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8年8月,在西北大捷之后,陆定一同志随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从陕北去平山,准备和刘少奇、朱德同志会合,途经晋绥。在4月2日毛主席接见晋绥日报社和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编辑人员的前几天,陆定一同志来到报社,说是代表毛主席来看望大家,并举行了一次编辑人员的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曹国辉 《出版史料》2003,(4):100-100
1948年4月1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来到晋察冀解放区的阜平县城南庄驻下。晋察冀日报社领导和编辑、通讯部门就在距城南庄二里近的新房子村。一天早晨,晋察冀中央局紧急电话要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邓拓与毛主席见了面,毛主席与他紧紧握手,  相似文献   

3.
五月的五粮液十里酒城,艳阳铺金,佳木扶疏,花团簇拥,百鸟和鸣。这一天,是2003年5月11日,星期日。这一天,离江泽民同志视察五粮液集团仅隔4年零23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五粮液集团视察来了。下午16时40分,在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宜宾市委书记李敦伯、市长焦伟侠等领导的陪同下,胡总书记来到了五粮液集团公司东大门广场。胡总书记一行步入五粮液东大门四展厅,听取了王国春总裁从唐时的“重碧酒”到现在的“五粮液”的酿酒历史汇报后,他首先关切地询问了宜宾的酿酒史,五粮液酿酒史。胡总书记对五…  相似文献   

4.
1954年7月3日,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值得大笔书写的一天。这一天,新中国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在南昌飞机厂首次升空,从而改写了我国不能自制飞机的历史。下午5时15分,当飞行员段祥禄、刁家平驾驶的初教5飞机腾空而起,呼啸掠过大地时,在场的目击者无不欢欣鼓舞,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为此感到扬眉吐气和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5.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48年的春天。党中央机关从延安秘密出发,来到了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准备在这儿让毛主席来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谁知,党中央机关来到城南庄后,进进出出的车辆较多,立刻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怀疑,传言说中央的大人物来了。中央秘密迁来,主要是防备国民党反动派来围攻或轰炸,保证党中央的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对外没有宣传党中央机关到了河北。毛主席到达城南庄第二天的早上,突然传来紧急防空警报声,警卫员飞身上前,将刚躺下的毛主席叫醒,立刻要拉毛主席进防空洞。毛主席并不惊慌,还说自己命…  相似文献   

6.
1998年10月30日,中国民航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隆重召开“东航2137号飞机成功迫降”表彰大会。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在会上说:该飞机的成功迫降,“为中国民航与上海市树立了良好形象”。徐匡迪市长称:飞机的迫降,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赞歌。 我们就寻来亲历该机迫降时——1998年9月10日晚7点38分至11点07分——“人民”中的一分子:金星。  相似文献   

7.
张迪豪 《海南档案》2010,(3):43-43,48
听爸爸说夏令营我们要去参观上海世博会,我兴奋了好几天。这一时刻终于来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飞机,我们深夜十一点钟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在飞机上看上海,就象无数个首尾相连的翡翠明珠拼成形状各异的平面图形,发出耀眼的光芒,任凭飞机怎样掠过,始终呈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8.
1970年7月中旬毛主席视察上海,当上海市负责人向毛主席汇报上海在搞火箭等上天的项目时,毛主席说,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  相似文献   

9.
炮火中的美华日军占领鼓浪屿的那四年,空袭几乎天天发生。空袭的飞机分两种,一种是中国飞机,较小,经常是两架一队,投的炸弹也小。一种是盟军飞机,都是B-29四个螺旋桨的大型轰炸机,投的都是重磅炸弹,当时叫500磅。1945年春节的一天,我们刚捡完加网鱼回来,就听到嵩屿后有枪炮声。一架日本的水上飞机被打掉一只船(日本水上飞机是单螺旋桨,两旁翅膀下各装有一只小船,飞机停在海上靠两只小船的浮力支撑)。飞机失去平衡掉入海  相似文献   

10.
1987年7月,被誉称为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首架MD—82飞机,将从上海腾空而起。接着,第二架、第三架……都将从这里飞上祖国兰空,飞向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一 1986年4月初的一天,记者第一次来到MD—82飞机的制造现场采访时,正赶上“MD—82首架飞机开铆典礼”。现场上人声欢动,彩旗招展。当现场指挥宣布开铆时,只见36名铆接工,头戴安全帽,手持铆枪、汽枪,“哒哒哒!”“哧哧哧!”在庞大的机身上铆下了第一批铆钉。这标志着我国自己装配MD—82飞机的开始。 1986年11月28日,记者第二次来到MD—82飞机制造现场。这天,天气晴朗,灿烂的阳光透过一  相似文献   

11.
2月10日,春节后上班第二天,省委书记李鸿忠来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广电总台调研。调研结束后,李鸿忠书记与省直主要新闻媒体负责人及一线编辑记者座谈。座谈会上.李鸿忠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了新闻宣传在围绕中心,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1966年毛泽东在“滴水洞”11天的情况,社会上曾一度众说纷纭,显得颇为神秘。的确,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在这个“西方山洞”里,毛主席唯一的一次外出,不过走出洞口三百多米远。在《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一书里,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滴水洞”的前后情况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北京加速发展的需要,解决日益增长的用水问题,1957年12月26日,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十三陵水库设计方案;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修建方案,并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赞同;1958年1月21日,第一批5000多名志愿群众带着满腔热情、行李、粮食和炊具来到工地,打出了“和时间赛跑,与洪水争先”的标语,挖出了水库建设的第一锹土,这一天成为了新中国水利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陕西农民报“转战之路”摩托车采访活动新闻发布会,于10月17日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陕西农民报主编在会上说,“脸黑了,人瘦了,但笔杆子却硬棒起来了。”“转战之路”摩托车采访活动是陕西农民报为纪念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45周年而举行的。这次采访活动分前后两批,有9位编辑、记者参加,持续了两个多月。57岁的主编王自忠,常务副主编张德泉分別带队,他们人人骑着摩托车沿着毛主席、党中央当年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采访。45年前,蒋介石命令胡宗南亲自指挥23万兵力向延安进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党中央、毛主席于1947年3月18日撤离革命圣地延安,转战陕北,历时一年零五天。在这次陕北转战期间,毛主席、党中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后的见报稿: 毛主席视察黄楼村 1958年8月8日下午,4辆汽车驶进了位于河南商丘县道口乡黄楼村的乡委会大院里。迎接的同志还没有赶到,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已经下车了。河南省委书记史向生、商丘地委书记任秀锋、商丘县委书记刘学勤等同志陪同毛主席走进了办公室。 休息片刻,县委刘书记问:“主席想看啥?”毛主席说:“先看农业。”于是大家陪同毛主席向农田走去。 毛主席对全国的农业生产特别关心,这次到豫东是专门来视察秋田管理的,所以对各种试验田看得非常仔细。 刚到红芋地地头,道口乡党委书记徐家麟同志走过来,经…  相似文献   

16.
1962年1月至1963年1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罗光禄、警卫处长孙勇、警卫团中队长陈长江、卫士张仙鹏、理发员钱水桃,按照毛主席的嘱托,来到石门县城关公社新场大队下放劳动,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至今仍在石门城乡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7.
这世界说大真大,说小真小。上午10点钟还在北京,中午12点40分(东京时间13点40分)就到了异国他乡——日本。“旅客朋友们,飞机马上就到达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了,请系好安全带,准备飞机着落……”随着空中乘务员清脆入耳的声音,CA925航班B02056号飞机呼啸着降落在机场上。放眼机舱外,好蓝的天,好绿的地,好漂亮的花团映入眼帘,一股股芳香直浸心扉,同行的记朋友告诉我,那是樱花的芳香。  相似文献   

18.
4月23日下午5时37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和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陈至立、徐荣凯、王陇德等在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张国光,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廷标,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徐德,副省长张榕明的陪同下,来到辽宁省图书馆视察...  相似文献   

19.
《湖南档案》2010,(3):F0002-F0002
虎年伊始,阳光灿烂,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2月21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省委常委、秘书长杨泰波的陪同下,第一站就来到省档案馆,亲切看望局馆全体干部和职工,视察档案工作。并与局馆全体干部职工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20.
李锐 《新闻天地》2009,(9):10-10
毛主席曾三次为湖南日报题写报名。这在全国省级党报中是少有的,可见毛主席对家乡报纸的关注。毛主席还时常阅读《湖南日报》,把它当作湖南的日记,以了解湖南推介湖南,这是湖南人常常引以自豪的。著名画家贺安成创作此画,中共湖南省委原书记熊清泉撰写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