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悦红 《辽宁教育》2022,(17):16-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的明确要求。教师要明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分类,要开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要研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案例。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优化内容组织形式,研发跨学科的主题活动,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性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有学科特点,教师不仅要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还要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感知习惯,自然提升数学学科综合能力。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优化实践活动程序,给出更多方法指导,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3.
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实践活动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中要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后要及时交流、总结、评价。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学校和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不同的活动课形式。教师要制定适当的评价指标与形式,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实践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开设的新型课程,教师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思维的火花越燃越旺!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  相似文献   

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彰显和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收集活动资料,优化活动形式,拓展活动领域,让学生在活动中彰显个性,学会学习,提升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吴建芳 《成才之路》2023,(10):125-128
模块化建设带有系统构建意味,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操作路线。教师在进行模块化建设过程中要有整合意识,要在对模块内容、模块形式、模块应用、模块训练和模块评价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找到最佳设计点,以提升模块设计的针对性、开放性、自主性和探索性,使之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文章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化建设的内涵与价值、类型与方法,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设计策略,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化训练的展示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主体意识和劳动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以及亲身实践探究未知领域。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理论指导,也不断激发、鼓励学生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综合实践课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校艺术节的表演活动,探索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方案。教师以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资料、分组辩论、编写节目稿、排练表演节目的整个活动过程为学习形式,让学生掌握含有数字的成语的意义,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形成跨学科应用意识;在制作节目道具、排练表演节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并在总结反思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必须身先士卒,要具备丰富、全面的知识,才能从不同的领域来培养和引导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教师在指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有明确目标意识,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人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基点,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施正芳 《江西教育》2023,(23):12-13
研究性学习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创造,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融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基于生活情境,立足开放时空,遵循科学程序,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中,学生“无东西可写、无话可说”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校外和校内两种形式,它可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燕平 《考试周刊》2013,(22):185-185,38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初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进行理论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阐述了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提出应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并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从而增强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围绕活动“主题”或“问题”来展开教学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而提出问题往往是探究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探究问题,才能推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所以问题的提出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要担当好这个角色,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其次,要学会应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玉秀 《广西教育》2007,(7A):49-50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全面发展。当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现状,有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读、思等能力的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唐莺 《语文天地》2015,(11):92-93
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师要合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资源,重视活动的有序展开,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语文素质,增强语文综合能力。一、教师要积极地挖掘语文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实践活动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知识中进行语文学习。挖掘资源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开展。首先,收集资料。教师要带领着学生收集本地的风土人情,利用互联网等查找人文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要取得好的效果,选题必须基于学生兴趣,体现探究性、现实性、开放性;活动过程要突出学生体验与感悟;活动成果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