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囚徒博弈的视角立足社会公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对本国环境"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环境"公地"产权空缺、利益驱动管理失效、产业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对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四个突破口,即明确环境"公地"产权制度;完善环境"公地"法制体系;改革环境"公地"管理模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陈欣  余翔 《科研管理》2007,28(6):149-153,137
经济学者认为,若过多所有人对于同一资源拥有排他权,则无人可有效运用此资源,成为"反公地悲剧"。在专利药品涉及多项专利权、且专利授权难以进行的情况下,将因专利权人相互牵制或欠缺互补导致无人可有效实施,从而陷入专利药品"反公地悲剧"。本文分析了专利药品"反公地悲剧"的成因,并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程芬 《知识窗》2007,(5):4-5
美国学者哈丁早在1968年提出“公地悲剧”来解释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近年来,“公地”所带来的困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地球上的阳光、大地、水等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这些资源是没有个人独权的。也就是这些“公地”,使众生休养生息,颐养天年。但是资源总是有限的,经不起肆意的挥霍。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每个人精心去呵护!  相似文献   

4.
通过河流公地悲剧和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角切入,运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的分析方法,对河流污染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河流公地悲剧是博弈方之间缺乏监督与合作、博弈规则失灵、博弈目标及收益存在着缺陷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促销期间,许多商铺为夺顾客眼球,纷纷打出"几折起"之类的招牌.乍一看,如此之多的优惠确实让人心动,可当走进商铺里仔细端倪,时常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其实,真正像招牌标明的几折商品少之又少,即使有这样廉价商品但却可供顾客挑选的余地不大,同时商品质量也难以让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有媒体报道,街头贩卖的煮玉米是用玉米香精煮的,所以才有"百里飘香"的香气,而且媒体称"玉米香精可以使玉米香气浓郁,且放一整天都不会变馊"。这些说法使很多人开始担心玉米香精带来的问题。然而,玉米香精是什么?真的能让玉米久放不坏吗?这种物质对人体危害大吗?玉米香精里都有什么?微博里很多传言说商贩是用"洗洁精"煮玉米。不过,根据媒体的报道来看,其实"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但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经济上的“公地悲剧”现象,本文基于经济学中“公地悲剧”模型和科思的产权定理,浅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中“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如何破解“公地悲剧”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方  张胜  黄欢 《科研管理》2019,40(5):212-221
在专利资源碎片化的背景下,专利市场治理在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美国航空产业专利市场治理案例为对象,通过博弈分析和案例论证,研究专利资源碎片化情境下的专利市场反公地悲剧及其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专利资源碎片化导致专利市场交易成本负担过高,市场机制失效,出现专利市场反公地悲剧;政府通过强制交叉许可、价格管制等手段降低谈判成本、控制许可成本,促成专利池组建,有效治理专利市场失灵,避免反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促销期间,许多商铺为夺顾客眼球,纷纷打出“几折起”之类的招牌。乍一看,如此之多的优惠确实让人心动,可当走进商铺里仔细端倪,时常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其实,真正像招牌标明的几折商品少之又少,即使有这样廉价商品但却可供顾客挑选的余地不大,同时商品质量也难以让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自十三世纪英国人在草地上玩滚木球和板球到十五世纪流行的高尔夫球运动,草坪就和各种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中世纪,在英国的大多数城镇、乡村都建有大面积草坪,称为绿地或公地,供村民集会和娱乐活动。现代的许多运动项目,如足球、橄榄球、棒球、高尔夫球、草地保龄球、赛马等,都起源于这样的草地活动。这些早期的户外草坪运动,对推动现代高质量草坪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心灵正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人去扶持。音乐教学,就好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一颗颗美好的种子,让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肩负起重任,用音乐教学引领孩子放牧心情、驰骋灵魂。  相似文献   

12.
忙死与忙活     
正为了生活,人人都很忙,"忙"几乎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但忙也有不同,有人"忙死了",有人却"忙活了"。读过一个关于星巴克老板舒尔茨的故事:有一次,舒尔茨到英国出差,发现在伦敦最繁华的地段有一问只卖便宜奶酪的小店。舒尔茨走进去问店老板,在这么繁华的地方经营这种小店,连房租钱都不够,为什么要做这种忙死人又亏本的生意。不料店老板哈哈大笑:"你别只看表面……我们的奶酪虽然便宜,却有很多代理商,我们用挣到的钱买了很多商铺。你所看到的外面繁华的商铺基本上都是  相似文献   

13.
草地放牧适宜度理论及牧场管理策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针对当前载畜量和放牧率较为模糊甚至混乱的认识,该文综述了载畜量及其相关术语的概念,论证了载畜量与放牧率的区别与联系,概括了放牧适宜度理论。主要结论为:载畜量是特定时期内一定面积的草地能够放牧德加储量的理论值,而放牧率则是特定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实际放牧的家畜数量;载畜量是放牧率的额定标准(上限),当放牧率大于载畜量(超载)时,出现草地退化现象;放牧适宜度是最大经济收益下,维持草地(植物和动物)持续生产的最大放牧利用强度(即经济最佳放牧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众》2011,(Z2):42-42,38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这首歌谣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你是否知道,歌词里的泉水为什么会流动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15.
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DEM构建了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的模型,并且进一步构建了基于作物水分耗散和放牧因子校正的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和盆地草地的光温生产潜力15.3 t/hm2,光温生产潜力约为光合生产潜力的53%,而且在山区约为44%,滩地约为54%,河谷约为58%,所以在共和盆地温度应当是限制牧草生产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并且在山区温度对牧草的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②共和盆地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约6.6t/hm2,气候生产潜力是光温生产潜力的43%,是光合生产潜力的23%;而且河谷、滩地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分别约为光温生产潜力的34%和41%,山地约为69%,水分对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影响在河谷和滩地要大于山地,尤其是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化草原气候生产力相对较低;共和盆地的实际草地生产力是气候生产力的1/5~1/12;经过作物水分需求和放牧的校正,草地生产力平均2.2t/hm2,与实际生产力很接近.所以牧草水分需求和放牧强度对草地生产力影响很大,尤其反映出草地放牧已成为草地生产力降低,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感受深海     
秋水 《百科知识》2007,(3S):20-21
在我们这个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栖息的星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只不过29%,而且在海洋中,深海面积占大多数。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超过11000米。地球上的深海有三分之二位于公海之下。正是在公海之下的深海是人们了解得最少,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是,今天,深海正在和将要成为人人都只知获取但人人都不必担负责任的公地,并进而演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库区水资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角度出发,分析行政区划分割及其地方利益博弈引发的库区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等现象;然后,运用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尝试提出了构建库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新体制,中央领导、地方参与共治、统筹协作库区水污染防治管理的新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发展战略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生产的现实问题,建议:一、改变草地的单一放牧畜牧业经营为综合开发;二、正确处理物能输入和智能输入的关系,合理利用草地。三、依托扶贫资金,有条件地在本地区或外地区选点建立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甘南玛曲在实行草原承包制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虫草也遭到了毁灭性采挖,玛曲的变化并不能用公地悲剧来解释,它恰恰说明了产权的缺陷,用产权理论来解决公地悲剧必须满足相应的客观前提、主观前提和文化前提。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林权改革,这三个前提同样存在有缺陷与不普适性,必须由此充分地警惕可能给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在后林权时代,应积极借鉴草原承包中国家生态保护方面的得失,对产权进行规制,并作出相应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对于悲剧美学,鲁迅称之为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将原本美好的事物打碎,让人在其破碎过程中,欣赏到另外一种美。用现代网络用语就是"虐",痛并且快乐着,这是现代人对悲剧美学作品阅读的感受。余华的《活着》,将一系列生死经历都安放在了"福贵"这一角色之上,使其一生浸透了"悲",其迎合了现代人阅读心理,正因此使得人们麻木的心灵有所触动,使其能够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便是《活着》最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