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光第 《文教资料》2006,(14):33-34
本文主要通过对“文学鉴赏的非本体要素”的界定,引发我们对“文学鉴赏”这一精神活动过程的再认识。重点从“知人论文”、“知世论文”、“知理论文”等几个方面阐述“非本体要素”对“文学鉴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进行文学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通过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类课程进行精神素质教育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学生精神素养教育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自然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要在高职院校强化文学与艺术教育,最直接、最简单的首先是开设“文学经典鉴赏”类课程,并以之代替目前的“大学语文”课,或者说把目前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在实质上替换为“文学经典鉴赏”课。为了弥补“文学经典鉴赏”课可能出现的缺陷,也为了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更为通畅的精神传导,适量开设艺术鉴赏课程,也是进行思想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鉴赏答问什么是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  相似文献   

4.
诗歌鉴赏     
一、高考对“文学鉴赏”的要求: 2(XX)年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分项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1999年相比,要求上有两点变化不能忽略:一是鉴赏方面增加了“形象”,二是增加了“评价思想内容”(要求比1999年高)。因为“文学”和“诗歌”逻辑上为属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看成是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二、“鉴赏诗歌”的要领: 笼统地看,审美鉴赏所获得的是审美总体效应。但实际上,主体对客体(作品)进行鉴…  相似文献   

5.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学鉴赏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将“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与“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并列提出,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鉴赏方面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增加。文学鉴赏教育,是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为目的的教育。常常有人把文学鉴赏和阅读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其实,文学鉴赏虽然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但是,仅仅一般地阅读文学作品并不就是文学鉴赏。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提出了这样的目的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这种鉴赏应从诗歌开始,因为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大量优秀诗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文学趣味,提高他们良好的文化素养。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所说:“诗是培养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意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鉴赏文学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孟子曰:“甬其诗,谈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知其人,还要知其人生活的时代.即社会背景。中学文学鉴赏,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对诗歌产生激情、敏感和直觉;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一首首清新优美空灵的诗歌;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炜 《青海教育》2013,(6):54-55
文学的教育功能在我国是被相当重视的,相关论文也不在少数,而且从古代的“诗教”至今,中国的文学教育已经有不短的历史。于是有乐观的研究者试图证明文学之于中国,有如宗教之于西方,以为可以文学来取代宗教精神缺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0.
王鹏洲 《作文》2023,(8):47-48
<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缺少科学的维度,导致教材资源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外部文本与课内联系不强,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体验和个性发展。高中语文学科素养核心体系提出的“文学鉴赏与创作”学习任务群,对于文学鉴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其明确表示了文学鉴赏应予以学生自由、主导权,并结合课内外文本予以学生充分的个性体验、解读和内涵阐释。本文基于文学鉴赏活动之维,探究高中语文“文学鉴赏与创作”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操作。  相似文献   

11.
文学鉴赏是鉴赏主体以个体方式进行的审美接受活动。所以,在文学鉴赏中,鉴赏主体的主观性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唯有当文学文本成为读者阅读的对象,读者从文本中受到感染,唤起共鸣,达到精神的愉悦,由此产生的社会的、审美的和功利的价值才赋予文本作品的意义。因此,文学作品若离开读者的鉴赏,就不再是作品,而“只剩下白纸上的黑字”阿。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鉴赏主体都能自觉、积极、健康地进行文学鉴赏的。有了一定审美价值的文本,还要有一定审美能力的读者,才能实现文学鉴赏主客体的交流。要实现文学鉴赏主客…  相似文献   

12.
文学鉴赏,是一门广阔而弥深的学问。怎样上好文学鉴赏课呢?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更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文学鉴赏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双基”是基础,鉴赏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金字塔;“双基”是通过多种训练掌握各种知识,学...  相似文献   

13.
审视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学鉴赏题,我们在两方面得到启示:一、高考“文学鉴赏”题,考查的重点是什么?我们认为,考查仍以“前鉴赏”为主,也就是说仍停留在理解词句的层面上。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节录试卷的两道“文学鉴赏”题,略作说明。8.对杜甫《漫成一首》...  相似文献   

14.
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读者以语言为媒介,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氛围进行具体的感受与反映,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得到审美的享受。情感体验是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读者以自己的感情去悟情、融情,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诗歌是语言艺术,她是对生活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因此诗歌中的感情尤为强烈,鲜明而动人,在古诗歌的鉴赏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对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一、从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本文中笔者提出了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专家指正。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诗歌教学中,要通过以读带讲、以点带面和以练带学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引导学生学好诗歌,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形势下,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不断更新、发展,使文学艺术的变革随之得到巨大的进步.媒介变迁导致文学从“读字时代”向“读图时代”转型,也导致了审美精神及文学方向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文学鉴赏离不开鉴赏主体的情感活跃。情感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艺术的复活。情感对想象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赏主体的情感活跃是鉴赏中“共鸣”产生的基础;鉴赏主体对作品的理解离不开对作品的情感把握。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日益受到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要求强化文学鉴赏的教学,新编高中语文教材(试用本)增加了文学鉴赏的比重,近年高考逐渐增大文学鉴赏题的分值,这些都是具体印证。为了配合教学和应试的双重需要,本刊将于2000年2月(第3、4期合刊)推出“文学鉴赏”专号,集中介绍鉴赏知识和鉴赏方法,分类训练鉴赏能力。这里编发的“古代诗歌”一稿,便是选自该专号“诗歌鉴赏”板块中的第一节,敬请关注。限于版面,该稿“鉴赏训练”部分被删节。  相似文献   

20.
吴芳吉是现代文学史上较为著名的“新诗”诗人,作为良师而益友的“学衡派”学者吴宓,对其在生活上进行无私的帮助和文学上细心的指导。吴芳吉应吴宓之请创办《湘君》杂志,与《学衡》“精神同”,当然“旨趣”各异,包括刊物的内容、风格、目的各有所重,且吴芳吉是《学衡》重要的撰稿人之一。以二杂志为媒介,两人进行广泛的文学交游:“矫正伪新派文学之失”;以丰硕的文学创作对“新诗”进行探讨;文学批评的“相互琢磨,斯得其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