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档案学演进的一股重要潮流,后现代档案学已成为继古典档案学与现代档案学之后的又一创新性理论样态。探析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思想实质是理解与深化这一理论样态的重要基础。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思想实质体现在其理论批判性、思维更新性和多元主张性。其中,理论批判是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区别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僵化模式;思维更新是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活力源泉,区别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固有认知;多元主张是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区别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确定性倡导。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范式成长与范式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潮对档案学研究产生深刻影响,一系列新的后现代档案学理论得到成长发展.从范式角度对后现代档案学理论发展趋向进行分析,认为从范式成长来说,后现代档案学理论范式带来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扩展和研究范畴的拓宽、档案学研究视角的多元与跨学科研究的丰富,它将持续成长并继续冲击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范式;从范式批判来说,后现代档案学理论范式遭受到既有范式甚至是其自身的质疑、批判和否定,包括带来档案虚无主义、碎片化和档案职业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系统论述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形成背景、演进历程、内容体系、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置于当代中国语境之下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批判,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应对之策。根据对全书的阅览和归纳,重点评析其在对后现代档案学理论产生背景考察、内容体系阐述、发展定位审视等方面的亮点。总体来看,是档案学界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近年来致力于新时期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研究,已就后现代社会中的档案理论、鉴定、电子文件、文件史、全宗概念等问题发表了大量论著①,深受国际档案界的关注。笔者在此文中仅就其所论述的后现代档案学基本理论——档案学内涵和档案学理论模式的转换,展开介绍和探讨,以和大家共勉。档案学产生于十九世纪的社会实践,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论,但面对当前的后现代社会,传统档案学却显得格格不入。库克认为,档案学在信息社会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概念方面的问题,以及理论模式的根本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审…  相似文献   

5.
王静  王萍 《档案管理》2005,(4):24-27
本文通过介绍特里·库克从后现代视角对档案学所作的新的诠释,在充分肯定了这种后现代档案观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后现代社会中档案学内涵、档案学理论模式以及档案学基本概念的转换,主张关注档案的形成过程和功能,理解档案的结构背景和信息,从而建立全新的功能性的档案学。  相似文献   

6.
潘连根教授所著《档案学元理论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较全面地研究档案学元理论的学术著作.在该书中,作者以档案学元理论为研究对象,对档案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12个元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该书具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通俗等特点,就档案学元理论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有力地扩充和丰富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档案学研究的务实与务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重探讨了档案学研究中的务实与务虚问题,说明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务实际之虚”和“务实际之实”应当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取向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应用理论研究不够务“实”.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档案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情况,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向“深”处走,应用理论研究必须向“实”处走。  相似文献   

9.
扎根理论作为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解决档案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近几年,扎根理论开始在国内档案学研究中产生热度,其应用主要分布于处理新生事物探索类问题、影响因素识别类问题和复杂现象分析类问题。理性地认识扎根理论,正确地运用扎根理论,未来将能更好地发挥扎根理论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就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判断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标准、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不足的原因以及如何增强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原创性问题谈了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1.
改进档案学理论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近20年档案学研究的状况 ,从历史回顾中提出应从研究视角与方法上改进档案学理论研究 ,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应从我国档案实际出发、档案学研究应以档案馆研究为主体、档案学理论研究不应过多地带有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2.
宗培岭 《浙江档案》2006,(3):15-18,27
为推进档案学理论研究,本文倡导正确处理好档案行政管理者、档案管理者与档案研究者的关系,档案学理论自身研究与引进相关学科理论、引进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关系,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的关系以及档案学理论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就当前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在诸关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档案学研究技术取向的批判主要表现为批判档案学研究内容技术化过度、过热与超前,忽视技术研究与理论研究及实践转化的融合;批判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不足或者技术工具滥用等。从档案学研究技术嵌入的历史来看,虽然存在某些需要批判与抵制的“伪技术”研究,但总体并未造成技术研究过度,反而存在技术研究不足的现象;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倾向还未形成,学术共同体对研究方法的技术取向存在认识误区。随着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技术与档案学研究的融合,档案学泛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将不断扩张,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将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14.
把档案学放到一个历史过程中去研究其沿革与发展,是建设与发展档案学理论的重要途径。回顾我国档案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档案学理论研究界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萌芽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档案学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在大力倡导档案学创新的时候,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档案学。  相似文献   

15.
范式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对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中国档案学范式研究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主题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国内档案学范式研究还存在概念内涵不明确、研究层次有待深入等现状,以期为后续档案学范式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1、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初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档案学理论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历程。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提出我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理由,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内涵以及对档案学发展的意义,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疲软的原因。提出了应该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去衡量档案学理论是否具有原创性。  相似文献   

18.
档案学研究应建立在本原基础之上,档案学的本原即管理,这是档案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导因和基本条件,也是诠释和解读档案学理论及其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以丁华东的《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和陈祖芬的《档案学范式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展》为例,探讨当前档案学界以范式理论为依据,论述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视角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是否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问题?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个好的档案学理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档案学基础理论应该研究什么?是‘概念’还是‘观念’?”等问题谈了作者的个人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