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人物     
《冰雪运动》2011,33(2):99-F0002
庞清/佟健,我国优秀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亚军。庞清、佟健于1993年开始搭档从事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与申雪/赵宏博、张丹/张吴一起师从我国花样滑冰功勋教练姚滨,有“老二”之爱称。1997年,在姚滨的争取下,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看我国双人滑整体实力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4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赛况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在双人滑项目上的实力,并展望其发展态势,为备战2006年冬奥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2015、2016年两届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为切入点,对两届双人滑前6名选手采用了文献资料、现场/影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将成绩和得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今世界双人滑是中国、加拿大、俄罗斯三国鼎立加之德国的竞争格局;竞争的核心是抛跳、单跳技术难度的成功率和完成动作的质量.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世界双人滑现状,为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不断发展,动作难度日益提高.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双人滑的训练中,应特别注意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协调配合的训练和艺术表现力的训练.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关双人滑训练的几点体会.一双人滑的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 1.身体素质训练一对双人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必须具有极好的身体素质。我所教的一对双人滑运动员在1992年黑龙江省第七届冬运会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不够理想,尤其是在自由滑比赛的后半部,滑行速度明显减慢,托举的落冰也  相似文献   

5.
花样旱冰中的双人滑是很受欢迎的项目.下面简单谈谈有关旱冰双人滑编排的几个问题,供读者参考.双人滑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步法.步法不但给运动员以活力,它还象一条美丽的彩带,把双人滑中所有的难度连结在一起,在  相似文献   

6.
封面人物     
《冰雪运动》2012,(2):2-F0002
隋文静/韩聪,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后起之秀,新一代中国双人滑领军人物。2012年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上,隋文静/韩聪以自由滑135.08分、总分201.83分首夺冠军,并且成为自评分系统更新之后,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五星红旗升起──记花样滑冰高级教练姚滨纪峻峰说起咱们国家花样滑冰双人滑,不能不首先想到姚滨。这是因为双人滑的5良多“中国之最”都是他创造的。他是中国最早参加国际比赛的双人滑运动员,那是在1980年,他参加了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他在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世界双人滑的实力分析,了解世界双人滑的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对18届冬奥会争夺金牌的主要运动员和我国参赛运动员的剖析,明确我国双人滑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为迎接18届冬奥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国际滑联花样滑冰技术委员会,指定下列会员国举办1981年单人滑和双人滑学习班. ①9月19—20日在保加利亚的索菲亚举办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单人和双人滑裁判长和裁判员学习班。②10月16—18日在捷克的布尔诺举办  相似文献   

10.
中外花样滑冰选手自由滑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波 《冰雪运动》2005,(2):17-18,30
通过对中外双人滑选手自由滑的对比,找出我国选手的不足,为提高我国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艺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双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优势项目,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找出不足,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前7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通过选手短节目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指出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旋转、步法、托举、螺旋线等动作难度等级普遍达到4级,动作的点滴差错瑕疵都会影响选手得分和名次,水平相当时动作质量的加分成为各组合的得分重要因素等问题;提出补齐技术和表演的瘸腿,使技术和表演同步发展,研究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是得高分、少失分的根本等建议,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国际双人滑的技术和表演水平,为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双人滑有它特定的难度动作,它不同于单人滑中的难度,而且是单人滑所没有的.双人滑同单人滑一样,在所有的旋转中,可以顺时针方向转,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转.在单人滑中有单腿蹲踞旋转、燕式旋转、换足转等.在双人滑中,这些旋转也都由男伴和女伴共同(不是各自)完成而成为双人滑所  相似文献   

13.
第十四届冬奥会结束了.我国双人滑运动员在15对选手中获得最后一名,这是值得花样界的同志们和有关领导深思的问题.李耀明同志是我国双人滑著名教练员,参加了笫十四届冬奥会,总结了冬奥会双人滑的特点,介绍了技术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以期早日摆脱此种落后状态.双人滑是最有可能先取得好成绩的项目,但是,从淘汰的单人滑中选拔双人滑运动员的这种现状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运动员在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曾经获得过金银铜牌,是我国冬季的优势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仅获得了第4名的成绩,从比赛成绩下降的原因看,与运动员的年龄偏大、运动性伤病、新老选手配合不够默契有较大关系。客观地认识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技术动作难度、表演状况,项目发展的趋势,对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前8对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手得分、排位与技术动作难度、稳定性、艺术表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表明,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动作难度普遍达到4级;从加分和后半程10%高难动作奖励加分情况看,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是高难度技术动作稳定发挥的保障;规则的掌握、运用达到有利于得分的最大化;节目内容中的音乐特点表达、滑行技术和编排选手均有良好表现,但动作连接和表演完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对2011年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双人滑、女子单人滑、男子单人滑和冰舞4个单项比赛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花样滑冰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总结出我国双人滑后备力量亟待加强、单人滑和冰舞水平与世界高水平选手差距明显等问题,提出加强梯队建设,保持双人滑整体优势以及加大科学训练力度,全面提高单人滑和冰舞运动员整体水平等改进措施,为继续保持现有优势,改进不足与差距,促进我国花样滑冰运动整体实力的提高以及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参赛运动员的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技术表现进行了分析,评估了亚洲双人滑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双人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林峰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17,(6):26-30,60
以2017年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双人滑前6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选手得分和排位对当今世界双人滑格局进行技术和表演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是:通过世界轮滑全项目锦标赛了解了当今花样轮滑项目内容的丰富性、技术技巧的复杂性和艺术表演的多样性;双人滑取胜的关键在于单跳和抛跳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意大利选手已团队优势居于世界花样轮滑双人滑的霸主地位;我国花样轮滑人员匮乏、水平薄弱、场地缺少是当前的窘况,训练不系统、技术欠规范是影响项目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是我国花样轮滑发展提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动作教学训练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双人滑运动员抛跳动作的技术状况,并结合教学经验对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动作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花样滑冰中,最复杂的动作之一是双人滑动作,其中有造型、分开或一起完成的动作.应当指出,在做分开动作时,两人只是不直接接触,此时在节奏、艺术性以及编排动作等方面应当给人一种协调一致的印象.双人滑中所完成的动作,原则上和单人滑一致.下面我们谈一下由两人同时协调完成的一些双人滑动作。为了阐L明每组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必须把双人滑所有的动作分为若于个时期和阶段,然后对  相似文献   

20.
中外花样滑冰双人滑抛后外结环3周跳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抛跳技术是我国双人滑的优势技术,通过对中外选手抛后外结环3周跳的技术进行对比,找出我国抛跳技术的特殊性,为双人滑选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