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都市报兴起于9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近30家都市报。 今年五月,中国记协国内工作部和都市报联谊会组织有关人员,分三组到燕赵都市报、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大河报、华西都市报、贵州都市报、三湘都市报、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等九家比较有代表性的都市报进行了考察、调研。对都市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了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2.
都市报的兴起和晚报的对策吴永祚都市报———一个新兴的媒体群落从90年代中叶开始,一种类似晚报的新型大众传媒———都市报,先后出现在我国一些大型中心城市,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贵州贵阳的贵州都市报、江西南昌的...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一个新兴的媒体群落 从90年代中叶开始,一种类似晚报的新型大众传媒——都市报,先后出现在我国一些大型中心城市,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贵州贵阳的《贵州都市报》、江西南昌的《江南都市报》、广西南宁的《南国早报》、广东广州的《南方都市报》、湖北武汉的《楚天都市报》、河北石家庄的《燕赵都市报》、河南郑州的《大河文化报》、福建福州的  相似文献   

4.
谈都市报的市民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群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  相似文献   

5.
彭波 《传媒》2008,(11):84
2008年10月24日到26日,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主办、《重庆晨报》承办的2008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都市快报》等全国38家强势都市报的高层人员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相似文献   

6.
刘奇 《今传媒》2012,(3):47-48
近几年业界兴起时评热,其中热情最高的是都市报,与此相应的是学界的时评研究热。目前对都市报时评的研究分为三类:一是对都市报时评专版的个案研究;二是对都市报时评兴盛的原因、总体特征、意义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三是对都市报时评热的反思。这些研究都是将都市报时评作为一个点进行探讨,鲜有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对都市报时评展开研究,因此,有关都市报时评本身、都市报时评版运作模式发展变化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7.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8.
黎勇 《青年记者》2017,(19):24-26
自意识到危机以来,都市报就开始了转型探索.不过,整体上,目前都市报仍陷于迷惘中,并未找到一个完全清晰的、可看到光明前景的转型路径.这种困境,缘于都市报尚未厘清几个关键问题,即:都市报为何而生?都市报为何转型?都市报转向何处?作为一个曾经在都市报从业15年的前媒体人,笔者认为,都市报必须在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媒体的属性、功能和价值进行再选择,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研究中,近两年来我国都市报的衰退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都市报之间的恶性竞争、都市报内容的虚假化、同质化、低俗化、娱乐化等现象,成为研究者们所诟病的报纸共性。在报纸消亡论再度抬头的背景下,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了都市报在内容方面的病因,为都市报的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在都市报发展中的内容瓶颈还有一个,那就是新闻评论的弱化和缺位。纵观国内的都市报,除了少数报纸如《新京报》、《南方都  相似文献   

10.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19):29-30
70后是最有都市报情结的人群,求职和买房、买车等,都曾深受都市报影响.在济南这座城市,报摊上曾经回响着播报当天都市报新闻的“小喇叭”,楼道里满是几家都市报的报箱.如今大街上报摊锐减,“小喇叭”早已消失,报箱里也少见都市报的踪影.都市报还好吗?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很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不同于传统的晚报,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  相似文献   

12.
陈翔 《新闻界》2005,(6):84-86
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1995年1月1日创刊为起始标志,都市报在中国报坛持续走强已逾10年。根据都市报的发展历程、表现形态、竞争态势、运营特征以及都市报格局的演变轨迹,可以把都市报划分为三个阶段:草创阶段——报业精英引领“前都市报时代”,原始积累阶段——都市报竞争陷入混乱,优化竞争阶段——都市报进入“后”时代。  相似文献   

13.
邬粉粉 《今传媒》2013,(5):41-4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都市报评论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受众喜爱的版面.本文前三部分从都市报评论的崛起、都市报的特点以及都市报评论表达公民诉求的作用来分析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在第四部分,本文对都市报的趋向作了一些探索,旨在为都市报评论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中国,2000多种报纸中,出现了一批有生气的后起2秀——诞生干90年代的都市报,目前大约有20多种,如华西都市报、贵州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燕赵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三秦都市报、大河报、华商报等等。这批新兴的都市报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以矫健的英姿,惊人的发展势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清新可喜的文风,灵活创新的经营机制等鲜明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由衷欢迎和赞赏,从而也受到新闻理论界的密切关注。都市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崭新的面貌,面向生活、面向市场的豪迈步伐,登上中国报业的宽阔舞台,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5.
都市报带给我们的启示何谓都市报?都市报是以报道都市生活为特色的跨市区、区域的综合性报纸,既不是党报,也不是晚报,是党报与晚报的结合,也可以说是介于党报与晚报之间的一种新型报纸。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全国已有诸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三秦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市报近30家。而且办一个成功一个,发行量有的一下子冲至四五十万份,广告收入也随之直线上升,有的直逼亿元大关。都市报现象已成为我国新闻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仅有城市135个,  相似文献   

16.
濮礼峰  康莹 《新闻前哨》2012,(11):95-96
一、省级都市报的区域化省级都市报拓展区域业务的发展背景都市报的兴起与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20年,在此过程中,以广大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经大浪淘沙般竞争,省级都市报凸显出其优势。然而,近几年来,新媒体冲击及市场进一步饱和,迫使省级都市报在发展方式上不断求新,以《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为代表的省级都市报除了从自身突破寻求发展之  相似文献   

17.
1月15日,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办,《每日新报》承办的“中国都市报发展论坛天津年”举行,全国30余家都市报老总参加了会议。在本次论上,这些中国都市报十年发展的见证者济济一堂,深探讨新形势下都市报的改革与创新,并联合签署了中国都市报发展论坛天津年会备忘录》。天津市委常、宣传部部长肖怀远到会并讲话。中国都市报研究会长席文举主持会议,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日报业集团社长兼总编辑张建星致欢迎辞。本次“中国都市报发展论坛天津年会”的召开正值每日新报》创刊5周年之际。《每日新报》创刊的5年,正中国都市…  相似文献   

18.
解析后都市报时代的显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亚林 《新闻界》2005,(4):39-40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随后,全国许多城市都创办了类似的都市报。都市报在与党报、晚报竞争中,在受众定位、传播内容和方式以及营销手段上,实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使都市报迅速崛起。不同城市的都市报在复制“华西都市报模式”之后大多实现了“光荣与梦想”。正因为都市报创造了报业奇迹,晚报、时报、商报甚至党报也加入到都市报行业中,相互模仿、克隆。都市报呈现的聚拢趋势,形成被圈内人士诟病的“同质化”顽症。昆明、南京、重庆、南宁等全国数十个城市里的都市报也被这种顽症缠身。高度的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媒体的失范,以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市都市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都市报的竞争愈加激烈。但是,因为地级城市受地域、城市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等要素的制约,加上市场竞争激烈,都市报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困难。在有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都市报甚至  相似文献   

20.
一、地市级都市报新闻本土化策略地市级都市报不同于省级都市报,它是地位比较特殊、发行及营销模式都需要适中对待的报纸。地市级都市报就隶属关系上,受地市级党委机关直接领导,因而享受着相对稳定的政策供给,这种一种优势。而相对于省级都市报,地市级都市报的相对自由度又可以形成丰富而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新闻信息发布模式,也就是本土化策略。以在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