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促进技术创新.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技术标准锁定和创新惰性、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剖析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两者合力作用下技术创新的困境以及革命式创新对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诺基亚公司的案例探索突破技术标准锁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首要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阵痛期等“四期叠加”阶段,有必要深入探析绿色技术创新的碳解锁路径。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以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市(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测度各地区碳锁定水平,并基于经济结构调整视角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碳解锁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要素结构优化机制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碳解锁效应,且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未拥有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地区对碳锁定的抑制作用更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绿色技术创新促降碳锁定的有效机制,要素结构优化则起到遮掩效应;正式环境规制能够显著调节要素结构对碳锁定的中介作用,使其发挥积极的碳解锁效应;环境规制并非所有结构优化机制促降碳锁定的有效调节手段,正式环境规制有利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高效化和要素结构对碳锁定的促降作用,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提升“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碳解锁效应的认识,同时为地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3.
技术规则经营是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其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技术扩散、标准拟制和市场锁定。本文结合自主创新原则导向,在对技术标准理论、技术规则经营理论以及知识产权政策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规则经营的基本模式与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是一种划时代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人类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充满创新精神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一环必将倍受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 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主要是指技术的创新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物质为人类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而信息提供的是知识。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生产为主,而知…  相似文献   

5.
技术规则经营是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其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技术扩散、标准拟制和市场锁定.本文结合自主创新原则导向,在对技术标准理论、技术规则经营理论以及知识产权政策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规则经营的基本模式与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6.
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进行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和技艺,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技术标准、锁定效应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标准竞争是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运用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机制理论时技术标准锁定的形成机制及锁定的可能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锁定效应下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国际化是一种趋势,国内企业要从对技术创新国际化的认识、瞄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的国际市场导向等方面努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中的锁定效应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深圳市150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发现,部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进程缓慢,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创新困境直接或间接地与现有技术的制约相关。可见,锁定效应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广泛存在。文章在深入分析锁定效应构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研结果,剖析锁定效应的各构成要素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并试图寻找打破技术锁定和加快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进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沈卫红 《现代情报》2007,27(6):186-188
论述了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文献检索,应当是一个信息发现的过程。它的检索策略应包括:文献资源选择。检索词、式及其逻辑关系的确定,查全率、查准率的取舍,检索技巧、检索经验的积累和运用。并通过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提供文献检索服务的事件背景和具体过程,论证了这一观点及其检索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in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 in terms of both incremental innovation (within a technology life cycle) and radical innovation (beyond the present technology cycle). We first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which predicts that technology standards can be used by firms as an “insurance” hedging against the risky process of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This insurance mechanism fosters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 growth especially for those further away from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 Using data from a weighted panel of UK manufacturing firms over seven years, we find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over past years significantly enables a firm’s incremental innovation while also reducing its incentive to deliver radical innovation. Additionally, we show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contingent on a firm’s R&D intensity in line with predictions of our theore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12.
技术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政策工具,在当今世界作用日益突显。我国技术政策演进历程中,技术标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两者之间不断互动强化推动了我国技术、经济的发展。但在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技术创新政策与标准杠杆及标准的引进和制修订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树宽  余海睛  姜红 《科学学研究》2012,30(9):1333-1341,1420
首先从理论角度理清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构建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以VAR模型为基础,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三者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滞后1期与2期,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的原因;滞后3期与4期,经济增长与技术标准互为因果关系,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技术标准的原因;技术创新能促进技术标准水平提高,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且具有滞后性;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在长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对技术标准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震  张露  张阳 《科研管理》2022,43(12):1-13
   技术标准主导权深刻影响着全球治理的格局与制度安排。“中国水电”“走出去”是中国践行全球治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重要非正式机制之一,中国水电工程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都位居世界领先,但仍严重受制于欧美国际主流工程技术标准,影响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大国作用的发挥,这对探索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可行模式和有效路径提出迫切要求。与此同时,欧美国际主流工程技术标准都经历了由国内规范至国际标准成功转化的过程,其中,世界标准之源——英国标准协会(BSI)在英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内在逻辑值得探究与借鉴。因此,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角色理论及技术标准扩散理论,遵循“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对BSI进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英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驱动因素、模式及其演化路径等内在规律,并在中英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对比基础上,对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技术标准问题.在企业创新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创新过程中技术标准是如何形成的,在学术界和创新实践者中还存在很多盲区.就创新过程中技术标准如何形成的,就竞争性技术如何转化为主导设计,主导设计转化为技术标准过程中的内在背景、因素、基础条件,技术标准呈现的特点等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主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标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方案问题,它决定了不同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最佳实践.针对我国拥有的特殊优势,从发展自主技术标准的现实意义出发,提出了自主技术标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总体上能够推动技术标准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的发展,而技术标准既能为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平台,又能对技术创新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为此,二者的协调发展需要相关利益者群体的积极参与,并实现与知识及技术环境间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17.
詹爱岚 《科研管理》2019,40(8):92-100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贸、政治和科技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标准的形式参与全球创新竞争的实践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印度和南非的标准与创新互动赶超实践,揭示了不同类型标准下的不同创新模式及各自不同的赶超路径。这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提升创新与标准化能力,理解和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借鉴。在实证分析印度和南非的标准化与创新互动赶超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印度疫苗业最低质量安全标准、南非酒业的品类削减标准,以及医疗信息业的兼容及接口标准,分别通过证明、规模和协调模式来推动创新。在互动赶超路径上,印度疫苗业在识别出发展中国家基础疫苗短缺这一机会的基础上,将国际采购视作技术学习和创新的需求工具,并通过标准化将国际采购标准内化成国家产业政策;南非酒业是通过削减品种、科学种植、现代工艺酿造、严格酒标管理;而南非医疗信息业则是通过创造一个吸引子,构建一套自适应系统的层级结构型标准体系,并利用网关来克服基础设施的异构性。研究发现,在标准化与创新的互动赶超过程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各主体扮演着不同,且协同的角色;协同之外,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支撑尤为重要;企业的创新战略重点,取决于标准化在互动创新中的机制定位。  相似文献   

18.
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产业新型业态正改写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知识产权裹挟的技术标准先行已成为全球数字产业的竞争规则,缺乏互联互通标准协议导致的“数据孤岛”等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因此加强数字技术标准引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对于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在细致阐述和挖掘数字产业创新概念内涵和发展其外延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二十年间发表于国际顶刊的268篇文章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互动关系(协同推进)—内在机理(八力驱动)—作用路径(双向互动)”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的框架,提出数字产业创新融合再造新业态的四种模式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相关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e role of voluntary standards in industrial growth is discussed by characterizing standards as a public good and identifying the consequent determinants of underinvestment by the private sector. Underinvestment results from the nature of both the standard itself and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Although this problem occurs in most types of standards, measurement-related standards are a particularly severe case. To primary reason is that th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which underlies the standard typically requires capital-intensive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specialized research equipment and labor. Once the technology is available, an additional problem frequently arises of reaching agreement among buyers and sellers on the content, form, and timing of the standard. Although common to most standards-setting processes, this latter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severe in markets based on advanced technologies because of the typically intense level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process.The underinvestment phenomena in the area of measurement-related standards lead to a role for government. In many cases, the most efficient policy response is a centralized government laboratory. This proposition is exemplified by three cases in which support for measurement-related standards was provided by the U.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The ca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both the content and the timing of government support are important, if this support is to be an effective element of an industrial growth policy. The content of standards is critical for increasing the op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rate of diffusion (which determines measured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timing issu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in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markets. Standards should therefore be a conscious element of industrial growth policy and appropriate government support provide.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竞争为主导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TITS)协同管理需要借助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方向与技术标准方向引导,获取更多TITS咨询信息,提高技术创新研发与技术标准制定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标准制定效率,使企业占据产业制高点,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