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有人问: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这样作答: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教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那么,怎样以有效的方式让朗读教学点亮课堂呢?  相似文献   

2.
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是江苏小学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纵观小学语文教坛的著名特级教师,他们身上有什么? 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有怎样的特质? 这些特质是怎样炼成的的? 高尚的师德、深刻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学风格是他们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勤于读书、躬于实践、善于思考与积累则是特级教师们成长的内在成因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李建国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首批名师发展团队领衔名师盐城市劳动模范盐城市第七届人大代表理想的语文课堂,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教师的专业成长,究竟该如何快速提升呢?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李建国在教育教学行走中一直思索着、实践着……2011年秋天,一群有智慧、有激情的追梦人聚到一起,以他领衔的盐城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李建国名师  相似文献   

4.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一、革新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强调学习兴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课堂气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比较关注的一个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课应该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另一个特级教师王爱华,则将"三味课堂"作为研究的课题: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中职语文教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并实践"翻转课堂"。文章以一次"翻转课堂"实践为例,分析"翻转课堂"运用于中职语文教学时凸显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认识到原来那种低效枯燥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顺应时代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改革,得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语文教师要结合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不断创新,积极实践,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学生们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堂。丰富的信息、有趣的活动、多彩的大自然,对他们充满着吸引力。那么怎样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有机地和各种各样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呢?通过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学生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们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堂,丰富的信息、有趣的活动、多彩的大自然,对他们充满着吸引力。怎样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有机地和各种各样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呢?通过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怎样教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严华银试图用30年的语文实践与研究寻找答案并尽可能地让其接近客观与真实。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3.
一个"爱数学,胜过爱语文"自认为教语文是"误入藕花深处"的语文特级教师;一个两年制师范学校毕业,从苏北农村中学走出来的江苏省名教师;一个酷爱<红楼梦>,高三课堂上还把<红楼梦>当教材的教授级高级教师;一个执着于教改,从开放型作文实验到生态语文课堂探索,把课堂当做自己人生舞台的语文同行.  相似文献   

14.
"六步教学法",由辽宁省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提出,这种教学法对八九十年代乃至当今的语文教学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所谓"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作为青年语文教师,人生阅历不足,教学经验缺乏,难免会在授课时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下面笔者以《祝福》为例分析"六步教学法"是怎样解决青年语文教师易犯的错误的。一.目标不明,眼高手低许多青年语文教师缺乏对每节课课堂目标的设置,通常只有对一篇文章的总体目标,哪怕有课堂目标也会无意识的忽略,做不到以课堂目标引领课堂活动。而且有些教师不能准确定位重难点,通常会导致课堂授课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语文组一直以课堂观察为突破口来改进备课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活动。课堂观察改变了以往备课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的活动主题泛化、教研功能缩水的弊端。实践证明,课堂观察确实是改进备课组建设的一剂良方。那么,课堂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进行课堂观察?下面笔者就结合近期的几次课堂观察的实施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一、落实"三定",瞄准问题行为在课堂观察的具体操作中,应该重点落实"三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提出的"我即语文"的观点得到北大钱理群教授的充分肯定。于是,有人问我:你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对语文的理解吗?我觉得有点为难。但如果一定要这样说,我的回答是:语文就是语文。  相似文献   

17.
简简单单教语文,构建一个朗读式阅读小语课堂教学是李春明特级教师工作坊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在特级教师李春明的引领下,工作坊成员们不断探索、讨论、交流、实践,使朗读式阅读教学的模式初步成型。但笔者在探索、实践以及观摩许多坊友的课堂中发现,一些课堂由于朗读的"度"把握得不够好,往往留下些许遗憾。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好朗读的"度"呢?一、把握好引读提问的"梯度"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朗  相似文献   

18.
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是江苏小学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纵观小学语文教坛的著名特级教师,他们身上有什么?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有怎样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怎样炼成的的?高尚的师德、深刻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学风格是他们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勤于读书、躬于实践、善于思考与积累则是特级教师们成长的内在成因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打造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高效课堂,如何设计出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的开始就紧紧放在课堂上的新颖而精美导语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导语,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从而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呢?我想结合自己在开展《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心得浅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善于用个人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渲染氛围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温度。"她  相似文献   

20.
杜建镇 《考试周刊》2013,(21):41-41
<正>语文教学如何更出彩?语文教学如何更深刻?带着这些问题,我拜读了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朱昌元先生的《品味语文》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的《语文的原点》,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大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循循善诱的风采,好像看到了学生们心动情生、主动探究的神态。他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和深刻,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位大师在课堂上对语言本身的解读和剖析,他们都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让学生在心动情生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带着这些所得和思考,我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