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因病在北京谢世,继郭沫若、茅盾之后,又一位"五四"文学巨匠告别了文坛.当时,报刊上登载过不少悼念文章,总结他在新文学创作事业中的辉煌成就和在教育事业上的重大贡献.但在这众多的缅怀悼念文章中,差不多都有一个失实之处.即把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说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近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尹湛纳希(1837—1892),在他一生的笔墨生涯中,创作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大量优秀作品。《红云泪》是作者在二十几岁时写出来的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作为尹湛纳希长篇小说中的处女作,对于研究作者的创作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造社元老张资平,于1992年2月出版了《冲积期化石》。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然而,长期以来,这部作品却未引起文学史界足够的注意。我以为,对这部现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作加以关注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应该的也是有意义的。一个颇有认识价值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人物塑造是小说的主要笔力所在。《冲积期化石》亦应如此。客观地说,其主人公韦鹤鸣与现代长篇小说成熟期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形象相比,是比较单薄的。然而,他作为现代长篇小说人物画廊中的第一个,确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具有鲜明时代烙印因而很有认识价值的辛亥革命前后患有时代青春忧郁症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属性不符合  相似文献   

4.
《倪焕之》叶圣陶著,发表于1928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曾被矛盾称赞为“扛鼎之作”。它讲述一个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小学教员倪焕之的生话经历和思想变迁。他曾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但在旧势力的阻挠下失败了;他希望在事业基础上建立理想家庭,但妻子沉溺于家务变成了一个旧式家庭妇女;他后来终于无法忍受周围生活的平庸,在时代感召下,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参加了大革命。革命失败后在精神苦闷和肉体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死去。小说将主人公的命运与十年来变化的时代相联结,并从倪焕之的一生道路中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变  相似文献   

5.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而且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对文学话语的影响,在内容和文体上都具有开创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尧 《小学语文》2007,(5):F0002-F0002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作为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和首屈一指的童话作家,他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受到专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鲁迅先生说,叶圣陶《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穆儒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不但在主编《盛京时报》的文艺栏目《神皋杂俎》时带动了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而且他的长篇小说《香粉夜叉》也被一些评论者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长篇小说,对东北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导航《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相当出色的长篇小说家。他的三部连续性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渡》无疑是中国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端。小说在结构模式,人物塑造,风俗特征。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突破。它根植于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追求,展现出了现代历史小说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正>商金林先生以一人之力,历时近四十年,在一位现代作家研究上深耕易耨,1986年出版了《叶圣陶年谱》,1995年出版了《叶圣陶评传》,20042005年出版了200多万字的《叶圣陶年谱长编》。2014年9月,三卷本的《叶圣陶全传》(以下简称《全传》)与读者见面了。商金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出身,叶圣陶在文学创作方面有重要贡献,这是他研究叶圣陶的最初动因,也是他  相似文献   

11.
<正>1979年第5期《文艺报》发表了一篇《忆“五四”,访叶老》,老作家叶圣陶畅谈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以及他本人创作活动的一些情况,特别介绍了自己在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以前从事文言小说创作的一段经历。为我们了解当时文艺界概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果从发表于1914年的第一篇文言小说《穷愁》算起,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活动至今已六十七个年头了。在漫长的年代里,作家创作了大量小说、童话、散文等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叶圣陶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而且,他创作的文言小说在旧民主主义文学中留下了踪迹,给辛亥革命以后荒芜的文坛增添了一丝生意。他是从近代文学转向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五四同时代的一些老作家相比,叶圣陶  相似文献   

12.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13.
张裕民这个名字,读者并不陌生.他是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人物,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作品的主人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根据地土改斗争的鸿篇巨制,以它在思想和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赢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为人所共认.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这部巨著给予了高度而公正的评价.但长期以来,对它的主人公张裕民形象的评价却一直很分歧.1950年陈涌同志的第一篇评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文章, 认为张裕民形象塑造得不成功:“这个人物的色彩是不够丰满不够鲜明的”,“他的行动的积极性,是表现得不够的.他后来曾经在斗争中表现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作为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扛鼎”力作,是当之无愧的,同时,它又是一部教育小说,对教育作用与教育变革、教师地位与使命、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重要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通过对《倪焕之》的分析,追循作者当年投身教育改革的脚步和对教育理论问题思考的轨迹,进而研究作者早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件小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正面歌颂劳动人民和提出知识分子向劳动人民学习的作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编入初中语文课本后,深受广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导航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20世纪40年代起,《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阔大的视野,表现了时代和革命给予人们的深刻影响。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以广阔的社会现实和火热的革命运动为背景,把作品的人物置放在时代激流的旋涡中去刻划、去表现,《倪焕之》不能不算是最早的一部。强烈的时代精神是这部作品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也是最成功的地方。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茅盾在《读倪焕之》一文中,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誉为“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是美国以描写北极淘金而饮誉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一般的文学史教材都认为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马丁.伊登》。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狼》,体现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创作特点,比《马丁.伊登》更适合做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9.
黄震遐的《陇海线上》是一部在中国现代军事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中篇小说。《大上海的毁灭》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抗战文学的先声之作,是一部不折不扣地讴歌中国军民不屈不挠地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小说,鲁迅抱着对"民族主义文学"论者的偏见批判黄震遐及其《大上海的毁灭》,显然曲解并误读了作者的本意。崔万秋的《新路》同样是一部高举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大旗的优秀作品,小说历史观、战争观清晰,民族观、国家观强烈,难能可贵,其主题的别致与题材的独特将使它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年代》虽然纪事有余而灵动不足,但作者的爱国热忱还是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叶圣陶是以文学家和教育家并称于世的。他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童话、散文、诗歌以及文艺论著。特别是他的以教育为题材或与教育有关的作品,在新文学史上开拓了“教育文学”这一独特的创作领域。叶圣陶毕生献身教育,对旧中国的教育界十分熟稔。因此,描写旧教育内幕,表现教员和学生的生活,就成为他创作最重要题材。据估算,在他写的一百左右的短篇小说中,与教育有关的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著名长篇小说《倪焕之》,也是以教育为题材的。丰盈充实的教育实践给叶圣陶的教育文学提供了多姿多采的内容和坚固厚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