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学背景 “认识11-20各数”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十进制,位值制就是十进制计数法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每个数的大小是本身的数字和它所在数中的位置决定的。理解位值制原理,是数概念建立的重要标志,也是“认识11-20”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  相似文献   

2.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下面结合我在我县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观摩课上的几个教学片段,谈淡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杨蓓 《陕西教育》2010,(3):49-49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有三点,一是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二是熟练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三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感。  相似文献   

4.
《认识11~20各数》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把握。因为它是学生认数的一次飞跃,是建立十进制概念的开始。本课通过读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发展数感。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课前思考]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在"数位表"上摆"珠子"的操作活动,写出所摆的珠子表示的数,以便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相似文献   

6.
余彩芳 《云南教育》2015,(Z1):60-61
"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棋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受到学情是学生成长的晴雨表,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风向标。作为教师,就需要关注学情,正确把握学情,进而科学地安  相似文献   

7.
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实践活动内容,在学习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大小比较、加减法以后,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课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进一步巩固理解数概念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甚至是"数学思想")十进制、位值制;二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以及初步的发现规律、概括规律的能力;三是经历"在直观数位表上操作珠子、写数"等活动,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8.
[课前思考]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在"数位表"上摆"珠子"的操作活动,写出所摆的珠子表示的数,以便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课前我进行了学情调研,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认识并能书写11—20各数;掌握它们的数序、大小和数的组成,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本单元教材开始讲两位数,它既为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作好准备,又为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打好基础。它涉及的概念较多,因学生刚入学不久,教材只隐含一些数学概念,例如,“数位”与“位数”,“数字值”与“位置值”,“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这些概念在这里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教材是在结合方格图注意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说明数的写法时,进行适当孕伏。说明每个数都和方格图对应,突出左边有10个方格,是一个中,就在每个数的左边写1,右边分别有1个、2个……方格,是1个1,2个1,……就在每个数的右边写1、2、……满了20个方格,是二个十。这里就涉及了上述概念,  相似文献   

10.
<正>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也是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其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地写出2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是理解"一"和"十"之间的关系。一、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1.
教学探索。从问题出发 《认识11~20各数》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认数的一次飞跃,是建立十进制概念的开始。本课通过读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发展数感。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是从以下问题的思考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经常混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概念的本质。结合学情调查和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认识概念的过程,规范概念表述;经历理解概念的过程,建构概念模型;经历运用概念的过程,深化概念本质。通过教学实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空间思维,理解概念本质。  相似文献   

13.
一、重视相关概念的理解,让知识与方法的获取真正来自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在认识大数之前,学生对数位顺序表已有一些了解,但认识只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面上。因此,对学生来说,准确地读写大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结合大数的认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相关的数的概念,再借助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是教师教学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材在这方面已有所体现,如结合数位呈现大数。但教材例题呈现方式是直接给大数按四位一级分好的,实际生活中的大数却不是这样呈现的。为什么要这…  相似文献   

14.
<正>《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也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认数教学序列中的重要节点。一、前行中的思考——寻求"来龙"和"去脉"1.这节课教什么课前,我们仔细研读了教材,如下图:这部分内容,是分四个层次组织认数活动。第一层次:认识"10个一是一个十",先让学生经历从1到10的数  相似文献   

15.
迷津导航     
1、如何理解小数的数位、数位名称、数位上的数和位数? 要学生正确区别这四个概念,首先让学生正确理解这四个概念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须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数位的名称是指每一个数位位置的名称。如十分位、百分位……。 数位上的数是表示每个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  相似文献   

16.
座位与数位     
小学生刚认识数位时,很难建立起数位的概念,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错误,如:个位是1,十位是2,这个数是(),总有学生填成12;23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总有学生填成2个一和3个十: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1的两位数有(),个位是0的两位数有()个……怎样才能让学生加深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呢?  相似文献   

17.
首先,算盘是一个特殊记数器,它为形成数的概念创造了实践条件。学生在认识数,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我们知道算盘档次是极其分明的,在算盘梁上贴好数位顺序个、十、百……,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同对一个一个地拨珠,满十再向前进“1”,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数位与位数相邻之间的“十过”关系和各珠在不同数位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册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各数,在此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教学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十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并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 3.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