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职音乐教学工作。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排斥民俗音乐、音乐鉴赏能力较低的情况。如何改变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现状,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笔者是一名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常被一些教学过程出现的现象所困扰: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课堂气氛差、音乐基础知识不足等。最后,我不得不反思: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去了解了学生的需求了吗?  相似文献   

3.
陈晓琼 《文教资料》2006,(16):136-137
本文针对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进行分析,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其中教师教得好不好是主要原因,并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提出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初中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增强学生的愉悦体验等有着显著的帮助。但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由于注重传授学生乐理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致使一部分学生不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阻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怎样改变这种学习现状,让学生真正喜爱音乐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日在所任教初二年级中抽样调查年级五分之一的学生,问卷结果显示:在音乐、体育、文学和美术及电脑等项目中,表示"最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两成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欧美及港台的流行歌曲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歌星,而对高雅音乐喜欢的却只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6.
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喜欢音乐,一直是笔者从事音乐教学孜孜追求的目标。音乐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的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动历程。通过实践,笔者得到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却是随着年段的提高而下降。笔者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不喜欢"音乐课"。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美妙的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喜欢音乐,从而得到一种精神的陶冶,是当今幼儿音乐教育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大胆地提出"体验式音乐学习"的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笔者留意了近期的音乐教育杂志,发现很多文章都在感慨: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并附有大量的统计数据。看得多了,不免心生疑窦,难道果真如此吗?遂印发了一张问卷卡,只有两项内容:1.喜欢音乐课吗?2.给你们的音乐教师提几条意见或建议。答案很快出来了。从笔者带课的高中一年级二百多份问卷中得出,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喜欢音乐课,并给老师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1.请老师的讲课内容不要局限于课本;2.多介绍一些流行音乐的情况;3.留给学生自由表演的时间再多一点。由此看来,高中生还是喜欢音乐…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新歌教学模式是先识谱后唱歌,然而学生对识谱的过程望而生畏,大大降低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产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局面。针对这一特点,笔者改进教法,用听赏导入新歌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我们音乐教师出了问题: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语言过于严肃;“正统”的教学内容与“流行”的学生心理需求有距离;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流程过于呆板,换句话说我们在不经意间剥夺孩子们的音乐课堂“主人”地位,使他们成了音乐课堂的“随从”,从而导致他们对音乐课堂不感兴趣。为改变这种现状,让音乐课堂教学能健康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正>在音乐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不喜欢呢?"我扪心自问,因为我们只是在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有创意地用教材。我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而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若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音乐课,教师得先改变自己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课堂,如何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音乐课,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课?笔者有以下几点尝试。一、让快乐成为音乐课堂的一种习惯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快乐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笑,一个巧妙、艺术、新奇的融入往往能吸引学生,激发学  相似文献   

13.
趣味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喜欢音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它是素质教育的首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途径。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趣味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感叹:学生就像天生的艺术家。确实,喜欢音乐是学生的一种天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更是喜欢各种音乐,无论是时髦的现代歌曲,还是传统的民间音乐,甚至于摇滚或美声,不一而足。但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候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机会,在学生的自由发挥中强化教学,才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一、运用想象,改写歌词让初中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  相似文献   

15.
笔者是处在音乐教育第一线的初中音乐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不少喜欢音乐却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17.
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笔者经常听到的一些话是:“音乐课是杂科、豆芽课,我不爱上音乐课,我五音不全,我不喜欢跳舞,老师要我参加跳舞,我爸不让参加,怕影响学习,音乐课反正不考,我不感兴趣。”而这些,必将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因此,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有效的音乐课堂会让学生真心喜欢,沉浸在音乐带来的美好情境中.那么,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呢?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分析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这一课题,从转变教学理念,创设活泼环境,凸现音乐情感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强调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参与的平台。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喜欢音乐,上好音乐课。  相似文献   

20.
张晓蕾 《中国教师》2006,(10):35-36
当前,中小学生对于学校音乐课的心理期待低,上音乐课后自我成就感不高,甚至有学生觉得音乐课很“无聊”。当被问及“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时,绝大部分学生都着迷港台大陆流行音乐,而选择或喜欢听其他类型音乐的学生比例很小。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没有觉得特别喜欢的,”“什么音乐都还好,”甚至“不知道有什么好的音乐”。这样一些情况吸引了笔者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无论从物质基础条件上,还是从教育者的音乐素质上都有很大改观,但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始终难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广泛的音乐艺术爱好”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