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和构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多观察、多了解、多思考、多研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培养和构建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就需要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多观察、多了解、多思考、多研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使教师能够进行积极、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日常交往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扩大,但他们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确…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完善人格,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实现健康行为的重要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策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每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心关注的问题。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探寻其中的有效性,试图为大家揭示一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效之路,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尤其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十分关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即将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角度来分析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由于与同伴积极交往的机会有限,影响了其学习、生活,还将导致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指导,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与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中心小学自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小学生自治能力》课题为先导,从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我交往能力三方面入手,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中,始终把“我能行”作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座右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活动,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由于与同伴积极交往的机会有限,影响了其学习、生活,还将导致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指导。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与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主要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创设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是小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关键。一、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桥梁“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是小学阶段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董芳 《文教资料》2009,(14):119-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人格发展教育,从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出发.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孩子。用智慧和爱心开启他们心灵的大门,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树梅  王雁 《教育探索》2007,(12):111-112
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之以个别辅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碧霞 《考试周刊》2013,(54):174-175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小学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要以农村小学为立足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构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作者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特征、内容和方法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应建飞 《考试周刊》2014,(38):175-175
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可运用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学生的道德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79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小、羞怯、焦虑、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而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等。因此,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及全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王彩萍 《考试周刊》2013,(74):191-192
<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这一过程正是"渗透心理健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技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不同方面去对学生实施心育,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需。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健康的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小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角色,应当利用这一特殊地位和身份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将就我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6.
赵探 《考试周刊》2014,(31):176-176
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全面素质能否提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育特点,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者对目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对如何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心理会形成良好的行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学管理的重头戏。目前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小学生程度不同地存有心理问题。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都过分看重智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学生有了问题,教育往往不到位。而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优秀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所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小学生由于心理疾病造成的各种不良事件频繁发生,发人深省。教师是学生人生阶段的指路明灯,对于人生价值观念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心理疏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因此,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小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学校师资队伍以及教学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学规划、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调适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为确保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从各方面提出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以进一步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是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使学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厌学、抑郁、早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可行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21世纪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祖父母过分溺爱,什么要求都会被满足,自私、任性,这种坏习惯也被带到学校与老师、学生的交往中,另外,小学生年龄小、没有接触社会,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以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小学生心理问题事件层出不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解决目前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