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梁家英 《广西教育》2009,(22):44-44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教育艺术家,而教育艺术的奥秘则在于教师能以兴奋的情绪、赞美的语言、殷切的期待去赞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格外重视评价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创新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需要以情感为动力。德国一教育家曾说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好的开端即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课的伊始 ,就应进入教学情境中。教师走上讲台 ,面带微笑 ,充满激情 ,言语铿锵。可将导语“我教给你们化学知识”改为“我和同学们共同来研究化学问题” ,这样可从情感上拉近师生的距离 ,不仅使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进入教学情境中 ,使学生思维进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笔者对以下七点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总结 ,现分述如下。1 情点 ,即情感教育激励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现代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 :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 ,其间紧紧伴随着情感过程。情点切入疲软或不到位 ,如教师讲课伊始 ,表情极度冷漠 ,板着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 ,课堂虽是鸦雀无声 ,但没有半点民…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兴趣培养至关重要。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说:"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的道理。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师,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使学生把  相似文献   

6.
乔丽 《学子》2014,(9):50
正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策略之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一、精神饱满教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用饱满情绪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位教育学家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要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要使教学达成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形成一种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课堂气氛,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8.
严桂荣 《中学文科》2006,(10):52-52
课堂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我作了一定的探索。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动”起来 谈到情感教学,人们总容易想到教师的微笑、鼓励、和蔼可亲上去:这只是情感教学的一个方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兴趣法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开发智力的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告诉我们,要想使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学好语文,教师首先得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以便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0.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感染力的探索顾慧欣教育家第斯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可见教育的感染力是很大的。在中学的各学科中,语文...  相似文献   

11.
陈宁 《学周刊C版》2011,(6):90-9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达尔文虽屈从父命去学习医学和神学,却依然热衷于野外标本采集和阅读自然科学书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很多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往往开始于教学中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认同。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促使学生乐学的动力之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他的话突出指明了教师劳动艺术性的特点。而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染,感染性是情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愉悦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并成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情感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无论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或是品德的培养,无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德国一位教育家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一起充满激情地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我…  相似文献   

14.
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民主科学.个性精神的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所以,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科学的管理方式营造民主、生气勃勃的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管理好自己.”怎样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呢?那就是选拔、培养班组干部,让班组干部领导集体成员自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情绪。对教师来说,爱的情感能增强教育的作用;而恨的情感则只能削弱教育的作用。因为教育首先是人与人情感上的最微妙、最细腻的相互接触。教育的艺术、谈话的艺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健康而良好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造成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最佳氛围。  相似文献   

16.
董家峰 《考试周刊》2008,(48):34-34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还是情感活动。从某种角度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教育家赞可夫曾这样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正基于此,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熟练掌握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以优化教学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研究中,教师和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体系。教师情绪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学生这个主体的情绪。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情感陶冶见长,  相似文献   

18.
梁晓春 《课外阅读》2011,(10):250-25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经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善用评价,能使学生情绪兴奋,记忆力增强,创造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倍增;反之则学生情绪得不到调动,智力活动水平降低,教学效果甚微。换言之,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种能动的过程。”“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而引导探究的要旨又在于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体验,那么自然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是我们所有科学教师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情感性德育教学范式特点之一是重视人的情感、并把情感发展纳入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二是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改善和提高德育教学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其作用在于:对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它要求德育教师具备基本的情感素质,如尊重感、公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相应的主导情绪和状态以及师生情感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