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战时期,晋冀豫根据地的军工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采取多种途径,解决了生产要素上的难题,通过建立现代工业管理制度,开展生产竞赛和学习先进活动,重视职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这既推动了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工业管理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业人才,为后来的军工发展及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晚清军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洋务运动开展的优先军工战略.首先,晚清中国军事工业的创建,奠定了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晚清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其次,现代海军的建立,以及新建陆军、自强军的新式陆军的编练,大大改变晚清中国的军事体制,揭开了近代中国军队编制现代化的序幕.再次,晚清军事思想、教育的现代化,则为近代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阶级中逐渐形成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它是中国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的开端,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在中国的体现,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尝试,因而具有历史进步性。一、开创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深刻的危机感,在较短时间里,创办了25个军事工业,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用于装备中国初步近代化的军队。这些军事工业,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是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兴办起来的。作为近代工业的先声,军事工业建设走了不少弯路,这在近代军事工业布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在其创办时期,受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洋务派主张将军事工业设于沿海口岸的“海口理论”,导致第一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的布局在战略和经济两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随着“海防”危机的出现,从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洋务派放弃了“海口理论”,着手兴办内地兵工厂,以求改善军工布局。中法战争中闽厂的重大损失以及80年代后国内基础工业的发展,促成了军事工业布局的巨大发展,洋务派开始将战略和经济两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军事工业的布局问题,而甲午战争中沪局的危机更进一步引发了战后清廷对近代军事工业布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在世界还是在中东地区的版图上,以色列都不过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1.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万的区区小国。但论起它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则令任何一个战略家不敢小视。它不仅有正规军17.8万人,还有几十万预备役部队。几十年来,战火纷争的中东造就了以色列这个地区军事强国,也刺激了它的军事工业和军品贸易的发展。目前,以色列每年的军工产值都在20亿~30亿美元,占本国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军事工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以色列军事工业起步于50年代末,当时只能生产部分轻武器,改装和维修一些武器装备。196…  相似文献   

6.
军事经济是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秦汉军事经济的主要问题,诸如军费的支出与征收,军事工业生产,军事交通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考察。认为当时军费支出庞大,军费征收主要来自编户百姓的赋税。为适应战争的要求,当时军工生产和军事交通都有了很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周恩来对新中国国防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在国防建设方面,他创立把军事斗争、国防建设和外交斗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周恩来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和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二是关心和领导我国的边防、海防建设;三是领导军工生产,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推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李鸿章主持创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积极引进西方近代化的枪炮、近代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注入近代化的内容。从而在物质、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向中银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2):98-101,104
晚清时期,受聘来华洋员对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地为洋务 创办军工企业出谋划策,并亲自参与了烟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技术进步,尽心教导华人,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军工技术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三处,分别出现在“导语”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导语”中的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阎锡山采取战时的经济政策、政治措施,组织战时军工生产,进行战时宣传鼓动,大力发展教事业,对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工矿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由于内蒙古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民主改革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经过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内蒙古工矿企业中的封建把头制度和其他压迫工人的封建管理制度,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促进生产发展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孙子兵法》兵学思想的基础上寻求兵法理论与经济管理理论的契合点,是当今社会经济领域的一股时代潮流。兵法经营谋略可以帮助企业家们进一步提高战略意识,丰富竞争智慧。用兵法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强化团队的组织功能。但运用兵法经营理论时,应充分认识到战争与商业竞争的本质区别,兵法理论运用于社会经济领域有其不可跨越的禁忌,要避免肆意跨越道德底线,从而确保兵法经营理论健康发展,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4.
战争与竞争的同质性决定了兵法理论与经营理论可互为借鉴。吸取《孙子兵法》以整体思维见长的优势,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特点,初步构建了兵法经营学理论体系。在企业经营中,借鉴"慎战、全利"思想,宗旨与愿景要体现"求全逐利、王霸天下"。借鉴"知胜"之道,战略决策要审时度势,校计索情,全面考虑影响决策的制约因素,充分获取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借鉴"治胜"之道,内部管理要"修道保法、积形蓄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核心竞争力构建。借鉴"致胜"之道,市场竞争要"不战而胜"超越竞争,"批亢捣虚,因利造势",争取经营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军法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战时抗命罪亦在浩瀚如海的历史画卷中,不断发展,不断变幻,成为解读军法变革轨迹与节点的线索。审慎研究战时抗命罪的历史沿革,对萃取中国军法的精神——法价值,以及检讨法规范符应法价值的程度,并以此为引,改良完善当前军法,尤其是战时军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笔者怀着通过一种纵向梳理以探求战时抗命罪精髓实质的希冀,按照古代至近代再到当代的顺序,依次对我国战时抗命罪进行观察、探讨,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法规范所设计的战时抗命罪加以比较,分析其间的异同,进而引入法价值的考量要素,对战时抗命罪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提出了一管短见。  相似文献   

16.
后勤管理在信息化战争时代,应具备“疾如风”的科技动员能力、“徐如林”的“信息流”与“物流”的协同能力、“不动如山”的配送与投放能力以及“侵掠如火”的爆发力。为此,应积累军民兼容的国防工业竞争力,加强防御态势的动员与爆发力,探讨发展军民兼容的国防工业与人才储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西方军事政治学的知识谱系以“文武关系”作为研究主题,以亨廷顿“文人统制”理论、简诺维兹专业军人理论和萨奇先“均衡模型”理论推动知识生产并构成学科发展的宏线。冷战结束后,西方军事政治学理论发展更多地表现出主题深化、范围拓展和多元理论的取向。西方军事政治学的学科边界日益清晰,而逐步成为一门政治学下的独立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8.
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支柱之一,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出口大幅下降。以泉州市为例,分析我国沿海城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对外贸易的优势和障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等途径来优化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升级之路,从而实现纺织服装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汉中期,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为筹集军费,保证战争能持久进行,汉武帝采取了增加铸钱、统一币制、重捐税、算缗、告缗、卖官鬻爵、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同时还加大军事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和实行屯田和仓储,大力发展养马业等.这些经济政策的实行,为战争供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