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的写作活动带来写作材料获取便捷、作品发表容易、写作动机主动、写作形式自由的积极影响,同时也给写作主体带来取材惰性化、思维碎片化等令人堪忧的问题.高校写作教学要积极应变,更新、调整和充实写作理论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媒体优势开展教学;立足写作根本,以提高学生基本写作能力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了以信息论与语言输出假设理论为指导的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试验。该试验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综合利用范文分析、过程式写作、互评等方法,力图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实践证明,该模式作为多媒体环境下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写作试验,以全新版网络学习系统为平台,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综合利用范文分析、过程式写作、互评等方法,力图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作为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写理论文章不易,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更难。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理论文章的写作质量呢?联系写作的具体要求,结合过去编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撰写理论文章必须防治“五病”。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记录资讯、表达意向的方式之一。过去人们在竹简、龟壳、墙壁等材质上写作,后来发展到用纸张和笔写作,随着科技发展,使用电脑写作成为常态。那么,在网络时代与非网络时代,新闻写作到底有些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往的传统新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新闻写作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写作在传统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新闻写作能够将新闻更有效地传播出去。随着媒体技术的变革,传播新闻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新闻写作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写作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力图找出突破方法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去掉形容词会使新闻更具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东 《记者摇篮》2005,(11):49-51
大家都知道,形容词是一种修饰语.可以起到美化的效果,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将形容词去掉,还谈何美感?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新闻方面的专家学者怎么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今日中国,能写作却不写作无疑是一种浪费。犹如一位老农,有那么多耕作经验却任凭田地荒芜是一种浪费;犹如一名少女,有那么多恋爱时光却执迷于现实利益是一种浪费;犹如一个官员,有那么多机会去为百姓谋福祉却潜入腐朽的酱缸是一种浪费。不写作的浪费可能更让人惋惜。如果中国尚处于转型期是真实的事实,那么,比比皆是、令人扼腕乃至仰天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写作导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麦尔文·门彻的这句话说明了导语写作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极有造诣的资深记者,还是权威的新闻学者都认为,导语不仅是新闻重要的部分,其写作也是新闻写作最难的部分。如果记者在写作消息导语时做到了在三言两语之中感染了读者,把新闻主要内容传递给了读者,那么他的消息就写好了一半。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屡屡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博获取资讯,微博新闻应运而生。微博新闻以其篇幅短小、更新速度快、多媒体的发布方式等优势,赢得广大受众的喜爱。本文以微博新闻的写作为着力点,对其写作的要求与方法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压缩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日益广泛运用的今天,电视新闻要按其自身规律健康发展,的确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仅从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方面作一些浅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图文并茂、视听兼备是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特征。过去,由于电视新闻的前期采拍和后期制作配合不那么默契甚至有点脱节,曾出现过画面、文字“两张皮”的现象。因此,要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就必须明确电视新闻画面、文字与主题的关系。电视新闻的画面和文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采访七忌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稿件的好坏优劣。而占有第一手材料更是决定一篇文章的精辟与否。采访中如果不重视第一手材料的索取,新闻稿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获得第一手材料呢?笔者认为采访中需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写作是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新闻采访解决的是新闻的“原料”问题,那么,新闻写作解决的就是加工、制作的工艺问题。传统新闻写作有“倒金字塔”的结构模式,即重要材料放在前面,次要材料放在后面,以便于读的阅读。事实上,哪怕这样也依然有一部分信息是属于冗余信息,传播方仍然需要拿出相应的篇幅或资源(版面大小,节目长度)来提供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14.
周菁 《东南传播》2015,(1):112-114
基础写作课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它是新闻写作、电视编导写作、广告文案写作、新闻评论、摄影图片故事等多个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融媒时代,传统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新闻传播类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必须打破写作学科的固有规范,引入新闻专业思维,开发多种资源,树立学生作品意识、多媒体写作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多种诉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的报道量,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都占有重大比例,系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写好经济新闻,既是增强报纸吸引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然而,当今新闻界中经济新闻的写作。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枯燥单调,成了“内行人不爱看,外行人看不懂”的罗列事例、堆砌数字的框架新闻。本文旨在针对经济新闻写作的“通病”,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借以达到经济新闻写作要适应读者口味、更生活化的目的。那么,怎样选准经济新闻的写作角度,才能使经济新闻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从评论的写作过程看,立论是评论写作的第一道程序。立论,就是提出评论的论题和论断,也就是提出所要评论的问题和作者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见解。那么,且看我们的评论作者都有什么见解呢刁沈我读到的一些评论来看,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评论作者立论太简单化,太想当然了,常常是形而上学地看身份下笔写评论。譬如,只要是余秋雨在电视上多说几句,我们的评论一定说人家在卖弄文化;如果是演员罢演,那一定是耍大牌;女人开宝马撞了路边商贩,则招来富人霸道耍横的痛骂。暂且不说这样的评论角度能给人多少新的启发,单是这样的武断和片面.就很难让人信服。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1,(9):46-46
一、填空:(略) 二、问答: 1.结合个人体会,谈谈写言论要经过哪些步骤﹖答:言论写作一般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第一,选题。一篇言论的产生,一般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从耳闻目睹的某种现实情况(如新发生的事件、某些有倾向性的问题等)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批评、教育、劝导、激励意义的问题,然后把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和见解与群众普遍关心、与之息息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从中发掘、提取“纯金”,即找到值得议论一番的焦点和中心论点。这一步往往是言论成败的关键。第二,定标题。在选好题的基础上,明白进一步写什么,针对何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为考生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示个性、显示才华、表达感情的较大空间。事实证明.面对考试作文的限定话题.考生在文章的具体体裁、立意、选材、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展现个人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自己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文。但是.近几年确有很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迎战今年的高考.笔者特将作文最容易失分的几个重要方面列举并琐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图书馆学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有关图书馆学论文写作的动力、选题、知识积累及如何投稿等几个问题。指出写作动力是根本,选好题目是关键,知识积累是基础,对口投稿是方向。  相似文献   

20.
蔡效东 《新闻传播》2024,(6):118-120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主要指的是基于深度分析读者特征、需求的条件下,结合新闻内容,利用好写作技巧,迅速抓住受众兴趣,让受众形成持续关注黏性。从本质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仍然是写作,但是编辑与写作的概念得以延伸,除了需要撰写文章之外,还需要对受众进行分析,做好市场细分,明确写作目标,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突破传统编辑与写作的范式,实现多媒体元素的动态呈现,促进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编辑与写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媒体行业而言既是一个新挑战,更是一个新机遇。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方式必须要发生改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与写作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