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瓶梅》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以《金瓶梅词话》问世以来,迄今已近四百年。它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上看,它有别于前三者,成就上也超过前三者。在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上是一座新的里程碑。《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第一个以市井人物为主角写世情的人情小说。(《三国演义》以帝王将相为主角,《水浒传》以草莽英雄为主角,《西游记》以神仙妖魔为主角。)它写宋,实则写明。作者通过对土豪淫棍出身的、后又集官僚、奸商、恶霸于一身的西门庆及其一家兴衰的描写,广阔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世纪末的最荒淫堕落的社会景象。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个谜。书中的很多谜亦未解开。我们说,《金瓶梅》是最清醒的狂人之歌。这最清醒的狂人就是“嘉靖间大名士”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作者化名。过去不少学者为寻出作者真实姓名对兰陵的所属颇争论了一番。如戴不凡先生根据金华酒系浙江兰溪所产就认为兰溪即兰陵;张远芬先生认为金华酒是兰陵酒的别称,从而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中有很多关于酒以及饮酒的描写,其中金华酒是提到次数最多的酒。对于金华酒,《金瓶梅》的研究领域有过一番有趣的争论,笔者通过分析前人的争论和自己的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以金华酒的产地来推断兰陵笑笑生的籍贯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学术界应该杜绝这种荒谬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发表了张鸿魁《〈金瓶梅〉》“扛”字音义及字形讹变》一文,认为《金瓶梅》五十八回例中的“證”是从“扛”讹变而来,并且还论证了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并就此探讨了近代汉语训释的方法问题。本文不准备对张文的观点作全面的评价,只想就文中作者所认为的“證”是“扛”的讹变谈一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山东峄县的古称,据此,郑振铎先生判断笑笑生是峄县人。但是,由于三百多年来人们搜遍古书,谁也没有为“兰陵”二字寻到一条旁证,致他歧见异说,层出不穷。比如。谢颐认为是王世贞或王的门人,王仲瞿认为是李卓吾,宫伟镠认为是薛方山或赵南星,孙楷第认为是冯维敏,吴晓铃认为是李开先,英国人维利认为是徐渭,满文译本认为是卢柟,“在兹堂本”认为是李笠翁,而朱星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由断言:“兰陵笑笑生根本是捏造的。”即此可见,笑笑生究竟是何处人氏,仍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5.
笔者查阅过大陆出的三种“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以下简称“王著”),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以下简称“白著”),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以下简称“李著”),写了《读“金瓶梅词典”札记》一文(载《语言研究》1994年2期),意犹未尽,再作续记.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79年版的《<金瓶梅>探原》中,《金瓶梅》研究者魏子云先生认为,《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可能是一位籍隶江南吴越某地而长于北地的官家之子。其理由是《金瓶梅》中反映的是吴越的生活习俗,用的是江南乡言。“如从头到尾所写的有关茶与洒的饮用,只有一两处谓之‘呵’(喝),其他全叫‘吃茶’,‘吃酒’。茶酒谓之‘吃’,不谓之‘喝’,认真说来,这也是南人的口语。……这一点可以不管它。但‘筷子’是北方话,‘箸’是南方语,自南人北人口语有异之处。可是,《金瓶梅词话》只有一处写的是‘筷子’,还只写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证了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兰陵笑笑生不是《金瓶梅》的作者。文章认为将《金瓶梅》的作者说成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兰陵笑笑生考证不过是一场大闹剧,这场大闹剧的演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悲剧。  相似文献   

8.
《论<金瓶梅>》 徐朔方 《浙江学刊》 1981.1《<金瓶梅>成书补证》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 1981.1《<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 徐朔方 《抖擞》(香港)第42期 1981年1月号《<金瓶梅)引言》 阿瑟·戴维·韦利著 顾希春译 《河北大学学报》1981.1《宝卷在<金瓶梅>中》 蔡国梁 《河北大学学报》 1981.1  相似文献   

9.
从入声看“兰陵笑笑生”的籍贯程泱学术界对“兰陵”地望的研究,角度很多,结论也不一样,不外是南北二种说法,但均无铁证可以确定.笔者拟从语音角度提供另外一些证据。就现代汉语方言来说,南北方言之区别,在于入声之有无.《金瓶梅词话》中大量的同音异写词汇,正可...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句,宋来峰同志在《“越明年”辨》(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越”有“超出”义,“越明年”应指“第三年”。这是一种误解。同学报1981年第1期载熊宪光、柴剑虹《也辨“越明年”》一文,从词义、史实、文意诸方面已辨其误,本文拟自语言角度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使《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文探讨《金瓶梅》文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者主要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对解开《金瓶梅》万千之谜和考定作者真实姓名问题或许有助。  相似文献   

12.
1、莫泊桑与《金瓶梅》 张友鸾 艺术世界 1 979年 2期2、《金瓶梅》考证 (一 )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2期3、《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金瓶梅》考证 (二 )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3期4、《金瓶梅》被篡伪的经过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4期5、补谈《金瓶梅》的上海版本 郑逸梅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4期6、《金瓶梅》原本无秽语说质疑 黄霖 复旦学报 1 979年 5期7、“王伯舆”是王世贞的名字吗 ? 刘子骧 社会科学战线 1 980年 1期8、关于《金瓶梅》考证的一点声明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80年 1期9、…  相似文献   

13.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14.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探讨《金瓶梅》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主要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对解开《金瓶梅》万千之谜和考定作真实姓名问题或许有助。  相似文献   

15.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百咏兰陵美酒的诗《客中行》,就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广告诗。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对兰陵美酒倍加赞赏,把其色、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五期发表了《蒙古族源之新探》.作者写道: 《历史研究》1981年第三期发表了《柔然源于杂胡考》的文章,……他(指柔然)的族源,是蒙古,不是什么“杂胡”。……“源于杂胡”大有骂街之嫌,木骨闾有知,自会找著者理论。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的作者非王世贞莫属。根据有四:①“兰陵笑笑生”中的“兰陵”并非地名,而是运用藏词艺术手法隐含作者姓王,是一个孝子;②弄珠客《序》采用析字格手法,表明《金瓶梅》的创作主旨是嘲弄姓朱的皇帝;③王世贞的父亲王Yu被杀与嘉帝有直接关系,替父报仇是王世贞作《金瓶梅》的主要动机和根本目的;④作品中的明代三个真实人物是王世贞的暗示性符号。  相似文献   

18.
评朱星同志金瓶梅三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我看了朱星同志在《社会科学战线》第六、七、八期谈《金瓶梅》的《版本考》、《作者考》和《辨伪考》。觉得他参考了很多书,又访问了孙楷第、吴晓铃、黄肃秋、王利器、范宁等专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特别赞同他对于《金瓶梅》的意义,有所阐发。他在《版本考》上说:“书中所写西门庆、潘金莲、应伯爵等恶霸、淫妇、马屁精等坏人,各地都有,人民切齿痛恨。此书已成为照妖镜,人民也爱看。”这就说得很好。不过他说《金瓶梅》是王世贞写的,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王世贞仅只是后七子的领袖,他是主张“文必秦汉”,“诗必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中有“宫中”“府中”两词。此为何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如此注释:“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对此,部享昌老师在《“官中”“府中”之辨》(《语文学习》2018年第12期)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宫中’指皇宫是没错的,实质上就是朝廷。那么,‘府中’又指什么呢?……‘府中’指丞相府中”。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认为“宫中:指皇帝宫中;府中:指丞相府中”。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金瓶梅》作者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旧说犹存,新说并起的热闹局面。各种说法归结起来,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力主《金瓶梅》是文人作家独创之作;另一类则推断《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就第一类来看,近年来颇有影响的主要有:朱星的“王世贞说”。《金瓶梅》作者是王世贞,这本是旧说,但朱星在《金瓶梅考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中,又重提此说。他首先从明末沈得符关于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和词话本上写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出发,划定三个界线:作者必须生活在嘉靖时期,必须有“大名士”的身份,必须和山东有渊源。然后用排中律去掉了有可能成为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