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培育理论学习中心组品牌,有利于从更高的高度、更深的层次进一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针对龙岩市在培育“红土学风”学习品牌存在的问题,必须在组织领导、学习内容、日常规章、运作载体、专家层次、氛围营造、考评机制、经费保障上为打造“红土学风”品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阎利伟 《天津教育》2014,(23):68-69
在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各校硬件建设、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日益趋同的今天,校园文化特色是否鲜明,生命力是否旺盛,成为打造校园文化优质品牌的关键性因素。茨洲小学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涵养习惯”的品牌。把校园文化与育人相结合,设计主题鲜明,独具文化特色,人文气息浓厚,校园处处恬静优雅,怡心怡情,环境育人,精神育德。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发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打造以"一种精神、两支队伍、三大品牌"为核心的特色德育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对地方职教德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一种精神:以"恩来精神"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树人是要解决办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怎样办好职业学校、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求中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加强学生德  相似文献   

4.
教育必须充满爱心和智慧,二者不可或缺;育才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育心。育心才是育人之本。怎样育心?走进心灵,建立畅通无阻的心灵彩桥;平等互尊,建立民主和谐的自我管理制度;准确定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关注过程,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持久激励,保持健康发展的惯性。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育人不是只凭经验,而是要不断创新理念和不断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教育必须充满爱心和智慧,二者不可或缺;育才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育心.育心才是育人之本.怎样育心?走进心灵,建立畅通无阻的心灵彩桥;平等互尊,建立民主和谐的自我管理制度;准确定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关注过程,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持久激励,保持健康发展的惯性.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育人不是只凭经验,而是要不断创新理念和不断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发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打造以“一种精神、两支队伍、三大品牌”为核心的特色德育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对地方职教德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红色文化印迹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可开发利用价值较大,但现实中在认定层次与知名度、开发利用、特色彰显、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为切实发挥其铸魂育人作用,应加大保护和内容挖掘力度,确保红色印迹铸魂育人“为有源头活水来”;加大形式创新,确保红色印迹铸魂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要加大文旅融合力度,确保红色印迹铸魂育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学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通过党建引领、师德考核、思想铸魂、课程思政、活动育德等具体举措,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师德涵养示范校建设,引导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整体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创造的重要源头,也是栋梁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育魂,要使新一代青年永远跟党走,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他们,解决好对党的“知、爱、信、行”的问题。知,就是了解和理解党的历史;爱,就是激发对党的热爱之情;信,就是坚定对党的信任;行,就是团结一致跟党走,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我们党只有在理论上赢得  相似文献   

10.
邵正 《甘肃教育》2023,(3):10-12
<正>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涵养道德,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站在新时代,走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学校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人必先育心,高质量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是重中之重,也是每一所学校回应时代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1.
师爱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以毛蓓蕾老师的“大爱精神”为典范,倡导全体教师要以做好教育服务为第一宗旨,坚持把宽广博大的爱施予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始终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情感。“大爱精神”已成为三中心小学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逐步探索出一套学校德育发展的新路子——少先队工作自动化、家庭教育课程化、课堂渗透体验化、优质资源整合化以及品牌特色辐射化。  相似文献   

12.
道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道德精神,也是教育的形而上,它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传统道统在于"一贯思想"和"道之传承",近代以来的道统则在于社会演义。道统从过去"人适应社会"、"人则天"的典范演义为近代以来"社会改造人"、"人改造社会"、"天则人"的典范。古代传统的仁义道德精神和西方的民主观念成为道统的内涵,也是教育的规定性,"人民"是近代以来积淀出来的道统,教育在根本上是人民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道德。近代以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改造的关系,这个改造是教育实践,本质是启蒙与救亡运动,知识分子的民众情怀则是其根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通过跟随课本红色虚拟旅游,开展“重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回延安”、“沂蒙颂”等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传播精神正能量,实现引导大学生认可接受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以《重走长征路》为例,对红色虚拟旅游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和窗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方高校应以改革创新精神,自觉践行“发展为大、德育为先、师生为本、实干为荣、特色为贵、引领为尚”的理念,扎实有效地深化与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凝炼和展现地方高校的个性和精神。  相似文献   

15.
工科类大学教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力量,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工科类大学教师应是"卓越工程师"与"卓越大学教师"的结合体。工科类大学教师要具有卓越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真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卓越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同时,教育管理者们在制定相关的入职资格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学历、专业等因素,更需要重视"准工科类大学教师"们的内在能力与素养,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资格标准,为培养新时期的"卓越工程师"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广东精神"是广东人民历史沉淀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它是地方高职学生生活学习的文化背景,也是他们德育认知的载体、情感认同的依托、行为塑造的关键。新时期"广东精神"融入高职德育是实现"幸福广东"愿景的需要,也是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当前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的新要求。抓好党性教育,就是要把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中之重,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坚定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政治立场,自觉实践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主要包括“知耻近勇”的道德底线、“正己尚仁”的价值追求、“重节养气”的精神动力、“慎独尊行”的心灵守护、“贵和倡中”的实践方法和“博学多思”的知识积累等。个体身心如果经过上述多向修炼,人对自身的把握便具有了现实的本质特性,那么儒家设计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的发展就必然会演奏出社会大和谐、人际大和谐、天人大和谐的美妙乐章。把握这种和谐意蕴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教育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色经典艺术是中国共产党艺术实践的结晶,对学生艺术素养、人文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延安大学借助获批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红色经典艺术教育,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突出特色,创新活动,引导示范,提升质量等途径建设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成绩,对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德育思想及其实践原则与方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闪光点之一。其德育思想体现为培养公民精神,形成道德信息。其实践原则与方法在于重视早期教育,营造德育环境,关心亲人,以普通劳动者为榜样,教育别人与自我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