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郑:你在《中华文学选刊》上看到我对浩然的采访,其中谈到老舍之死时涉及到您,这才找到我。但据我所知,把您和批斗老舍联系到一起的文章,我这不是第一篇,为什么您现在才想到要就此事公开发表意见? 侯:浩然在接受一位叫陈徒手的采访时,曾提到“北大造反学生侯文正在文联搞队伍,来了一车女八中红卫兵,说要揭开文联盖子……”,但话说得比较含糊。  相似文献   

2.
我按照良心来走。谁好,我就赞扬谁,谁不好,我就批评谁林墨山:接到瑞典来电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莫言:他们在电视正式公布前20分钟,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当时我正在抱着我的外孙女吃饺子。我还是很吃惊的。因为我感觉前一段中国网络上炒来炒去,都是在炒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当知道这是件真事时,还是感觉到很惊讶,马上当然感觉到很高兴。林墨山:这是您想过或期待着的事吗?莫言:曾经想过。当年土耳其的帕慕克得奖之后,我想,哦,他比较年轻,年  相似文献   

3.
我接受编辑部的任务,拍摄一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工作生活的照片发对外稿。照片要求自然和有生活气息。在去找这位漫画家前,我先想好了访问提纲,并希望在他的帮助下共同制订一个拍摄计划。因此,我与华君武同志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您是怎样成为一位漫画家的?”“您的漫画创作的来源是什么?”“您的日常生活和爱好?……”华君武听了我的问话,笑了笑回答说:“严格地讲,我是个业余画家,行政事务太多了。开会,接待来访者,还要出差到外地去,我是挤时间画画的。”在谈到漫画创作的构思时,他  相似文献   

4.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5.
传馨 《今传媒》2016,(11):1-4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梁院长,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看到您的博客名是厚夫,这也是您的笔名,请问您取"厚夫"为笔名有何含义? 梁向阳:你好,感谢《今传媒》的采访,让我有机会和读者进行交流!文人善用笔名,不外乎一些原因:如不想让读者知道作者的真实身份;在笔名中寄寓心志等等.我起笔名时,这两种心思均有.  相似文献   

6.
东文 《青年记者》2004,(5):22-24
记者: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到《中国经营报》工作的? 李佩钰:我是1986年来到《中国经营报》(当时叫《中国农村经营报》)工作,从这里开始了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次职业经历,而这一职业一直伴随我至今,已经17年多了。记者:您是学什么专业的?新闻是您最开始的本行吗? 李佩钰: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纺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霜露再度染红北国的原野时,或是第一只南来的春燕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之际,我的胸中不禁涌起滚滚波涛,一腔思念向着遥远的英国土地飘去。向着可敬可亲的巴里·哈丁老师飘去。去年的今天,我们还一起站在这里,可如今,您已回到了西欧的故乡,已经一年多了再也没有来北京。我终于意识到您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是什么,常常引起我对您的怀念?是那严厉的面孔,冲天的怒气,还是……通过汤姆森基金会的一张报纸,我得知您有着40多年的记者生涯。您曾是伦敦《每日镜报》驻欧洲和美国的著名记者,《太阳报》和《星期日画报》的新闻主编。现在,您是基金会的专职业务顾问。但在我第一次见到您时,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相似文献   

8.
常听初学写作的年轻朋友说:“我近日构思了一篇小说,好,我现在讲给您听一听,您看怎么样?”接着,这年轻人就给我讲了他那篇小说的梗概.粗听起来,满不错,那构思中甚而有真正的绝妙之处.于是,我就点点头说:“写吧!构思很不错.”待他将写作的成品送给我看时,我也实在挑不出在构思上、结构上.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在各国记者采访李鹏总理会见澳大利亚总理基廷的现场,我一眼就发现一位熟人。“您是王恩禧先生?”“对,”王看了我以后回答。“8年前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澳大利亚时,您帮了我不少忙,谢谢!”他说:“你记性真好!”我看了看他递给我的名片:“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记者王恩禧。”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全天播音48小时,有英、法、印尼、日、华、泰、越语。没有广告节目。王先生出生在四川,成长于台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来,我采写过不少人物,但当我几次提笔想写写您时.最终又放下了笔,因为谁叫您是我爸爸呢。然而一看到您,我就有一种负疚感,似乎不写写您就是一种失职,于是我又重新拿起了笔……今年54岁的您,原先一直担任中学行政领导和教育工作。1986年,当您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小镇担任教育组工会主席后,接触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多了,于是便产生了要把身边这些典型人和事宣传出去的念  相似文献   

11.
我与她相处不到一年,她朴实无华,却知识丰富;她,教我写作催我奋进,慷慨而又无私。我非常喜爱她!也许您会问:她一定是位聪明、善良的姑娘吧?哈哈,您猜错了,她,就是我订的那份《新闻爱好者》呀! 您先别急,听我慢慢讲来:我是1985年底才开始试着写新闻报道的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12.
从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以来,就像和您事先约定一样,每月准时重逢相见。《军事记者》,认识您,才发现您知识渊博,是难得相求的好老师。和您每次见面,都让我有新的收获,这更坚定了我的等待。您知道我在等您吗?因为等待让我更注重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我才能和您交流,才能真正地了解您,才能明白您讲的道理。那是您无数次实践后的真理,那是您多年知识的汇聚,那是您辛勤耕耘后的硕果。您知道我在等您吗?因为等待,我被战友们挂上了“痴情人”的绰号。但我从不介意。是您改变了我,让我从无聊的游戏中走了出来,让我从侃大山中走出来,让我从空虚时…  相似文献   

13.
1985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建院35周年,也是国立剧专50周年校庆."小疯子"朱家训拜见了自己的老师曹禺,也会见了同班同学叶子和"大疯子"凌子风.盈盈水,师生情,风风雨雨、坎坎坎坷坷50年,别时难舍相见更欢,酸甜相间更有味.朱家训走到曹禺老师身边问:"万先生,你还记得我否?"曹禺先生一愣,望了朱家训一会儿,笑着说:"你不就是第一届那个最小、最顽皮的学生小疯子朱家训吗?"此时,凌子风走来,曹禺对着他说:"您,我就不说了,著名的大导演."凌子风忙说:"哪里,哪里,您永远是我的先生,我也永远是您的学生.孙猴再闹也离不开您的手心啊."曹禺十分激动,拉着叶子、朱家训、凌子风等第一届学生说"留个影吧,50年啦,不易啊!"  相似文献   

14.
台湾去复还     
父亲大人,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轮船已经载着我穿过台湾海峡,到达上海了!而此刻,在展纸给您老人家写信话别时,我还在基隆港的一家小旅店里.我现在心情是复杂的,我将要离开您和家人,远走他乡,不知何时才能重聚,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了,想到此,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回内地,我是下定决心.爸爸,一年前当我告别大陆亲友随您老人家来台时,亲友们都很羡慕我,说台湾就像世外桃源,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是一片乐土.  相似文献   

15.
勤学老师: 你好。我是忻州日报一名普通采编人员,近日来,正在拜读您的新闻作品集《潮》,越读越上火,现在大部分篇目已经看完了。 读着您的作品,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有话想和您拉拉。您半年的时间,就能发表作品近50篇,平均每周2篇,不知道您哪来那么多的新闻素材。就拿我来说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也抓不到一篇,我感到有力无处使。爱人也天天对我说,你不要只看书不写稿,你要好好地写啊!我说:“我写什么呢?我实在没有写的呀!”您说您每天在太原的大街小巷骑着车子跑。冯老师,恕我直言,您是不是每天不管三七二十一,推开许多单位的门,来碰新闻线索呢?  相似文献   

16.
叮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市档案局局长办公室里响起:“喂,您好,双鸭山市档案局吗?我现在是深圳某××单位的, 我原是双鸭山市第一中学毕业生,最近办理出国手续,在审查档案时,我在一中的学习简历档案中无记载,我想咨询一下市档案馆,是否保存这方面的材料。”这位局长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位远在他乡的双鸭山籍人,正在向家乡人发出求援的信号,于是马上回答:“请您稍候,我们尽量给您解决。”并留下联系方式。档案馆的同志不到5分钟时间,就  相似文献   

17.
许先生:您好!看到《国际新闻界》转来的您的探讨文章非常高兴!您所指出的拙文中的某些问题,十分中肯,也十分正确,我接受您的意见,并对您的指教表示感谢!下面仅就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分别做一说明:一、付费电视去掉了广告,是否节省了观众的时间。您对这一点是否定的。论据有二:一是人们对广告  相似文献   

18.
1987年9月23日上午,我正在出席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突然传来黄馆长病情危急的消息,便和参加会议的杨、蔡两位副馆长立即赶到医院探望。当我们赶到医院时,他已完生失去了知觉,依靠着吸氧机来维持着他的生命了。我惭愧自己无能为力,对他的病情不能有所帮助,但我们多么希望有高明的医生能夺回正被病魔吞噬着的生命啊!晚上10时40分,推人心碎的噩耗无情地传进了我们的耳膜,使我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我从心坎里一次又一次呼唤着:我们的好馆长啊!您不能这么快离开我们,不能离开您关心。培育过的并时刻想念着您的图书馆战士! 我不愿意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我怎么也不能相信:他那颗患诚、坦白的心脏会停止跳  相似文献   

19.
韩淑举(以下简称韩):王老师:您好!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在采访您之前,我翻阅了有关您的资料,但是关于您的中小学阶段却资料很少。这一阶段是人生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王锦贵教授(以下简称王):我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西部农村。1953年在故乡鲁湾小学(1953-1959)学习。当时不止学校设施简陋,小学生甚至没  相似文献   

20.
《出版经济》2006,(2):48
亲爱的爸爸: 您好吗? 您听到女儿对您的呼唤了吗?我坐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在稿纸上给您写一封长长的信,这是女儿对您最深切的思念,也是女儿最无奈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