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蔡加加  李银川 《科技风》2023,(29):70-72
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实施制造业强国的有生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随着产业升级与迭代发展,原有产业工人的数量与技能水平都已无法满足新兴变革产业的需要,高职教育作为产业工人培育的主要力量,急需变革传统育人模式,培育适配产业动态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本文在深入剖析高职教育培育产业工人现状基础上,提出构建“政、校、企、行”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产学研用赛”协同育人平台、“师资双元”人才培育体系、“专创、产教”双融合通道,助推高职教育赋能优秀产业工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航空装备产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对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与经济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前景以及政策环境,并结合浙江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浙江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得出促进浙江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维达  吴玉萍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13-114,117
区域产业素质研究是从区域产业系统整体质量这个角度来研究区域产业的发展的。在整合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机理,建立了基于系统的区域产业素质升级模型,包括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影响因素、过程描述、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等,并进一步研究了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积建 《科技通报》2022,(4):109-115
为了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贡献率分析,以浙江省第三产业为研究对象,使用VAR模型,将劳动力数量、物质资本、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转型升级水平作为内生变量,得出结论:现阶段浙江省第三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转型升级以劳动力数量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驱动为主,以物质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驱动为辅。本研究为定量测评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贡献率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浙江省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素质研究是从区域产业系统整体质量这个角度来研究区域产业的发展的.在整合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机理,建立了基于系统的区域产业素质升级模型,包括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影响因素、过程描述、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等,并进一步研究了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转型升级已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浙江省块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为例,探讨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图,特别聚焦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来升级浙江诸暨的袜业产业,并以诸暨大唐袜业产业为例,详细论及袜业产业的集群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7.
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测度三次产业转型升级水平,使用修正的G-P指数法测度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使用F检验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测度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程度.采用全国和浙江省1983-2018年的产业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第二、第三产业转型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农村科技工作坚持以加快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目标,以创建衢州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和省级星火示范县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衢州农村科技信息网建设,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升级必须在识别优势产业前提下进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任何不以优势产业进行升级的产业升级都是产业升级的异化。一国的比较优势变迁决定了一国产业升级的路径。不同地区由于其长期积累的比较优势不同,产业升级的方向和路径也会不同。同时,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文中正是基于以比较优势动态演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空间理论的视角,研究浙江省装备制造业7大产业的生产能力及各产业间的联系。通过产品空间相关模型识别其中优势产业,为产业升级提供方向和路径。文章指出,产品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的演化路径,根据对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的识别,产业升级应沿着与现有产品临近度高、空间密度高的方向进行,大力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产品复杂度较低产业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莞得改革开放之便利,迅速成长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动,东莞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受到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从可行性上分析,东莞部分企业已具备产业升级的能力,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东莞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完备,具备产业升级的潜力;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形成了东莞产业升级的巨大助力。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进行制度创新、提升本地科研水平、引进高素质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寻找出路和提高东莞的人力资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产业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克逸 《软科学》2003,17(1):27-30,38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开放的市场条件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如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信息技术可以低成本扩散,而且具有边际收益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信息化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下广东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价值链及其产业升级机制的基础上,对广东当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区差异和所处价值链位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不同地区的产业升级模式、不同类型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总结出对关于产业升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琳 《软科学》2008,22(11)
选取1994~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银行中长期贷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小。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产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指出了其内涵和特征;而后分析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指出了产业集群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可能也是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提升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区域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的基础.从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动因入手,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总结影响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彦敏 《科教文汇》2013,(17):204-205
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保险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不仅能以此为机遇,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之中,而且具有的投资和保障功能又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发展是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广东省东莞和中山两市共56个专业镇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专业镇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业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会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并且专业镇的生存期越长,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城镇化水平提高效果越大.  相似文献   

18.
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升级过程,与产业的全球空间疆域变迁密不可分,而后者则体现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推动下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化。在产业竞争、跨国公司战略、不同地理区位能力构型之间协同演化的复杂动态过程中,升级潜力取决于特定集群能否顺应产业竞争生态及空间疆域的持续变迁,实现自身区位能力构型的提升与转换。以新加坡HDD产业集群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一演化过程及相应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否相互影响的问题,基于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来研究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各自都存在较强的惯性;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都具有持久性;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持久;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高新技术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指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素质低下,产业结构水平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升级。然后分析了发展高新技术对促进中国各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当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问题,提出应该重视先进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以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重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