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级教师支玉恒坦言:语文教育不能太复杂.得简单些,得用语文的法子解决语文的问题。语文教学简单的法子是什么?支老师说,一个字——读。细究他在教学中运用的这个办法却并不简单,充满了艺术和创造。本文结合支老师的教学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 ,听过支老师一次讲课的人 ,就不容易把他忘记。这话说得有道理 ,我相信。1989年11月的成都 ,汇聚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语文教学精英近3000人。建国40年来第一次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有“大赛”性质的观摩大会将要在这里举行 ,每个省选派一位老师参赛。大会还邀请了五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做示范课 ,支老师是其中之一。11月10日上午 ,支老师的一堂《第一场雪》引起了轰动 ,经久不息的掌声 ,说明了问题。我当时担任大会评委 ,坐在台上 ,第一次 ,也是最切近地欣赏了支老师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课堂教学风采 ,确实留下了…  相似文献   

3.
陶继新 《新教师》2022,(3):22-24
笔者在翻阅支老师所写的文章时,惊喜地发现,早在2008 年,《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刊登了他所写的《我这样一路走来》,文前的"编者按",则不失为既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的支玉恒简介—— 支玉恒快40 岁时才由体育教师转为做语文教师,结果一教就教出了自己的个性、教出了语文教学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国的影响.于是,他成为了小学...  相似文献   

4.
又见于永正,还是那位亲切、睿智、幽默的教学艺术大师于永正。深秋时节,金桂飘香。在古都南京,由东南大学主办的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如期举行,于永正老师应邀讲课。让笔者感慨的不仅是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有他高效的工作节奏以及对年轻教师的殷殷期待、对《小学教学》杂志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14日,丁培忠老师不幸因病去世。噩耗传来,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全体同仁十分震惊和悲痛。太难以置信了,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上,丁老师还在闭幕式上作大会总结,看上去他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案头上一定还有许多工作没来得及完成,他脑子里一定还有许多想法没来得及整理,他口袋中一定还有许多来信、邀请信没来得及答复……真是令人惋惜。痛惜。叹息。在我们心目中,丁培忠老师不事张扬,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他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40多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不论寒暑,…  相似文献   

6.
有幸结识江洪春老师,是在1997年8月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上。那次会上我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会议间隙,江老师见到我,立即用山东人特有的话语风格,夸我的教学扎实、朴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课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暨全国小学语文实力派名师精彩课建教学片断赏析会已于11月4日至7日在杭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小学语文老师和教研员有幸享受了一顿非常丰盛的语文教研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大中小学学校的开展,小学语文老师改进原本落后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9.
2003年11月11日、12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暨历届阅读大赛成果展示活动在杭州举行。香港启思小学的黄锦燕老师在本次活动中执教四年级《可爱的小松鼠》一课,她那亲切活泼的教学风格再度引起与会老师的强烈反响。在活动的间隙,笔者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对黄锦燕老师就香港与内地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在深圳召开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认识了袁瑢老师。她给我的第一印象:谦虚谨慎,和蔼可亲。在后来的几次会上,我们一起听课、评课,她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对教学问题深入探讨的认真劲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87年,袁老师送给我一本《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我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11.
陈岚(以下简称“陈”):张老师,您好!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及研究已经40余年了,尤其是对小学作文教学很有建树。您能谈谈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吗?  相似文献   

12.
闫学老师四年级习作教学《心愿》,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些思考。今天,我想与周学老师一起共话“心愿”。  相似文献   

13.
在美丽的杭州。在“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现场。我有幸聆听了支玉恒老师执教的《最珍贵的东西》,感受到了他的“以读代讲”式教法,深深折服于他闲庭信步于课堂的那份举重若轻、收放自如。大道至简,整整两个课时,在支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眩目的课件、煽情的语言和刻意的表演,甚至于不提问题、不板书,但“读”却贯穿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4.
张新华 《山东教育》2005,(19):66-67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跟朱老师初次见面。是在浙江省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上。那次,他的弟子官正华代表温州市参赛。朱老师作为官正华的导师之一.既是教学方案的策划者,也是教学实施的指导者。活动中,朱老师指导的课例《渔歌子》,连同朱老师本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近期读到《小学语文教学》2003年7—8期邓春晓老师的《教学〈钓鱼的启示〉的过程和感悟》一文后,感触颇多。邓老师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可信,不愧是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而我则庆幸找到了一位知音,因此特借贵刊与邓老师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我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一名青年语文教师,每当和别人谈及这所学校,王兰老师是一定会被提起的。因为这是一位特殊的老师。身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的她今年已经89岁高龄,却仍然坚持每天到学校来参与工作,和语文教师们共同研究语文教学,尤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她的办公室里,总是能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和青年教师交流讨论着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又称小古文,因其用语简练,逻辑性强,很适合学生体会古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老版的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小学语文教材里都有文言文课文,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没有文言文课文,只是在练习中会有名言警句、古今贤文等文言文片段。当前全国正在推行统编版教材,小学文言文教学成了全国小学中高年段语文老师不得不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从"兴""读""法"三个层面来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用“淡中知味,常里识英”这句话来形容支玉恒老师创生的原生态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毫不为过。去年10月份在浙江杭州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支玉恒老师接受了现场选课的方式来上公开课。支老师认为,教师有一天的备课时间,学生不作预习和准备,那么,学生在课堂里所收获的就能充分地用他的生命来消化。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杭州举行。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窦老师以诗人的气质和激情,引领学生徜徉于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有挥洒自如的洒脱,有纵横驰骋、汪洋恣肆的大气。课堂上,窦老师始终以热烈而深沉的情感震撼着孩子们以及听课者的心灵,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的旅程。下面是笔者整理的部分教学过程,以资共享,所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