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达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比一般的语言文字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法律文本大到行文成篇,小至遣词用字,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求既符合作为法律行业特殊语体的习惯和规则,也要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的语法、语义要求。根据我国立法文本的用字和用词、立法语言的口语以及立法语言的外来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立法语言具有通用语言文字和特殊行业语言的双重特点,自然也要接受、符合通用语言文字和法律行业语言的双重规范。  相似文献   

2.
作为媒体高频词,"暴"类词语的数量呈扩大趋势,并且呈现出复杂的语义交融现象。这种语义交融既有词源方面的原因,也有大众认知习惯方面的原因,反映了传播媒介对语言发展的巨大影响和汉字形符在词义引申中的重要作用。对"暴"类词语的规范应遵循表义明确、读音从俗从简、大众认可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精确性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明确而贴切的词语清楚地表达一种现象或事物;而语言的模糊性则指词语表达的概念或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一种自然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的模糊语义和精确语义可能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汉英词语国俗语义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汉、英两种语言中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的差异有下列几种类型;国俗语义基本相同;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国俗语义不同或截然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注意汉英词语国俗语义的对比研究,对跨化交际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用词准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英语也使用了模糊词语。其中,由边缘词语与带感情色彩的词语造成的法律英语语义模糊性较多。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立法语言中存在的失范问题,不但降低了法律的品质,更会带来法律解读和法治运作的不必要的麻烦。而立法语言失范最为明显和严重的是词语运用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用词的准确性、统一性、严谨性和庄重性方面不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它对语义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确定词语的具体意义、赋予词语特殊的意义、消除词语的歧义、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四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的例证,证明了语境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立法语言作为表述立法意图、设定法律规范的特殊语言文字,在行文表述方面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则。立法语言规则的确立与明确有益于规范的立法语言的形成,且对立法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的众多失范现象,均与立法语言规则的缺失有关,故确立与明确我国立法语言的规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是语义的模糊性,而词语是模糊语义最突出的载体。文章从语言基础、现实基础、心理基础、美学基础四个方面探讨模糊词语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词语的象征与联想意义与各个国家的社会生活、逻辑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存在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也存在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花木词汇用语.汉、英两种语言中花木词汇用语在联想意义上有三种情况:语义对立,语义重合,语义空缺.词语联想与象征意义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章试图从这三方面来探讨汉英语言中植物词汇的差异,从而反映出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语言学是一门语言学与法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以法律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立法语言作为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一切用文字表达的法律条文.宪法作为一国之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条文的制定依据,其有关条文从语言风格、核心语词、句式特点等方面更为直观的体现了立法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随着话语学的兴起,语义研究的范围扩大了,涉猎了话语义或语用义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话语义同语言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方面的讨论好像还不多。修辞活动是从语言系统中选取词语、句子,因此必须首先就语言层面弄清有关词语的词义,有关句子的句义,修辞活动又是在话语中进行的,离开话语就无所谓修辞,而话语显现的是话语义。因此,修辞研究必须要思考话语义和语言义的关系问题。本文就语言义的一般性和话语义的具体性、语言义的稳固(固定)性和话语义的临时性这两个方面,从对比中说明话语义同语言义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法律语言是高度专业化的语言,在语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自足性、规定性和精确性。法律翻译追求精确,力求准确传达源语语义,实现精准交流。但由于独特的法律文化和法律语言,以及译者和译文接受者本身的专业素养,法律翻译中经常存在语义缺失、语义错位、语义理解障碍等方面的语义不对等现象。此时需要译者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语义补充,实现语义的尽可能对等,达到准确传达既定语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词语搭配是外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为揭示词汇搭配行为创造了条件。基于大型语料库对词语的语义搭配研究在外语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学者们对英语的翻译研究是结合语境做的个体研究,还没有学者结合词语搭配对词语进行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常用词size在英语本族语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中的语义搭配行为,并结合语义搭配对size提出具体翻译,得出了size的4种主要语义搭配和13种具体义项。建议学习者学习英语时注重搭配和表达,充分地利用语料库所提供的真实语料,使语言内化和产出上更加地道、真实;同时,关注英语常用词的汉译,发掘它们在与不同词语搭配时的含义,促进语言创作和表达,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5.
法律词语的语义变化包括新词的产生、由原有词义衍生出专门意义等。法律词语的变化不仅包括词语本身语义的变化,还有词语关系(sense relation)的变化。法律词语的变化一方面有和普通词语变化相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特定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刘海涛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4):26-28,40
法律和公文语言除了要符合其公文语体、程式固定、词语专业、准确精炼、行文严谨、得体典雅、庄重质朴等特点外,还要求辨析词义,准确运用词语,避免语义不清、逻辑不明、用词不当、语法错误、冗赘与残缺等语言表述问题,否则会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并可能会给法律解读和法治动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词语运用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进行理解、辨析、选择、品味、运用。词语运用的主要考点有: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选择、填写词语;品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找出并修改词语运用中的错误;积累常见的雅词、成语并能准确运用。解答词语运用题,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词语积累,能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特殊意义,把握词语在使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细微差别,理解词语在写人状物、抒情议论中所起的作用,明确词语间的搭配关系,灵活地运用,准确地答题。  相似文献   

18.
法律和公文语言除了要符合其公文语体、程式固定、词语专业、准确精炼、行文严谨、得体典雅、庄重质朴等特点外,还要求辨析词义,准确运用词语,避免语义不清、逻辑不明、用词不当、语法错误、冗赘与残缺等语言表述问题,否则会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并可能会给法律解读和法治动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9.
英汉颜色词的国俗语义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语的国俗语义 ,有着很少的相似性。而差异性却明显地存在着。表现在一些基本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民俗沿袭、宗教信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大量动物词语,每种语言表述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本文就动物词语表述的语义进行结构分析,探讨其特点,进一步挖掘动物词语形成的规律,通过对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的剖析,指出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在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时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