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之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线龚杰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本传)这里,以穷究天人之学作为在学术上成家立派的最基本的条件。在司马迁看来,天人之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究天人之际","际",就是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3.
仁义、公正与市场经济张书琛公正(公平)是保证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一个总体性的原则;而东方的仁义与西方的公正在概念涵义上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孔子和孟子都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涵义。孟子又进而释曰:"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仁即爱人,亦即...  相似文献   

4.
西王母昆仑山与西域古族的文化王家祐西王母即西貘族。西貘是一个母系部族,黄帝配偶嫫母即来自西貘部族。崇伯禹亦"学于西王国"(养于舅家西王貘部)。"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贾谊《新书·修政语上》)"禹...  相似文献   

5.
胡宏提出经所以传义的思想,重理义、重道是胡宏经学的显著特点;由此批评汉学章句训诂之末;主张经史结合,把义放在经史之上;重"四书"及"四书"义理之学,其地位在"六经"之上。胡宏的经学思想体现了时代思潮的转向,为宋学与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仁”德的现代意义龚杰"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仁"的概念。西周和春秋时期,"仁"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意义逐渐明确起来。相传在周武王患重病期间,周公在为武王所作的祈祷中,自称"予仁若考",若"即"顺从"之义,"考"即祖先之...  相似文献   

7.
从王阳明到黄梨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旨在透过阳明之学与梨洲之学的精神连结及其逻辑展示,指陈作为中国文化主动脉的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自有之现代指向。而此又必须先判识阳明学之精神。一明儒立言.大体血脉皆承宗儒,故中国思想史上有“宋明理学”之旧称。宋明理学即宋明新儒学,  相似文献   

8.
论宋代实学     
论宋代实学葛荣晋所谓"实学",是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意识的隐显,实学总是或侧重于"实体",或侧重于"达用",而不断地在转换中向前发展。宋代实学,经历了一个由北宋重"达用",到南宋重"实体",再到南宋末年重"达用"的否定之否...  相似文献   

9.
阳明学东传朝鲜半岛后,"亲民""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学说,在朝鲜朝统一的特定历史时期中,遭到广泛攻击和辩斥。受廷臣排斥阳明学的影响,以燕行使臣为代表的朝鲜朝学者,多次就阳明学与中国学者展开辩论。他们虽不认同阳明学,却肯定了王阳明于心学以外的其他学术成就,呈现出一种纠缠、交错的思想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阳明学在朝鲜半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老子“以奇用兵”与企业制胜谋略葛荣晋"以奇用兵"(《老子》第五十七章》),是道家谋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以奇用兵",即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采用"奇术"("绝招")制胜敌人。道家提出的"以奇用兵"之策,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与发挥,诸如"三十六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古代帛画阎秀芝当你走进绘画艺术的殿堂,去了解中国画的渊源和成就时,就会注意到古代帛画,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帛,是丝织物的总称。中国人很早就用帛作书写材料了,韩非子说:"先王寄理于竹帛",墨子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古...  相似文献   

12.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卢国龙唐代道教的思想发展,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历了一次大的转折,即由重玄之道转向内丹道。重玄与内丹,在心性修养的层面上是相通的,但二者又有差别。前者是一种思辨哲学,即从本体论的高度思考性灵超逸等问题,又因宗承老子学...  相似文献   

13.
陈抟先天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安岳县历史文化史研究会陈抟和李真果学会陈抟(871~989),字图南,五代末初著名道教学者。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台镇龙酉观音寺)人。他"淹通三教"之学,"发易道之秘、开理学之先",对中华历史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在...  相似文献   

14.
姚鼐,作为“善为古辞”的章泰斗,承左史精神,得韩欧神理,兼方刘之长,其古代表了清代学的正统性格,反映出传统人的忧患意识,切合着时代气象,体现了学创作的自觉与独立,具有深刻而独特的化意义,并独辟一家之境,开启一代风,成为中国古典散最后的巅峰。  相似文献   

15.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其注释特点有三:第一,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第二,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第三,通经以求理。《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文的穿凿附会,使其阐发之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因此成为《论语》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6.
晚明之際,中國的傳統知識和學術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催生出總結的需要,方以智編撰的《物理小識》即屬此類。無論從旨趣上還是内容上,它只能算中國傳統博物學的總結之作。其中雖有吉光片羽之論,但總體而言於具體科學知識方面成就不高。方以智在探求物理上有很强的理論意識,其自然哲學貫徹兩間皆氣、理在氣中、以心即理的一元論哲學觀,將萬物之理三分爲"至理、物理、宰理",并闡發了一套"質測"與"通幾"的方法論體系尤其是他强調用"數度"鏈接質測與通幾,慧眼獨具,這在中國傳統中獨樹一幟。對照同時期西方的自然哲學,方氏的缺陷也是中國傳統的缺失,即源自古希臘的唯理論和數理演繹思想資源,以及近代以來歐洲在精密實驗方法論體系上的突破,這些最終成就了"科學革命"。  相似文献   

17.
论“无为而治”领导方式张金岭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无为"思想,经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薪火相传,不断损益诠释,透过二三千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到今天仍放射出智慧之光。对"无为"思想的解释,角度是多样的,哲学的、政治学的、养生学的,等等。笔者认为,只有从管理学的...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先生对清代学术文化精神之省察唐亦男(一)前言"哲人其萎矣!"接到第二届"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召开的通知,才警觉到时间的迅速,距离1988年第一届"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已经七个年头,那次是法住学院为纪念唐先生逝世十周年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并由牟宗三...  相似文献   

19.
宋徽宗时期的20余年,词学思想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表现出回归本色当行、注重词的艺术美创造的倾向。周邦彦则是这一时期词学思想转变的核心人物。周邦彦词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对“清真”的美学追求,具体表现是:注重词律的谐关与规范化、精心雕琢而自然天成的辩证创作意识以及浑厚词境的创造。周邦彦继承与发展了“花间”的本色论,确定了本色词应有的状态,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周邦彦的词学思想虽然有一定的狭隘性,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姜夔、吴文英等人词学思想之先声。  相似文献   

20.
朱熹反对直接去认识“理一”,强调只有通过认识“万殊”的具体事物,才能认识“理一”之本体。朱熹所主张的从“万殊”到“理一”的认知程序,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始于分门别类的研究并进而发展到整体综合研究的过程有相似之处。李约瑟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对综合时期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