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顾名思义,语文教学应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就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就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语文教材注重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这里强调的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语文系统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程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本文立足于语文课堂,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阅读、写作、操作实践出发,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相似文献   

5.
阅读实践作为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与学的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能端正人们语言、思想、行为、情感等内质的高尚而伟大的活动。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架起书面语与口头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作品,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依据高职学生培养目标,高职语文教学应强调从应用、实用的角度不断探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内质”。形成一种独特的认识社会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高职语文教学应从美学角度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重视学生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面向新时代的教育,面对新的挑战,在新教材的实施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口语交际的训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机会,创建一个表演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核心能力的需求,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阅读体验中培养职业精神,在情境应用文写作中培养职业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职业素养,进而提升中职学生胜任企业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融入社会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路萍 《科教文汇》2007,(12X):78-7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弘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中等职业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职教现状,在分析培养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必要性的前提下,从转变观念和改革教育模式、目标、内容及方法到加强社会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在中等职业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同时,知识构建也是语文素养培养所不可或缺的。但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听、说、读,关于写的活动很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倡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的同时进行练笔,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培养,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韩晶 《科学中国人》2014,(5S):139-139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在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低年级学生最初的口头表达到写话,到高年级学生在写作中能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对不同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尝试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的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语文学科。而在语文学科中,"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1]"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时,应多着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训,从而促进小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安排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版块,以七年级为例,上、下册各3次,全学年共6次,数量不可谓不多。而语文教学的现实是,很多教师只注重课文诵读与写作,对语文实践活动重视不够,甚至干脆置之不理,认为它费时多,组织难,收效小。其实,语文实践活动正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实践活动也是最能考验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师素质要求最高的一大版块。同时,它对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第七册《春联》是一篇介绍有关春联知识的小品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语文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可以从:加强朗读训练;深入探究,揣摩比较;说写结合;听说读写习惯养成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