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主导作用的新视野李国君李斌一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历时久远的争论,形成诸多看法:“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说、“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说、“老师、学生同为主体”说、“教师、学生为客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等等。其间经历了“教师为主”、“儿童中...  相似文献   

2.
“生成”在英文中写作“be-coming”,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它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它意味着“关系”,当教师或学生不与其他人或事物(如多媒体、实验装置)发生“关系”时,想法再多都是“准备”(比如教师备课、学生预习),只有当教师或学生与其他人或事物发生“关系”时才有真正的生成。这种关系,最常见的是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与导和谐发展”教学模式例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教学是互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有主次之分,不仅仅是教师“导”→学生“学”,而应是互助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学”→教师“导”、学生“导”→教师“学”等。“学”与“导”是参差存在、交替进行和发展的。我们一旦解决了师生的和谐发展关系,教学就变成了一种审美艺术,此时的教学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是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学生与教师,“学”与“导”都将实现全域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传统教学是满堂灌、满堂练的“教与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控制着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陷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和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苦”并不能换来教与学的“甜”。那么能否创造出“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达到师生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建立新型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疏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师生关系构成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层面:人——人关系层面(人际关系)与教师——学生关系层面(角色际关系)。前者是最基本的层面,后者基于前者而构筑。现代教育恰恰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固定”下来,这虽然保证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秩序,但却使得这种关系变得“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它同样导致了师生关系中爱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谈到教师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时,教育界曾流行一句很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这一说法只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的数量关系,没有反映质量关系,如果教师的这“一桶水”没有及时更换,也就是说教师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出现知识的老化,会误人子弟。于是,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一,如果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保持“一股泉水”与“一杯水”的关系,就可肯定地说是合格教师吗?未必!因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从文本与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间的关系及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点明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阅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场“对话”中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的“度”、“量”、“准”三者关系,阐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质疑,互动答疑,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儿童观、教育观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的儿童观、教育现在教育活动中反映出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并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传统的儿童观、教育现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是长者、教者,幼儿是服从者、接受者,反映在教育活动中,就形成了教师与幼儿的特定关系,即“给予”和“接受”的关系。教师“给予”的主要形式是“灌输”和“填鸭”,不管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健康的学生的前提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论题着重阐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省视教师心理现状,反思如何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中师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历来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 ,如何“教”会学生进行思维 ,我们对教师“教”的功能的理解也往往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实际上 ,教学过程应该是借助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师与学生形成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 ,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实现上述教学功能的同时 ,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活动 ,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高…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关系 :换句话说是 :“喂”与“吃”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滔滔不绝的“喂” ,学生是囫囵吞枣似的“吃”。一节课下来 ,教师感到教得很累 ,学生学得昏昏欲睡 ,其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的“一桶水”也兑不满学生的“一碗水”。这样的教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 ,是每个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的学习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还必须靠教师的课堂质疑。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启学生…  相似文献   

13.
曹圣龙 《上海教育》2013,(21):67-68
讲到师生关系,关键是教师一方。教师了解学生吗?教师读懂学生了吗?读懂师生关系了吗?只有读懂学生,读懂师生关系,教师才能调整好自己。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是两代人的关系,亲子具有割不断的关系,在常态下,父母不会不爱孩子。教师因为社会契约责任,而与学生建立了教育关系,为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没有血缘的“两代人”关系,必须负起引领学生“做人”的责任。因此,师生关系以及师爱是建立在奉献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传统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关系就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这种教学思想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教师只研究自己怎么教,不研究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书,不考虑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论起名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H高校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数据,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教师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提供教学信息情况”“教师线上教学熟练程度”“教师答疑辅导”“课前预习情况”和“线上学习情况”会对“线上学习效果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和“学生参与互动”会显著影响着线上教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今后高校推进混合式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生集体的建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摘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 (1888—1939),乌 克兰著名教育家。 他用16年时间, 先后创立“高尔基 工学团”和“捷尔 任斯基公社”两个 半工半读的少年 集体,并据以建立集体主义取向的教育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影响甚大。 关于教育过程,历来存在“以教师为主体”与“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议。在我国还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折中之见。其实,“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概念,“主导”是与“从属”相对的概念,没有“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而无论是“以学生为客体”还是“以教师为客体”,都甚不可行。 马卡连柯的见解与上述三种见解的区别在于,他不是把教育活动作为教师个人或学生个人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把师生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依他之见,构成教育过程的能动要素,除了教师和各个学生以外,还有更加不可忽视的能动要素,即“学生集体”与“教师集体”。尽管学生集体是由集体中一个个的学生所组成的,而集体则具有有别于各个学生个性的关系属性。这种关系属性,不是各个学生个性的总和,而是学生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具体关系的总和。所以,学生集体本身可能具有教育的力量。不过,学生集体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它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集体是教师的“教育客体”,而教师是学生集体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合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创新怎样才能建立合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确认师生之间各自在课堂上的平等地位。尽管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要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变教师“教”为学生“问”,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其次,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并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维系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教与学彼此相长,相得益彰。这种…  相似文献   

18.
“教”和“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侧面。怎样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是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接受知识,这是需要的,但如果只是“授”和“受”的关系,甚至是“填”和“装”的关系,那决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教师教的,学生就会;(也不全会)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离开了教师,学生寸步难行,这种不正常现象,已被许多教师觉察到了。教和学这两个侧面中,学是个主要侧面。教是为了促进学,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只是给学生“讲书”,而要教会学生“读书”,即培养他们看书学习的能力。历来,许多科学家登上科学技术高峰,不仅有天赋和前辈的悉心指导,而且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19.
论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角色扮演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它改变和转移了教学关系的轴心,也改变了师生角色关系。由于受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及其相应的师生角色关系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中都难以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大量存在教师“主导性”强,而学生“主体性”不足的问题。因而准确定位师生角色,才能使角色扮演更好地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