,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悲剧会给人带来伤痛和悲哀,但一旦认识了悲剧的意义就可以使人获得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能够让人充满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旺盛不衰的活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辉煌壮丽。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社会存,悲剧在,无论什么时代都有酿成 悲剧的可能。原始社会有自然悲剧的出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又增加了社会悲剧和人造悲剧。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但它的制度有不完善之处,这种不完善也可能出现人造悲剧,不过这悲剧只是局部的、相对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高度发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然而,随着地球的衰老,各种危机突现出来,仍然会产生自然悲剧。因此,我们说悲剧是文学永恒的题材。  相似文献   

3.
《诗学》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根源的见解:悲剧人物有善良的一面但并不善良到极点,具有美学上的“崇高”特征:最好的悲剧冲突是内部冲突:悲剧效果的终极根源在于它让人在面对悲剧人物时感到自己渺小而又伟大。与长期以来文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观点和倾向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见解更值得肯定,因为它更符合文学作品实际;理论视角更加恰当;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与经典作家的悲剧思想更为相通。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完整的女人,总要扮演女性、妻性、母性等三种角色。当这三种角色相互协调时,就会让女人感到满足和幸福;反之,当这三种角色相互发生冲突时,就会让女人感到不满和不幸,甚至导致悲剧。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就是典型的例证。试从安娜所扮演的女性、妻性、母性之间的角色冲突这一视角来分析安娜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美无处不在,优雅的文章是一种美,抒情的文章是一种美,而悲剧风格的文章也是一种美,往往一篇悲剧风格的文章也会让读者心动不已。如何写好悲剧风格的文章呢?本文给你支了几招。  相似文献   

6.
【写作导航】 美元处不在。优雅的文章是一种美,抒情的文章是一种美.幽默的文章是一种美.而悲剧风格的文章也是一种美。就像一部电视剧一样,大结局的不完美往往让我们感慨良多,同样一篇悲剧风格的文章一定会让读者潸然泪下。那么,如何写好悲剧风格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7.
悲剧和人道精神是人类悲剧性所使然。在一定阶段,这两者或互为补充,此时悲剧功能主要表现出弥合作用;或互不谐调,此时悲剧功能主要表现出暴露作用。当人类悲剧性发生深刻变化时,悲剧和人道精神也会转为背向,悲剧功能把暴露推向极端,西方现代派文学就是如此,而存在主义的“荒诞悲剧”尤其突出了这一特点———暴露人的非理性和非人道。但存在主义文学在与传统的反拨之中也和人道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延续和发展了传统悲剧主题,承袭了传统悲剧的暴露功能。存在主义人道学说与传统人道主义有着天然的关系,是在继承中“否定”,在“否定”中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个性已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遮蔽,细加审视,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兰芝的柔弱,仲卿的刚毅,以及焦母的可悯.这会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争悲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悲剧具有与西方悲剧不同的审美特征,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不但是历史正义的化身,而且在道德上比较完美。西方悲剧冲突就不在悲剧人物身上展开,而是正义力量和邪恶势力之间展开,悲剧人物在不懈的斗争中达到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统一。中国悲剧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这与西方悲剧迥然有异,主要区别在于悲剧中的悲剧人物、悲剧冲突。  相似文献   

10.
徐加新  蒋琳 《语文知识》2011,(3):23-24,36
在悲剧结构形态上,中西方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悲剧强调剧作的毁灭性结局,而中国悲剧则往往追求一种“和美圆满”的结构布局。阎连科的小说秉承了西方悲剧性结局,同时,很好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悲剧因素。他作品的悲惨结局,打破了我们民族传统的向往圆满与和谐的审美心理,他沉郁的叙述,也让读者感到生命的痛苦和悲哀以及人生的变化无常。  相似文献   

11.
古代爱情悲剧的作品,象一派浩浩荡荡的洪流,带着古代化思想的光辉,驾着历史风云的呼啸,包含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流过荒郊的原野,淌过人类心灵交融的轨迹,留给欣赏永恒的回忆。描写人的痛苦、灾难和毁灭,让欣赏潸然泪下,这是悲剧的本质所在,然而对这一本质进行深层发掘,就会发现,悲剧的真正本质不仅在此,而是通过这一过程的描写把人生潜藏的价值加以肯定,使有价值的东西得以回归。为了取得强烈的悲剧效果,悲剧作家总是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表现悲剧人物的价值,唯有对美的破坏更能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慨;唯有对善的压制,更能唤起人们对恶的愤慨。  相似文献   

12.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任何伟大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悲观的,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底又必然是乐观的。衡量一部伤口是不是悲剧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观照。依其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古典悲剧和现代悲剧。现在看来,典型的古典悲剧已不复存在。与古典悲剧迥然不同的现代悲剧,其思想基础建筑在现代科学之上,其构成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有人称现代悲剧为世俗悲剧。中国学被认为没有产生过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这种情形最突出地表现在大多数古典剧作中。而现代学史上名作家的作品,如《子夜》,《家》,《骆驼祥子》与《日出》等,均堪称现代悲剧的范列。在当代中国坛一度没有悲剧作品。但悲剧并不会永远消灭,悲剧美永远给人以鼓舞。  相似文献   

14.
《项羽之死》一课的讲授以历史叙事和审美叙事为抓手,主要从“初识悲剧美”切入,继而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感受悲剧美”,最后经由合作探究“升华悲剧美”,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体验文字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悲剧艺术效果:既令人悲伤,又令人振奋,既给人痛感,又给人快感,从而使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获得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提升,以及超常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5.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悲剧意蕴最为浓郁的一部巨制.这不仅体现在小说囊括了悲剧发展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还表现为人物的悲剧性格常常是多种悲剧冲突综合作用的结果.《天龙八部》主要向世人展示了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悲剧与社会悲剧四种类型,它们交织融会、彼此包含,又主次分明、各司英职,让人在悲痛之余获得人生教益与哲理启示.《天龙八部》凭借富于理性深度与生命光彩的悲剧美,让作品获得了隽永持久、沉厚丰满的美感内容与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李贵和 《文教资料》2008,(10):37-38
对<红字>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研究通常关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与清教统治发生的冲突,忽略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潜在而致命的冲突.本文认为后一种冲突才是真正悲剧性的冲突,男主人公的懦弱和犹豫让女主人公的坚韧和向往归于虚无.他们如果能结合,彼此之间的冲突就会爆发,毁掉他们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才是最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悲剧意识是须一瓜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都深深地潜藏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感。其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她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其次还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性;第三,通过对于人性的追问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通过悲剧形象、悲剧主题和悲剧精神,须一瓜的小说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不是根据悲剧模式,而是根据生活的真实刻画麦克白这一悲剧形象的。麦克白虽是弑君篡位的杀人凶手,但他的毁灭却具有悲剧性质。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20.
《汉宫秋》一直被称为中国式悲剧的典范。本文运用中西理论论述了悲剧及悲剧意识、昭君的悲剧美以及本剧题目的文化底蕴。从剧本本身、历史加工、作者身世、时代、政治、社会、文化、哲理等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挖掘了《汉宫秋》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