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手工制作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手工制作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初中美术手工教学,是通过手工制作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创精神和技术意识。它主要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版画等等民间传统艺术。我国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手工艺品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几千年来出现许多精彩纷呈的手工艺品种类,从剪纸、年画、皮影到织绣布艺、雕刻雕塑、陶瓷漆器,精美的手工艺品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苏州评弹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瑰宝,要把流传了几百年的评弹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引进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苏州地方艺术文化,寻找有效的教学资源,在实施教学的适当时机渗透实实在在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文化,让吴语吴音能世世代代传唱下去,让吴文化继续生长在苏州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从幼儿做起。把民间美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进行泥塑、剪纸、编制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与风格、色彩与配搭、民间美术的表现与种类,以激发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创造能力,也为幼儿自由创作奠定基础。将民间美术与文化镌刻在幼儿的心灵里,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唤醒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把泥塑引入小学美术课堂,能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审美力,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剪纸艺术作为民间美术的代表,将其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剪纸的了解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于民间美术的喜爱,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并将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精华.在高师美术教育中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陆伟 《海南教育》2014,(24):77-77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普普通通的泥土能给他们带来与众不同的欢乐。而且,玩泥巴的过程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及空间创造力。同时,“泥塑”也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泥塑教学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都将泥塑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方言就是吴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现在的苏州有许多的外来人口,人们也只是了解现在的苏州,就连苏州人对以前的苏州也知之甚少,对于生活在苏州的幼儿来说,向他们进行本土教育,初步了解苏州民间童谣是必要的。在我园,吴文化的神韵也深入幼儿心,我们通过精心挖掘吴地童谣,从而引导幼儿感受童谣的语言魅力,再次也开展了一系列以童谣为主题的活动,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最后我们也将童谣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充实现代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感受童谣魅力,领略吴地神韵。  相似文献   

9.
卢勇 《亚太教育》2019,(1):16-18
本文通过对泥塑制作过程和工艺的描述,再现中国民间传统泥塑手法和西方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结合;针对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原因导致泥塑破损的保护难题,总结博物馆在泥塑保护方面的措施和经验,提升优秀泥塑艺术的大众艺术教育时间周期。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22,(1):19-21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泥塑作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不仅承载着创作者的思绪、情感,更能够传播民间文化与乡情,实现泥塑作品与民间艺术的质朴融通、共生相融。刘沅声作为梅州市非遗代表性传人,他的泥塑作品大多围绕着客家文化进行创作设计,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乡土文化气息、质朴性等特点。当前,泥塑作为一种风格质朴、形象特色的造型艺术,不断的被社会大众所青睐。为了更深一步促进中国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刘沅声的泥塑作品为例,探析其特色与设计思路,从而促进我国客家泥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剪纸来源于民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与我们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今的剪纸艺术,继承了老一辈人的剪纸风尚,融入了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现代化因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中,老师要意识到民间剪纸艺术的价值,重视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继续发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欣赏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基地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面梳理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特长和办学宗旨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古建资源(许乃钊故居)、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文化艺术课程基地。学校"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的有效推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实践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精神,提升师生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正>课型:造型与表现课时:2课时(80分钟)人数:32人,4人1组,共8小组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用泥塑的表现形式塑造家乡著名景区——“钓鱼城”。通过本课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继承了中国泥塑的传统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陈晓青 《考试周刊》2023,(15):159-162
泥塑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针对幼儿泥塑教学经验不足问题,在相关文献研读基础上,通过“二问、二试、二提升”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进行了探析。研究认为,幼儿园泥塑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从泥塑学习活动出发,通过合理、科学的观察与比较,立足幼儿泥塑生活经历,凸显幼儿本位,提供丰富的泥塑材料,采取适宜的教学指导策略,从而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近日,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开展了“学习民间剪纸,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学校邀请了剪纸艺人给同学们传授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16.
泥塑艺术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各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玩耍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奠定基础,将泥塑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泥塑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7.
钱钰华 《考试周刊》2010,(30):209-210
五年制高师泥塑教学的迫切需求,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泥塑课教学,但是现实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培养目标相脱节,还是传统的陶艺,泥塑小件。介于此,本文提出应用现代陶艺的方法和雕塑的知识,结合民间泥塑的方法,按步骤分阶段教学,这种思路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掌握泥塑的造型语言和新型材料,培养了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泥塑艺术发源于古老的中国,是中国的艺术宝库之一,得古风土俗浸润,其表现手法,率真而朴实,稚拙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在小学美术创作中以具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的泥塑艺术作为美术学习主体,使学生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融入生活、回归生活,从文化修养、技术能力、设计理念、综合表达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赏识中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王辰晨 《科教导刊》2021,(2):168-169
"传统民间美术"课程是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选修理论课程."传统民间美术"的教学改革重点在"翻转课堂""双师"教学,"动手操作"等方面.中国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民间美术中涉及的作品、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群体性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为当代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源泉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学习剪纸的制作可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