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创意] <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散文诗,这是一篇表现着浓烈的、圣洁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寄托着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缅怀诗.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选有泰戈尔的短篇小说<素芭>(倪培耕译).小说结尾是: 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相似文献   

3.
<正>泰戈尔(1861.5.7—1941.8.7),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其中,《吉檀迦利》让他于191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家里有十四个孩子,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家庭成员最钟爱的一个孩子,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罗宾"。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是嫂子,都对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注意到女性形象的作品.在<诗经>中,很多诗歌热情地歌颂着女性.诗歌中的美丽女性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美女们在文学经典中大发光彩.她们以各种不同的美见长,容貌关、身段美、神态美、举止美、个性美以及道德美,更多的是集外在美和内在关于一身,秀外慧中,令人遐想.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大量地引用了<释名>作为例证.<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引用<释名>时出现了一些失误.致误原因主要是不明白<释名>的声训性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是成功引用<释名>的典范,它充分认识到了<释名>的声训性质,多方面挖掘了<释名>的价值.因此,<释名>的声训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今存<盛明杂剧>本和<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盛明杂剧>本题名作<桃花人面>,<柳枝集>本作<桃源三访>.该剧两版本的语言皆具浓厚抒情性,注重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但<桃花人面>较精致蕴藉、形象生动,<桃源三访>则曲辞容量更大、更整饬,带有叙述性,文人色彩更浓.通过比较<桃花人面>与<桃源三访>的曲辞和宾白,探讨孟称舜杂剧语言风格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编辑文本既包括与文学研究会相关的报刊杂志.如<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也包括其出版的儿童文学丛书.这些编辑文本很好地实践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文学观,是"五四"立人"思想在儿童文学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丁桃源 《现代语文》2008,(4):108-110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的一部书,<论语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训释.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运用写实象征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冷艳其外、冰雪其中的女人形象,这是一个集灾难和死亡于一身的形象,这个形象象征了一个黑暗、腐朽的旧时代的没落和衰亡.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白面,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的<三友图>,成绝世佳品.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描写了一个光辉的女英雄形象,一位巾帼英雄形象.<木兰诗>的出现,木兰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木兰诗>像一切民歌一样,也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木兰诗>中得到很集中的体现,可以说<木兰诗>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封建体制的捍卫者、抛弃者和反抗者形象.捍卫封建体制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被封建体制抛弃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封建体制的反抗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本文就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老残游记>不仅具有谴责小说的特点,更承载着作者刘鹗的人生理想,特别是其<二集>所塑造的逸云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终身奉行的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解读演绎,剖析了作者不太为人关注的佛教素养,并透露出一个饶有趣味的信息:晚清儒学潜流太谷学说,在其思想内核中,更有着极其深刻的佛教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4.
<白孔雀>中的莱蒂和<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个令人瞩目的形象.她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通过对两者形象的分析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重耳之亡>是<左传>中的名篇,无论是其史学价值还是文学意义都是巨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文极为成功地塑造了四位女子的典型形象,不仅丰富了文学形象,更客观地展现出古代女子的人性美、智慧美,同时对后代的修撰者能公正地评价与尊重女子有着首开先河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乡土中国最普通的粮食作物之一.某种程度上玉米也代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气质.新生代作家毕飞宇以中篇小说<玉米>(<人民文学>2001年第四期)形象地书写了乡土中国经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这一乡村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疼痛而又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大凡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作家、诗人,都莫不十分重视自己作品的题名艺术。而被誉为“孩子天使”和“诗圣”的著名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则更是重视题名艺术的典范。据有关外国文学资料介绍,诗人泰戈尔一生所创作的几部比较有影响的散文诗集,都很讲究题名艺术。诸如《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游思集》、《金帆船》、《刹那集》、《梦幻集》、《流萤集》等这些诗集的题名,都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 一 众所周知: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作品,主要译自于原孟加拉文诗集《儿童》。《儿童》早在1904年便已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8.
<七缀集>是钱钟书先生白话论文集,总共收录了七篇文章.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序)>中提到, <七缀集>是由<旧文四集>和半部<也是集>拼拆缀补而成的,他由此想到了古代的"五缀衣","七缀体"等,遂定名为<七缀集>.  相似文献   

19.
万岩竹 《文教资料》2008,(14):64-65
新时期的中国儿童科幻电影,是在中国科幻电影总体缺乏的大背景之下存在的.中国科幻电影除了1980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科幻片之外,就要数<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危险智能>这四部儿童科幻电影了.这四部科幻电影所突显出来的特征,见证了中国儿童科幻电影甚至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拍案颂>体现了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的完整有机的结合,集史料性与研究性于一炉.它提供了大量的(经过梳理和研究)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是继<闻一多全集>出版以后的一部重要图文集.这本书的编撰出版,把闻一多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研究我国现代文学史,以至现代文化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