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技术及其局限性,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制约厌氧消化技术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大转型、大发展背景下,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支持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现代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景。基于智慧城市内涵分析与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城市交通拥塞不畅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地下空间,修建箱式隧道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塞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市政箱式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4.
城市伦理为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道德指引,公民与城市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城市伦理的形成。以往的城市伦理理论虽然比较系统,但缺乏一种灵活的观点以应对当今复杂的城市境况,更没有一种现成的理论可以直接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建设对接。当今的城市建设,因为高新技术的整合和运用,远远放大了技术的不确定性;城市人工物建设,频现弊端;城市中的人,道德感渐趋迷失。从伦理视角审视,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快的隐忧,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的建设提供文化支撑、高技术支撑、制度支撑和大众支持,以便推动这一国家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发展导致社会信息交互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生代农民工更加便于与城市的交融。然而,他们在利用新媒体实现与城市交融的同时,在参与意识、身份认同、新媒体技术使用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基于此,笔者着重探索在新媒体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用新媒体积极参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而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继承和创造出既有中国特有又消化、融合西方文化精华为一体的新文化,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中国文化人和广大群众面临的严肃、沉重的课题。这也是我国城市文化、乡镇文化、材落文化三大层次的多个文化领域中,文化生活、文化生产、文化行为、文化消费等多方面将要不断遇到的具体而又复杂的问题。我国广大乡镇历来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乡镇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相对地向乡镇集中,文化事业的格局和形成必然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变化,以适应乡镇经济发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镇  相似文献   

7.
杨帆 《文化学刊》2015,(1):85-89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促使了城市及城市文化的产生,城市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城市文化资本,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记”系列丛书(中、外文版),立足于全方位展示中国城市特色,一座城市一本书,讲述中国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记录生活在这些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立体化地介绍中国。  相似文献   

9.
苏宏声 《职业圈》2008,(8):96-97
机电产品的再制造工程是指以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废旧机电产品实现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机电产品的再制造工程是指以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废旧机电产品实现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许珊 《职业圈》2008,(17):85-86
城市住宅区作为承载人类居住生活的地域空间,其生成、选择不仅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整体规划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对房地产开发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住宅区作为承载人类居住生活的地域空间,其生成、选择不仅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整体规划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对房地产开发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通过长期的聚集性活动创造出来的,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形态总和,深刻影响城市人群生产生活状态和城市物质空间生产方式.城市文化空间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支撑,许多城市片面地将城市文化理解为非物质层面的成果,忽略了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物质载体的深刻作用.绿地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它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核心,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杜俊洁  李思贤  吴薇 《职业圈》2008,(18):69-70
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没有城市就没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进步。在城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城市。从某个方面说,中小城市建设好了,全国的整体面貌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没有城市就没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进步.在城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城市.从某个方面说,中小城市建设好了,全国的整体面貌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主义城市建设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大多数城市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利用"西方城市营造法式"进行的改造,生活环境的确得到极大改善,但如何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之间找到连接的桥梁成为新时代社区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历史上东西方居住空间的差异对比,从社会学角度尝试分析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分形特征差异,进而根据东方的居住分形特征提出社区改革图景。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所说的天堂,并不仅指苏杭这两座城市的山水园林风光潋滟,而更多地是说生活在这两座城市犹如生活在天堂。苏州、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苏州小桥流水旁和私家园林里总有精致的生活, 而杭州西湖边也是夜夜笙歌。本刊记者随同中国外文局外国专家考察团一起赴杭州,采访动漫节,感受着这座承载着历史的城市,用动漫演绎着现代生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柴学礼 《职业圈》2012,(27):98-98
一、金昌市城市建设管理成效 近年来。金昌市城市建设以突出“以人为本,生态立市”的理念。以建设殷实敦厚、生产生活俱佳的现代化工业戈壁园林城市为目标,牢牢抓住国家加大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按照“生活区北移。工业区东扩”的发展思路。适度扩大城市规模。重点抓好城市中心区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升级、城市老区拆迁改造、城市和国有棚户区改造,将群众意识、生态意识、品牌意识落实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城市形象上狠下功夫,做精做细做好,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城市特色初步凸显。城市品位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民俗的了解和喜爱,往往始于儿时的经历与感知,因为人一出生便活在民俗中了。生活在乡村的自不必说,即使生活在城市的,长辈们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将故乡的风物习俗随日常生活带到了城市,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仍然飘荡着故乡泥土的芳香,绵延着田园生活的温馨和从容……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感悟到:一个人走得再远,也不可能走出心灵深处的"故乡",那是涵养情感,孕育人文情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