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文化移入谈云南杂居回族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尤其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回族穿插在少数民族中间,受其他文化移入的影响,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各地回族由于有着共同的伊斯兰文化认同感,在民族认同上有着强烈的情感,促进了回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回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回族文化,回族文化的形成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但是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回族文化不断变迁,这种变迁将引导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了解回族聚居区的文化变迁,探讨其变迁的表现和影响,并对陕西商洛镇安县西口回族镇进行了考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观照了西口回族文化的变迁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北回族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回族文化,但自清代回族族体壮大以来,回族文化就背负着两大困境,即族别间文化非适应和族内间文化相排异的困难。时至今日,这两大困境愈加凸显,日益成为束缚回族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介绍有关回族族源及发展历史和回族宗教音乐文化属性特征,来阐释伊斯兰教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对回族宗教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所起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回族的生活习俗,洗大小净、礼拜、拜数、礼拜念词的考察研究,发现回族是一个热爱奇数的民族.而回族对奇数的热爱在回族建筑、服饰等中也有诸多体现.其中奇数中的“3”,“5”,“7”,“9”是较常用的数字,特别是数字“3”则是回族最喜欢的数字,因为数字“3”是最接近数字“1”的奇数.另外,还发现了回族建筑中包含有平行、垂直、对称、三角函数等几何知识.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人们从数学的角度来了解回族文化,对回族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文化教育提供帮助,为开发少数民族地方性课程教学提供资源,对传承无文字的回族文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族认同意识对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各种族群认同的界定中,文化的认同是其中很重要的界定.本文依据民族认同的理论,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回族的宗教、语言、服饰、节日、饮食、婚丧等文化及生活习俗进行调查,从对回族文化的认同角度研究赤峰地区回族的民族认同状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经济发展对当地回族民族认同的一些表现形式、符号象征产生了一定影响,并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薛珊 《华章》2011,(10)
回族女性研究是中国妇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回族女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着力于回顾既往回族女性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展开历史追溯与反思,就回族女性研究及其文化环境所涉及的诸多层面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回族作为以伊斯兰为民族文化根源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伊斯兰教的内化与对汉族文化涵化同时发生而联系又紧密的特点。回族服饰具有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二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在伊斯兰文化语境下又体现出宗教文化的象征性。伊斯兰教的内化和汉族文化涵化构成了回族服饰文化的核心和其演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文化,无论在回族形成初期还是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是回族穆斯林的信仰来源,也是回族穆斯林的民族心理积淀。《穆斯林的葬礼》就与伊斯兰文化紧密相关,作品中包含较多伊斯兰文化元素,既关涉回族穆斯林的基本功修、取名习俗、婚葬礼仪等丰富的信仰礼俗,又涉及回族作家霍达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感触与对民族文化冲突的思考。这对于理解回族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与反思伊斯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族作为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与外来伊斯兰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有他本民族特殊的礼仪习俗。主要表现在饮食、婚姻、丧葬、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对回族婚姻形式发展演变的研究,对回族族际婚的主体双方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探究回族族际婚姻的真实情况,探讨回族族际婚姻对回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回族经堂教育发端于明代晚期,勃兴于清代。明清时期的回族经堂教育具有拜师入寺程序严格、教育管理活动刚柔相济、习经生活节奏单一等特点。该时期的经堂教育活动培养出了大批经师学者、提高了回族人民的文化道德水平、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增强了回族群体意识,但也带有与时代文化、科技等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回族语言、回族教坊与回族社区幼儿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特定的社区化,对每个社区成员施加影响,对社区内的学校教育系统地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要发展回族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协同家庭、社区、幼儿园的力量共同提高办学质量。其中,重视社区教育的力量,求得其支持,对回族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改变其幼教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回族语言的特点和功能提供了现代幼儿教育与回族本土化相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科研方法,对宁夏高等院校回族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及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籍以了解分析现代大学生篮球运动价值观和消费行为,旨在促进大学篮球运动的开展,增加校园篮球运动人口,提升大学生篮球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是长阳县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重点,必须正确认识保护土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关系,遵循文化、社会、经济、环保全方位统筹兼顾的开发原则,确立以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及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徽商为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士商平等”经济伦理,其实质是“士商异术而同道”,徽商在商业实践中以义为利,奉献社会,实现“士”的情怀,从而赢得300年的商业辉煌。在徽商的经济伦理视野下,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现代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元代回族文学家》一书,对回族古代文学的产生时间、范围、评价尺度等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同时对元代回族文学的自觉化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汉族文学和伊斯兰教教律是影响回族古代文学形成的主要元素,对汉族文学的过继和民族文化心理是回族古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斯大林民族定义入手 ,运用社会学的视角 ,在区分民族与民族社会的基础上 ,将民族置于群体结构中加以探讨与分析 ,认为民族是在变动着的社会体系中 ,以文化区分的 ,具有自我认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群体。民族是个人与社会沟通与互动的中介 ,是多维属性的统一。它是认同与认异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进而也是互争与互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劳务输出已经对贵州织金布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布依族成熟而典型的农耕文化,特殊的民族教育状况,独特的社会组织方式等因素,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织金布依族地区的劳务输出工作。我们应该建构高效的帮助劳务输出人员的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机构,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在加快织金布依族地区的劳务输出步伐的同时,逐步改变织金布依族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传统文化习俗,全面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桂东北地区属南岭民族走廊中段,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传统伦理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