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儒家文化精神与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自孔子创立德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学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构建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和价值系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在两千多年间,儒家文化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透到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儒家文化规范制度和化民成俗的政治教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魂)和国民性格(国民性),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但是,儒家文化毕竟是历史产物,它所包含的全部真理并不是永恒的,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时代,随着…  相似文献   

2.
余舒 《科教文汇》2014,(22):30-3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以及同一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观念、不同历史经历等因素下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社会文化造就不同民族的文化自觉、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我们生活在这样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之中,面临民族问题是难免的。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的摇篮,各专业大学生了解民族学知识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鉴于此,笔者从民族学学科特点、高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立民族学学科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开设的建议等方面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以及同一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观念、不同历史经历等因素下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社会文化造就不同民族的文化自觉、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我们生活在这样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之中,面临民族问题是难免的。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的摇篮,各专业大学生了解民族学知识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鉴于此,笔者从民族学学科特点、高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立民族学学科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开设的建议等方面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4.
王辉 《未来与发展》2022,(12):39-44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打破旧的社会与实现未来人类社会而展开和建构的,未来社会鲜明的特点就是劳动者的崛起与劳动者精神自觉的升华。劳动者是沟通连接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具体实践者,是认识掌握自然界规律与人类世界规律能动的人。在未来社会中,由于破除了旧的社会与旧的制度,劳动者第一次自觉自愿地进行劳动实践并且站在历史创造者的立场和角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意志和自由认识不断运动改变着的宇宙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劳动者和劳动者群体在各个历史特殊时期高度地实现了精神文化自觉和自我意志。劳动者对于历史必然性的自觉把握是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文化自觉思想的哲学起点,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创新是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文化自觉思想的哲学核心,充分弘扬劳动者的精神人格是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文化自觉思想的哲学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佳音 《科教文汇》2010,(13):206-20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尊重异他国文化并在国际背景下重新定位本国文化是当前跨文化研究的主要课题。民族性格的对比研究无论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还是比较文学领域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在于民族性格是一个国家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对比形式从多个方面列举了中法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试图分析了其文化内涵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让某种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它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扩大宣传和教育,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形成一个环绕的、立体的包围圈,让人们置身于这样的浓厚文化圈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这种文化氛围,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把这种文化的精髓注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廉政文化大众化,笔者的意图就是要把廉政文化置于这样一种环境之下,使广大群众廉政意识、廉政理念入脑入心,从而营造一个廉洁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尊重异他国文化并在国际背景下重新定位本国文化是当前跨文化研究的主要课题。民族性格的对比研究无论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还是比较文学领域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在于民族性格是一个国家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对比形式从多个方面列举了中法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试图分析了其文化内涵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让某种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它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扩大宣传和教育,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形成一个环绕的、立体的包围圈,让人们置身于这样的浓厚文化圈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这种文化氛围,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把这种文化的精髓注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廉政文化大众化,笔者的意图就是要把廉政文化置于这样一种环境之下,使广大群众廉政意识、廉政理念入脑入心,从而营造一个廉洁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性格即命运的说法过于绝对,但是有的人命运却实在与其性格息息相关。马克斯·玻恩(MaxBorn)的性格是复杂的,内向、低调是其基调。基于这一性格,他善良、尊重人如谦谦君子。他有时甚至为他人而善意“说谎”,尊重他人而常常不自觉忽视自己。如果与他合作的也是谦谦君子,那会平安无事,但如果合作者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物,玻恩则难免成为一个吃亏的人。内向性格决定了在发现不愉快的结果后,玻恩不是主动积极沟通,设法改变现实,而只是一味自己内心郁闷、痛苦。玻恩的性格是决定其命运的重要参量。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集中表现出了鲁迅的思想,特别是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在《阿Q正传》中,从中国的现实生活出发,真实地描写了一个落后、麻木、健忘,有着严重精神胜利法的、不觉悟的悲惨农民的形象。这篇论文将从三个层面两个阶段,对阿Q这个人物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所谓三个层面,是指阿Q性格内涵的三个主要方面,即一个贫穷的流浪雇农;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一个有着严重精神胜利法的人。重点是对他的精神胜利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所谓两个阶段,是指阿Q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不同表现。通过对阿Q革命的分析,进一步反映出他的麻木、愚昧和不觉悟。通过分析,试图达到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作品,理解鲁迅的思想及其精神。对以后人们研究鲁迅的作品及思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它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同行对这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黄伯坚 《科教文汇》2008,(20):78-78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它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同行对这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西进运动对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这场运动同时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西进运动是文明还是野蛮、是成功还是失败?答案并非是绝对的。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当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分析。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西进运动对推动美国经济、塑造民族性格、形成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给印第安人带来的伤害,做到真实地反映其阴暗面,正确地看待历史,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玉婷 《知识窗》2011,(4X):80-80
盖茨比是美国小说中一个了不起的角色,他希望通过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但最后却以悲剧收场。本文从盖茨比的性格弱点——虚荣心和盲目的爱情观出发,阐释其悲剧的成因,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15.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通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英语委婉语的应用出发,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和劝诱功能,这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自觉和准确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6.
《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集中表现出了鲁迅的思想,特别是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在《阿Q正传》中,从中国的现实生活出发,真实地描写了一个落后,麻木,健忘,有着严重精神胜利法的,不觉悟的悲惨农民的形象。这篇论文将从三个层面两个阶段,对阿Q这个人物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所谓三个层面,是指阿Q性格内涵的三个主要方面.即一个贫穷的流浪雇农;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一个有着严重精神胜利法的人。重点是对他的精神胜利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所谓两个阶段,是指阿Q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不同表现。通过对阿Q革命的分析,进一步反映出他的麻木,愚昧和不觉悟。通过分析,试图达到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作品,理解鲁迅的思想及其精神。对以后人们研究鲁迅的作品及思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农民社会心理的现象描述与多学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农民的社会心理特征是由其生态环境、民族杂居、历史事件、生产方式等变错决定的,具体表现为民族性格、历史性格、地理性格的杂糅。其社会心理特质是勤劳、善良、忠厚、尚礼和目光短浅、适应忍耐、崇祖迷信、长老中心等特质的矛盾统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仍是解决农民问题的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文化事业,民族文化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图书馆就被人们所重视起来。民族图书馆是对少数民族资料的一个汇总,是向全社会宣传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区。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分析和讨论民族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兴趣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极大促进初中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是当前推动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如此它还能够让学生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浅析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为当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言词汇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明显的单位。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都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本文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不对应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