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西南某城市的几家报纸上看到几条信息,又是“寂寞”、“情欲”、“诱惑”,又是“激情”、“浪漫”、“刺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挑逗气息。说它是征婚广告吧,不像。因为这些留下联系方式的“美少妇”、“靓妇”、“寂寞女”,无一例外都是“夫长期在外经商”,或“夫长驻香港”。也就是说,这些人皆为“有夫之妇”,但此时“独守空房”、“辗转难眠”、“情欲激荡”;说它是交友信息吧,非也。因为每一位发出“寂寞难耐”闺怨的少妇都是“渴望激情”、“寻激情男共度浪漫之夜”,甚至赤裸裸地宣称“一场对感觉器官的特别刺激”。既然都不…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期以来,期刊的信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质疑:非法医疗广告、药品广告和保健品广告在一些期刊招摇无忌;假新闻、假纪实、假内幕、假秘闻盘踞在一些刊物上“摇旗呐喊”,“学术腐败”的战略重地也转移到了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以大跃进的膨胀速度发表,而其学术质量学术标准却大大降低,学术尊严和规范受到动摇;为了经济效益和广告收益,违规经营,隐瞒印数,虚报市场……  相似文献   

3.
阿龙 《中国广播》2006,(10):65-66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一则推介眼镜产品,播出频率又很高的广告用语。在短短的十几秒中为达推广之目的,经过策划概括浓缩,一般的广告用语简洁中都透着夸张,对产品而言大有“一剑封喉”的意味。曾几何时,当媒体刚刚面向市场起步时,“广告”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耐不住寂寞,渴望成功,一心想告别靠薪水过日子的人纷纷去“拉”、去“搞”广告……总之,那时“广告”好像谁都可以干。但时过境迁,今天的广告已经成了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行当,尤其它倡导创意与策划,讲究经营和运作,连一个小小的文案都要几易其稿,其来回交锋的复杂一点不亚于修改文章反复斟酌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田苑 《报刊之友》2010,(7):50-51
一、传媒与广告 广告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体是其得以完成“广”之范围与“告”之效果的载体。畅通和发达的媒体渠道,是广告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正是通过媒体这一平台,才使得广告发挥其作用和效果。广告虽非媒体所生,却依赖媒体而活,说媒体是广告的养父养母,着实不为过,当媒体市场发达之时,广告才能体态丰腴、风姿绰约。  相似文献   

5.
美国广告学家贺普·谢尔顿曾说:“一部三十秒的广告影片,用一个寸半大小的药瓶就可以装下,殊不知这小玩意是集数十人、花数周时间、玩命工作的结果。”贺普·谢尔顿极言广告创作之难,实际上难就难在创意上。的确,创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创意者对生活,对人类有深入的了解和剖析,更有赖于其潜意识里有足够的情报和自由的想象空间。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而广告片的创意思维方式却往往是“应该……但是……”的逆向思维。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正是广告吸引受众,激发购买欲望的创意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二期卷首发了一篇《广告有完没完》,是从广告播放的时间说的,本文说一说广告内容方面的问题。 不久前,国家工商局、广播影视总局、新闻出版署、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下发了两个《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传媒广告宣传、刊播处方药广告的管理。 当前,媒体刊播广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虚假广告。媒体上那种假冒企业、假冒产品甚至根本无此企业、无此产品的广告,时有所见。某个体户在几十家报刊上发布假广告,数千人上当。某家庭广告经营者,在报纸上做了凭空捏造的“科技致富信息”的广告,骗取汇款几十万元。鞋垫可以使人身材增高,化妆品可以使人“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有关期刊广告的“监测公告”,其中医疗服务广告有九成多涉嫌违法,结果让人吃惊;同时公布的违法广告比较多的10种期刊和10起典型涉嫌违法广告,涉及到的期刊也让人吃惊。这次被检查被公布涉嫌广告违规违法媒体,仅仅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期刊,实际上涉嫌刊载违规广告的应当不会仅有期刊这一种媒体。 街头散发、塞进邮箱、插进门缝的报型、传单型、纸片型等等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的“小广告”媒介,由于公众遇到的太多,或由于其中的一些没有什么信息价值、可信度不高甚至带有某种欺诈,人们对其似乎越来越不以为意。这些“小广告”的发布行为,有的属于个人行为,有的虽属企业行为但带有个人性质,也有的属于企业行为,其  相似文献   

8.
时下,诚信一词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有的媒体还为此专门开设了专栏、专题,大张旗鼓地宣传诚信,这对建设一个诚信社会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大声呐喊诚信的同时,个别媒体自己却作出一些不诚信的事情:假新闻屡禁不止,虚假广告时时见诸报端,发行量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不免让人感到尴尬。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境外媒体的“山雨欲来”之势,走向市场的媒体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就必须在诚信上下功夫,只有取信于民,得到受众的认  相似文献   

9.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  相似文献   

10.
据中华新闻报8月18日报道:新华社记者杨立新指出,目前,一些媒体有成为房产商的“喉舌”之嫌。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已经超过药品、食品广告,成为广告市场的龙头老大。在广告中,房地产盛行炒概念,“先做概念再做产品”。房地产新闻中,各种房地产公司和楼盘的软广告在炒作房产概念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西方有条新闻学标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是,在新闻媒体云集、新闻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管是“人咬狗”还是“狗咬人”,甚至是“人咬人”都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它们都不够“匪夷所思”“大跌眼镜”。 欲望就是罪恶的根源。受众猎奇心理不断膨胀,一些媒体记者便应声而起,一条条让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的“假新闻”开始频频曝光于媒体。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日常生活,虚假新闻可谓是把全国人民忽悠了个遍……  相似文献   

12.
“每天第一眼”(华商报)、“报纸还是新的好,报纸还是早的好,新闻早知道”每日新报)、“非一般的快”(新快报),这些是目前见诸媒体的一些报纸自我宣传的广告语。媒体刊登商业广告早已有之,但是,大张旗鼓为自己做广告却是近几年的事,这是媒体营销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报业激烈竞争的结果。报纸的特色、理念是隐含在内容里面的信息,单靠内容表现,力度不够,不如开宗明义的广告直接。同样,报纸征订、树品牌也不是简单的降价所能解决得了的。于是,一些报纸将目光投向了自我广告。报纸自我宣传的广告量增多了,逐步变得有创意了…  相似文献   

13.
通常,人们对“第一”是青睐的,喜欢的。然而,面对近年来各类广告宣传中纷纷扬扬的“第一”,许多受众却一反常态,不仅不买帐,反而颇有微词。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不能怪受众,而在于广告本身的“第一”太乱太滥。试看,无论是生产广告,还是经营、管理广告,但凡一张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宝”、“桂冠”、“榜首”、“最佳”、“领先”、“首创”……甚者,还有什么“超高级”、“超一流”、“×中之王”、“王中之最”……前者无疑都是“第一”,后者则是“第一”中的“第一”,总之都不是第二,更不是第三。受众听看以后,至少有三个搞不清楚:首先,这“第一”是指什么范围、什么内容而言?不清楚;其次,这“第一”是厂家自吹的,还是新闻媒介册封的,抑或  相似文献   

14.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机,常看到广告;拧开收音机,常听到广告;它们通过传播媒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极大。因此,作为新闻载体内容之一的广告,就应该像新闻报道一样,要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真实性,就是要说实话,不说假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可夸大,更不能做假。否则,不仅有关企业会失去群众的信任,而且会影响党的喉舌的信誉。如,有则“人力麦稻收割机”的广告,厂家自诩“国内首创,每天可收割10至15亩,效率高出手工20倍”。农民买回后,用尽气力,手指磨破,3台机器还不抵1人挥镰之功。农民老大哥省吃俭用购了“一堆废铁”。一个商厦还没开业,广告就说:  相似文献   

15.
地市党报的广告,常常有这样一些问题困扰着经营管理人员,即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广告源少,广告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无序竞争,对广告源又不够珍惜。一些媒体之间,媒体内部广告人员之间,不择手段争夺广告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在党报内部,部分经营人员存在着党报广告是“皇帝女儿”的自大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守株待兔”式的经营理念,因循守旧,  相似文献   

16.
人而无友,大约也如孔老夫子所说,是“不知其可也”的。至于记者,朋友多多更在一般人之上,这可算是常识了。 不过,常识也难免尴尬的时候。按说,记者这个职业,要求他的交友活动应当主要围绕客观真实,及时全面地报道新闻,而不是谋一己私利,搞“有偿新闻”。但现实生活中,假“友情”之名践踏新闻道德的事却并不少见。 举出前些时候披露的“长城案”,也许有人会说是“引喻失义”:沈太福与蔡原江、孙树兴之流行贿受贿,是犯罪,而不是个人私谊这类无足轻重的小事。——这自然是对的。不过,我很怀疑,上述罪恶形成之初,他们会没有一番觥筹交错、互通款曲的铺垫?会不扯一块“友情”的面纱来遮羞?固然,“金钱铺路、打通关节”是沈太福辈的惯用伎俩,但其实,在  相似文献   

17.
一.序言目前,行业杂志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行,二是广告。这样的经营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就发行而言,行业杂志的读者范围比较狭窄,不可能像一些大众化杂志那样靠扩大发行量来增加营业收益,同时,杂志的定价也有一个上限,这两点决定了发行不是提高行业杂志营收水平的有效途径;就广告而言,由于各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以及易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等因素,决定了以广告来提高行业杂志营收水平,需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行业杂志的经营思路,仍为“发行是第一次销售,广告是第二次销售”的“传媒二次销售理论”所主宰,行业杂志经营除少数以发行为重点外,大部分采取了广告与发行并重,甚至以广告为侧重点的经营策略。二.读者分析同大众媒体不同,行业杂志属于“分众媒体”,针对性强,目标读者群体的描述和界定都非常清晰,即业内及行业关联读者,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读者群体,特别是业内读者群(核心读者群),比较容易确定2.读者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许多其他媒体甚至非媒体渠道来满足  相似文献   

18.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 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始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 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 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 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9.
这不是天方夜谭:中国的高层领导人喝到了假“五粮液”酒。假冒伪劣产品近年来像一个幽灵,侵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几乎无孔不入。假烟、假酒、假时装、假化肥、假农药、假自行车、假手表、假人民币……一时间,农药不杀虫,人药不治病,水泥不凝固,钢材是废铁。刚买的鞋,脚未穿热就裂缝;省吃俭用买的彩电,刚看几天就出毛  相似文献   

20.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虚假广告、低俗信息和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一些媒体上的存在,降低了媒体公信力,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捏造和虚构新闻,刻意炒作,充当了“造谣者”角色.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祛除“不良媒体”,整体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体也应该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