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对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在继承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在改革中提高,不断向着科学、客观、高效的目标迈进,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一、选材范围由窄到宽首先,由课内到课外,课内课外并重。课改以来,中考对待课内古诗文出现过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2.
〔考点前瞻〕古诗文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提高自身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近年来各地中考加大了对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力度。纵观近年来的文言文阅读题,有以下特点:一、所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约占70%;课外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约占30%。一般是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二、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句读。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句子的大意。3.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  相似文献   

3.
陈美 《新读写》2024,(4):6-7
<正>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学科统一学业考试的试卷分为古诗文、现代文、名著阅读与综合运用、写作四部分,我们先来看古诗文阅读和名著阅读与综合运用两个板块如何击破。文言文阅读,读“厚”与读“薄”(一)课内文言诗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点击》常读常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60篇诗文、150个实词、6个虚词,文学和文化常识;释词译句,理解内容,概括中心,把握情感。  相似文献   

4.
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主要为4-6册的篇目。阅读能力的考查,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三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的课文”(《大纲》语)的浅近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复习中,我们要逐一列出每册课本是的篇目及其重点语段让学生训练。  相似文献   

5.
张春雷 《家教世界》2009,(Z1):71-72
一、古诗文阅读考查选材视野更加开阔。近年来,中考古诗文考查材料,经历了由课内到课外,课内课外并重,到更青睐课外的过程。应该说,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经典美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完全不考或机械地考试,都不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学科中考改革的推进,江西省200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由课内转向课外;2003年又增设古诗阅读,也选用课外文字材料。前者12分,后者6分,两者共计18分,占总分的15%。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还相当严重。下面,我就中考古诗文阅读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命题特点1.命题意图:文言文阅读着力考查同学们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材料注释(试题中对课内未曾学过的字词会加以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古诗词阅读着力考查同学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及初步的鉴赏能力。古诗文阅读不考察对词法…  相似文献   

7.
中考言阅读的考查方式主要有:课内言阅读,课外言阅读,课内言比较阅读,课内、课外言比较阅读。考查内容主要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背诵默写、言断句、语句的理解或语段的概括和对章的整体把握以及其他一些理解运用方面的开放性试题。近年来,中考言阅读比较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感和对言词语的理解,注重将言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整体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命题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8.
综观淄博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考查的形式是一致的,先是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一般出自课内,偶尔也出自课外,出自课外的就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加强对古诗词积累学习;再是相近内容的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般是课内、课外各一段,有时两段均出自课内;最后是一段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难度不大,内容比较浅显,也比较容易去做。下面具体结合2007年淄博中考古诗文试卷作以评析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透视1.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主要语段选自于课内文言文中的基本篇目,所取语段比较短小,一般在200~300字左右。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主要写法的把握等,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开放性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中考中也多以小语段的形式出现,或是独立的语段,或是与课内文相关的语段。主要考查课内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考点与课内文言文阅读基本相同。2.课内文言文阅读从考查形式上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主观表述题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0.
<正>淮安市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三年迈出三大步:2014年考查两篇课内文言文《晏子使楚》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2015年考查了一篇课内文言文《出师表》和课外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一段比较阅读;2016年考查了《小石潭记》和课外一篇《游媚笔谭记》。从考查的趋势来看是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据说2017年中考可能完全考查课外的文言文,所以从考查趋势看文言文复习策略也要跟着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如  相似文献   

11.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增加了不少古诗文篇目.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命制也体现文化传承这一突出特点.而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文板块的复习量巨大,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中考古诗文复习课引入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立足统编版教材,勾连重整古诗文篇目,小组以各种议题"建群",再从"抓重点,细探究""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中考复习阶段,特别是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要重视对课文的复习。毋庸讳言,新课改实施以来,在现代文阅读考查这一块,课外文段攻城掠地,课内文段几无藏身之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课内文段已从1999年的44%下降到2004年的只占6.9%,2005年则不到2%。结果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到浩如烟海的课外文段中进行无休无止的训练,由此出现“课文无用论”,并波及初一初二师生。时下,毕业班基本上已进入复习阶段,笔者在此大声呼吁: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要重视课内文段或篇章的复习。一、课文复习的必要性课文,是教材编写者依据《大纲》或《课标》在众多文章中千…  相似文献   

13.
综观我们现在的教材,小学六年古诗的总篇数不足40篇。要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扩大学生古诗文阅读的信息量,必须得拓展古诗文的阅读,增加阅读量,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举一反三"与课外拓展阅读相  相似文献   

14.
考点分解《课程标准》"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仍然是考查重点。但中考要体现其选拔功能,文言文阅读,不可能只停留在默写上,词句的解释、语段内容的理解必须考查,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考生必须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梳理、归类,注意表达训练,以适应文字表述题。另外还应当关注考查个人见解的开放题。  相似文献   

15.
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比较便于操作。其原因有三:第一,中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在课内,很少见到用课外文言文篇段来考查学生的试卷。第二,复习的重点在初中语文第四、五、六册,特别是第五、六两册,连课文编写的体例都不同于前面四册。第三,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阅...  相似文献   

16.
中考试题对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主要是从教材的基本篇目中选取语段,比较短小.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对选取语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及主要写法的把握等.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又出现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开放性试题.  相似文献   

1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语文课程标渤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纵观我们的教材,古诗文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要扩大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必须对古诗文教学进行拓展。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怎样指导中考古诗文的复习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项中有这么一段话:“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里明确规定了古诗文阅读评价的原则和方向,自然也是中考古诗文命题的原则和方向。据此,对古诗文的复习应注重课本中古诗文的诵读,注重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而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偏离这个方向。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古诗文的复习应做到以下“四忌”:一、忌沉溺练习,忽视…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接触汉语、古诗词等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中语文有着大量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古诗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丰富知识面。但是学生在注重课内古诗文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课外古诗文的阅读。掌握课内外古诗文阅读技巧,从而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达到新时代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古诗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技巧,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复习指导】关于文言诗文的阅读主要包括古诗词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中考古诗赏析题选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兼有课外;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考查的内容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主客观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