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红色儿童形象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一直陪伴着中国儿童的成长,影响和激励几代少年儿童奋发向上,其独特的精神指向和深刻内涵品质感染着无数小读者,成为几代人的榜样力量,是红色革命文化历史传承和宝贵的精神遗产。新时代红色儿童形象塑造应在继承传统成功经验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正确理解“成长本位”之于中国儿童文学与红色儿童形象塑造的意义,平衡文学形象塑造的艺术性与社会性,在两者互动所产生的正负效应中,将红色儿童形象置于新时代的特殊语境中,将塑造新时代红色儿童形象自然融合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创构中,使其精神指向和价值旨归更贴近中国儿童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顽童”是儿童文学文本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顽童是富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是儿童文学中有别于正统“好孩子”的“另类”人物形象,在顽童的“顽”与“玩”的背后体现了儿童的生命冲动。从梳理了的顽童形象的演变历史可看出,其间顽童形象的变化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儿童观内涵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悲惨世界》提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儿童羸弱问题以儿童形象刻画体现。依据儿童形象分析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阐述儿童形象塑造对于小说的主题深化、情节发展、感染增强以及主旨论证方面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儿童形象里反映的儿童生存、关爱、权益侵害等问题对作品社会性主题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体现了成人与儿童两种审美意识的互补与融合.本文从儿童观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儿童情趣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对儿童文学中的审美意识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与儿童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健康人格的的养成,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儿童言语品位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乔继英 《职大学报》2009,(3):55-56,52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健康人格的的养成,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儿童言语品位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离不开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离不开教育.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这些教育功能可以从儿童文学读者审芙倾向得以体现.儿童读者的儿童文学审美倾向主要有:愉悦性、游戏性、生活性、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儿童时期对于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文学恰恰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精神食粮,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国外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亟待呈现在中国儿童的视野范围内,儿童文学翻译因此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接受美学理论这一文学理论的出现,为儿童文学翻译理论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以张白桦的《格林童话》译本为例,首先对接受美学理论进行介绍,再试图探寻该理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翻译所需遵循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以儿童在战争中的生活为题材的“战争儿童小说”,从而也产生了一类时代特有的“小战士”、“小英雄”儿童形象。其中,刘真作为一个女作家,她所塑造的儿童形象与其同时代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在人物性格、创作观念、以及对于战争和暴力的处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她所塑造的儿童形象的特殊性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茅盾在描写重大题材、塑造鲜明时代人物形象的同时,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下一代,最能体现其儿童文学观的是他的三篇儿童小说。这些小说,在选材原则、主题确定、艺术表现、创作目的等方面,与作者已经形成的创作风格,特别是相应时期的作品一脉相承,但也注意到儿童小说与成人小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阅读是儿童一生的精神财富,笔者从儿童阅读文学的数量、阅读结构、阅读现状、童年生态、作家作品的思想力和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考察发现,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剖析了产生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危机的深层原因,认为中国儿童文学阅读要想摆脱危机,必须明确“儿童本位”的阅读方向,走亲子共读的全社会阅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爱的主题与自然主题、顽童主题一起构成了儿童文学三大主题。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在对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的书写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前作品中的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的书写主要集中表现在革命斗争的叙事中,1980年以后对父爱主题和儿童成长的言说更加丰富和多面;进入新的世纪,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更多的关注新的环境-FJL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是"五四"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五四"运动真正发现了儿童。儿童被发现,儿童才真正开始走上解放的道路。"五四"时期"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的建立,是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走向解放的开端,是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诞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审美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和实现的。儿童欣赏文学作品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情感与思维的一种形式。儿童文学则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状态形成的一种文学种类。目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已经完成了从寓言式向儿童话式的发展和转变。在儿童文学描述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童年的美好,是童年的回忆。儿童文学的创造模式的多样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内容。本文对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创造模式进行了浅层次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约翰·纽伯利专为儿童创作的《一本美丽的小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英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儿童文学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小说艺术两个方面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作品拥有生动、直观的特征,对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文学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有不能替代的地位.在学前教育教学当中,儿童文学课程是一定要学习的科目.因为儿童文学教学和小学语文的教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持续地探究、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儿童文学应该真正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在接轨世界文化的同时,着力从自身民族文化底蕴中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内核,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儿童文学得到多方向。的发展,以期更好的繁荣我们的儿童文学市场,找到适合我们的儿童文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和文学性都决定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审美性.一堂好的儿童文学课,不仅要传授儿童文学知识和培养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能力等各项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回到美丽的童年,受到儿童情趣的陶冶和熏陶,感受到孩子的可爱.一个儿童文学课老师,应该从美育的角度切入,突出文学性和儿童性,想方设法让你的每一堂课都充满欢乐的笑声或晶莹的泪花.  相似文献   

20.
杨红樱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近几年的童书市场上销量很好,她的创作原则是以儿童为本位,以本土原创为特点,其作品感动了中国儿童,充分显现出本土作家的创作优势,对于拉动中国本土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和吸引更多的孩子来阅读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