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2006年年报公布后至2007年4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61家上市公司发布的第一季度和中期业绩预增公告为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业绩预增公告进行了信息含量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业绩预增公告确实具有非常强的信息内涵,但是市场对此公告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提前反应,市场对业绩预告的监督作用仍然比较弱,业绩预告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建  段克润 《软科学》2007,21(6):66-69
以中国2003年发生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的DeAngelo模型、修正的ones模型,以操纵性应计利润存在的大小程度对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年度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并购前一年,存在着明显的调减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在并购当年,虽然存在着调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效果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叶珊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2):93-105
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外部表现越好,管理层越倾向于自愿发布业绩预告,且出具的业绩预告质量越高,信息披露的内容也更保守和稳健,验证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行为,主要为了提升公司声誉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分析发现,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业绩预告行为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非国有企业中二者的关系更为显著,这为"道德行为动机"假说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社会公众、监管部门判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信息披露的可信度,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做出理性投资决策,为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业绩预告披露制度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统计模型以外,关于公司未来业绩的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管理层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余预测。现有研究发现,管理层可以通过业绩预告的发布时间、精度、准确度以及以往的预告声誉等因素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析师则可以通过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力促使管理层及时披露准确的业绩预告。本文回顾了中美两国关于管理层和分析师互相影响的主要文献,指出了中国现有研究存在的差距,借以发现未来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内部控制基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报告等程序,所以能够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契约的不完备性要求契约标准具有较高质量,因此盈余作为重要的契约标准,其质量对于契约的有效实行至关重要,从而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有效性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在理论上具有动态依存的影响关系.本文以2010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应计项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标准,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发现:高效率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即能够提高盈余质量;而且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也就是盈余质量较低时,内部控制效率也较低.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本文还发现,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即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并且深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沪市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高于应计项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黄文伴  李延喜 《科研管理》2011,32(6):133-139
管理层薪酬契约是建立企业盈余管理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层薪酬契约的角度出发,以06年到08年间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管理层年薪和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而且与终极产权角度确定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分散度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事务所特征、董事会特征、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利润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分散度显著正相关,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而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园园  邱妘 《科技与管理》2015,17(2):100-105
盈利是任何一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亏损,特别是连续亏损严重影响着一个公司的生存发展,必然会对公司的声誉产生消极的作用,所以很多处于亏损状态的上市公司都会选择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以防止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基础上,以ST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亏损,受到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而2010年成功扭亏的3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应计利润分离法,通过构建修正后的琼斯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所研究的样本公司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ST公司的应计利润与销货收入、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的折旧等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判断出ST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并通过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ST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银花 《现代情报》2005,25(8):125-127
盈余管理是实证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探讨了在特殊制度背景下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包括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削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力、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塑造良好职业道德等。  相似文献   

10.
以2007年和2008午披露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越大,其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倾向越高;管理当局通过对研发支出允许资本化选择进行了盈余管理,其动机主要是避免亏损和再融资的需要.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报表附注应披露研发支出不同处理对利润的影响金额和程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1998—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行前一年、发行当年和发行后一年中国上市公司确实从事了盈余管理,刻画盈余管理程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大于0。而在发行后其它年度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蒋弘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105-115
以并购融资事件为起点,在统一框架下研究企业并购融资的后续影响及其研发活动、经营业绩、盈余管理的决定因素。从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中筛选得到490家企业作为样本,综合运用OLS/GLS估计、GMM估计和PSM评估发现:相对于股权融资方式,采取债权融资方式并购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会减弱,引发经营业绩下滑和调高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且采取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更为常见并程度更深,特别是非高新技术企业或面临行业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更容易引发程度较深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给出启示如下:具有研发需求的企业在为并购项目融资时应慎重选择融资方式,国内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将进一步加剧;非高新技术企业或面临行业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其股东、潜在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并购债权融资事件,可通过经济增加值动量指标在有效发现盈余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惩戒,并促进企业寻求自我突破和改变。  相似文献   

13.
陈亮 《预测》2012,31(3):36-40,18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加强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控,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收集2006~2010年我国A股ST上市公司的各种交易状态及其变化的数据,利用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一个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盈余管理与ST上市公司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避免被指定为ST,在ST前后年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私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低管制行业的公司比高管制行业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杨萍 《未来与发展》2010,31(6):50-54
本文以2006-2008三年的年度业绩预告作为公司未来盈利预测信息的研究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预测信息的有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预测信息具有明显的短期披露效应:公告类型与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向和大小有着符号上的一致性和统计上的显著性。公告前的股价反应表明,市场存在以利好消息进行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与以前研究结论所不同的是,长期事件窗口的结果显示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效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既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难以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确定;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频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前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都是基于年度财务数据,本文则以股权再融资为背景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盈余管理现象。实证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李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国外学者研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动因的盈余管理时,大多使用季度财务数据。我国尽管从2003年开始就应经有完整的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数据,但是很少有国内学者采用季度数据研究资本市场动因的盈余管理。研究资本市场动因的盈余管理时,采用季度数据响度与年报数据有许多优势。本门通过采用季度财务数据,基于中国资本市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季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日益增多,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本文在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界定,并在解析盈余管理手段、动机等方面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并以科龙电器为案例,分析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凤华  张晓明 《软科学》2010,24(6):115-119
首先结合国内外对于独立董事行为有效性、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及<指导意见>规定等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分析了独立董事制约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行为.其次,选取2007年国内法人股中有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只有在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违规事件敢于说"不"时,才能起到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这对完善公司治理行为和独立董事的制度建设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2006年沪深股市被出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中,挑选出35家涉及盈余管理的公司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并且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或操纵的工具,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以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研究背景,从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视角,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以此来评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基于使用修正的DD模型计算得出的2002—2012年间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即在2006年准则修订后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没有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