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个人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争论很多,这反映出年龄因素的复杂性。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助于探讨儿童与成年人各自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2.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一些关于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然后对年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解释,最后是将研究者的一些理论用于教学法中发挥不同年龄段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儿童与成年人习得第二语言的差异,进而指出年龄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起着关健性的作用,儿童与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各有其优势和劣势。笔者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铃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习者的年龄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芳 《广东教育》2007,(12):26-28
人的大脑发育程度,认知能力水平及情感因素等的不同是年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三组主要原因。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即语音习得、语法习得、词法、名法习得以及习得者会话熟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人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年龄小的人比年龄大的人学得好;儿童比成年人学得好。通过对大量的有关年龄因素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SLA)的资料的辩证分析,肯定了在自然条件下,就语音和语法方面而言,年龄越小,学得越好,但在读写方面年龄越大的人及成年人比儿童具有优势。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大脑发育程度,认知能力水平及情感因素等的不同是年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三组主要原因。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即语音习得,语法习得,词法、句法习得以及习得者会话熟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幼儿第二语言习得颇受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关注,浸入式幼儿英语教学模式借助法国成功的教学案例,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一种英语学习的方式,在中国的幼儿园流行开来。本文旨在以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分析幼儿学习英语语言的影响因素,即年龄因素和环境因素,继而分析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从而论证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在幼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帆 《海外英语》2013,(16):277-278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指在习得母语之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同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当中,情感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情感因素以及第二语言习得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语言学能和性格等因素。目前研究成果还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个体差异研究领域成果的综述,旨在揭示个体差异研究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果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心理学家、应用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十分关注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他们用大量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列象研究年龄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但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产生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如有人认为二语学习应从儿童开始,因为儿童比成人发音习得效果要好;也有人认为成人理解能力强,故更有利于二语学习;还有一些人认为,无论何时开始学第二语言没有关系,只要努力学习,都能同样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指在习得母语之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同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当中,情感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情感因素以及第二语言习得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有关二语习得中关键期的研究。目前有三种观点,即单一关键期、多重关键期和无关键期。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关键期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表明,语言中的语音和句法更易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关键期研究对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a hot debate in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ver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bility to acquire a second language is naturally connected with age.This article explores whether one's age at which he begins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his accent.With contrastive analysis,the article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rare for late learners to have a native-like accent.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研究发生在语言学习者身上的习得过程,是目前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着重研究的课题。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是“输入-中央处理-输出”的过程,其间“注意”和“记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语言学习实践,怎样解决教和学的过程中的问题,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着重研究过渡语的可变性。过渡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的影响,对它的研究可以推动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提高。过渡语理论的特点主要在于它强调了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及表现形式。近年来人们对过渡语理论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过渡语的特征即可变性、系统性、渗透性等方面来阐释过渡语的特点。这种讨论有利于我们了解过渡语在语言习得方面对学习者成熟程度、语言知识、语言环境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有关大脑功能侧化及语言习得时效关系诸多假说的历史回顾与批评,有机地结合语言学与脑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本文旨在以语言比较研究为发入点,宏观地阐述1.不同语言体系言语能力掌握过程中神经与生理机制的独特性.2.语言习得,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争议及其社会制约因素的存在,对脑动力定型个性化与习得临界理论社会化的综合分析同时也是调和传统语言教学方法与脑科学等前沿学科间研究对象矛盾的尝试之一例.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迁移的角度看,英语和德语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发挥正迁移作用,拉近语言认知的心理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语(第二外语)的习得效果。然而,这两种语言之中表面相似、实则迥异的不相似性中往往蕴含了大量的负迁移信息。如此的负迁移作用能够影响认知的多个层面,且往往隐于具有共性的词汇中,其干扰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德语词汇marl_为例,并且基于教学测试和访谈,从语音和词汇的角度剖析德语(第二外语)词汇习得中的英语迁移问题,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及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的研究,指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过滤、变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进程,着重论述影响语言过滤的若干因素。变体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对二语习得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都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它对二语习得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文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分别指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借此整理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上的思路,为二语习得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在词汇习得中对词汇进行基本意义与维度的拆分,并将研究的重点置于后者。在这里用维度这一概念来表达对基本意义的不同描述方式。进而提出通过拆分词汇的维度,通过对拥有同一基本意义的同义词的各个维度之间的对比和分析,促进二语习得中的可理解性输入,促进输入的吸收以及促进二语输出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