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1.所研究问题概念的界定
  (1)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照顾的留守儿童。二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三是外地学生,寄宿亲戚家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巩婷婷 《学子》2012,(10):17-17
父母外出,使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从而造成现实中的隔代教育与单亲家庭。家庭的不完整造成教育和感情缺失,父母的长期缺位和隔代教育的局限使留守儿童的发展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和教育,造成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缺陷和偏差。作为一名农村普通的中学教师,我将接触到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新时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不得不在短期或长期时间内失去了直接监护人,由在家的老人或亲戚来照管.了解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而现实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关系的疏远,亲子互动的减少是其家庭教养结构的主要特征.这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娇惯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不在家,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小孩看成"心肝宝贝",对他们过分溺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要好、吃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打工热潮的兴起,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留在家中读书,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孩子性格方面形成了一些缺陷:多疑,敏感,脆弱,缺乏自信等等。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恢复昔日的快乐,也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起来呢?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能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发现“留守儿童”身上蕴藏着很多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获得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轶文 《辅导员》2009,(13):115-115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一般都送往城镇寄宿学校读书。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教育的几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问题少年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打工热潮的过去,留守儿童从2013年全国妇联公布的6102多万,到2016年经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公布了对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后统计的902万,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在2016年经历锐减。经过国家数年努力和国家经济结构的改变,留守儿童数量在锐减,但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小学正是思想启蒙和世界观形成阶段,父母作为思想启蒙第一教育者,父母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父母长期陪伴,孩子心理难免会出现或多多或少的毛病,这一直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阻碍当代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打工不仅对他们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塑造了一个留守儿童特有的精神世界,往往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8%,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琦雄  覃桂林 《教师》2011,(24):124-124
当前,很多农村父母为了改善生活纷纷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照顾看管,于是,留守儿童成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农村父母为了改善生活纷纷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照顾看管,于是,留守儿童成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其中一部分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但是,更多的孩子却无法随父母流动到城市而只好继续留守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城市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和教育存在诸多的缺陷。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地接受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留守儿童的内涵。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岁以下的儿童。2.基本现状。通过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大约在1000万以上,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存在的一些特殊儿童的称谓,主要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留在家里的孩子。由“留守儿童”生活成长的环境不健全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已愈来愈为社会所关注。现在,人们所注意的焦点都集中在了“留守儿童”由于“留守”而产生的学习、心理、品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留守儿童”的父母不仅在外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而且对孩子还承受着良心的内疚。  相似文献   

13.
黄波涛 《师道》2015,(4):33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夫妻奔向大城镇打工,留在家乡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教育和关爱,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堪忧———情感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直接监护人不在身边,他们在亲情、情感以及心理上都缺少关怀,而且,留守儿童与外界的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他们留在原居住地接受教育,而这些孩子大部分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现状出发,分析隔代监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为了生存和致富,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或异域打工,将自己的孩子留给父母或亲属。留守儿童认为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的父母又不能及时与其沟通,久而久之,产生了异常心理。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在发展中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师应该承担起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好自身情绪问题;帮助留守儿童尝试理解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目前离婚率的上升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增多,给我们教育带来了难题。因为这些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呵护和正面引导,极易出现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单凭家长或教师任何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两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试图改变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许多农村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失了家庭教育,这就进一步导致他们性格的缺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状态以及心理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20.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疏于监管、缺乏关爱,极易造成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严重问题。为此,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国家顶层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教师是留守儿童最亲密的接触者,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琐事,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从长远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