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新桂 《教师》2008,(17):3-4
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20年的经验,特别是接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系统培训与考试考核之后,深深体会到,“蹲下来”是提高班主任个别心理辅导效果的重要前提。所谓“蹲下来”,就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和的辅导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2.
我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发现,观察学生的言行,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是班主任的一项工作.我认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自我认同程度,有自卑的、有自负的,当然还有自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差异.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自我认同程度,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和能力训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艺术院校班主任应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般特点,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开展各方面工作: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和能力;树立良好的班风;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  相似文献   

4.
学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面对面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班集体健康心理氛围建设,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要对部分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实施小组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5.
我是班主任,我们班的心理教育是通过“两会”、“一刊”实施的。班会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师生互动式班会,既可以让班主任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又能满足学生渴望表现、寻找定位的心理需求;专题辅导式班会,利于班主任解释和解决带有普遍疑问和典型意义的问题,具有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讨论式班会,可以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对一些敏感和平时回避不谈的问题,教师可以巧妙适时地加以辅导或解释。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利用班  相似文献   

6.
在校园生活中,基于班主任的特殊地位,班主任能否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关系是他能否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共情”作为一项沟通技术,被认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关键因素。班主任应学会运用“共情”技术,建立师生互信机制。笔者从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要素——“共情”出发,讨论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班级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助人成长,而无效的心理辅导却可能伤害学生.班级心理辅导要求班主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掌握必要的交谈技巧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热爱自己的学生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班主任只有关心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学生才能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班主任由此才能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关怀学生,让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对于初中阶段的所谓"双差生",长期以来都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指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自卑感。所以,他们更渴望被关注,也更渴望取得成功。因此,班主任就要注重对他们的情感教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艺术院校班主任应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般特点,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开展各方面工作: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和能力;树立良好的班风;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这一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班主任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导”是什么?怎么“导”?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略有所悟,觉得坚持“五导”是当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径。所谓“五导”就是舆论引导、学习辅导、行为诱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开导。 一、舆论引导,树立正气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引导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成为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健康的舆论反映着班集体的利益及  相似文献   

11.
在班级文化管理中进行心理辅导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的运用从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健康形象、班会、专题、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实践进行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但在过去的多年中,他们虽然在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由于平时工作的繁忙和缺少相应的辅导技能,使得他们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对班主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至今有46.1%的班主任认为在班级中开展心理辅导“缺少时间与精力”,有27.3%的班主任觉得“学生问题很复杂”,有23.4%的班主任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来引领班主任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从而提高辅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会员之家     
播放机亲爱的会员: 《高校招生》读者俱乐部成立了!很多读者陆陆续续来电来信加入了读者俱乐部!大家的态度都很积极哦! 我们专门为俱乐部会员开设了《会员之家》栏目,先推出《会员说吧》。有空大家来“说吧”坐坐聊聊! 如果您是高中学生,想同全国各地的同龄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排解高中生活的紧张和焦虑;如果您是学生家长,想同全国各地和您一样望子成龙的家长交流辅导教  相似文献   

14.
5.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中国)实行班主任负责制,不知道先生是怎么看待班主任这一特殊的教育者身份的? (巷山先生) 答:美国没有“班主任”这个概念,因为初中和高中没有“班”这个整天都在一起的单位。小学有“班”,是一个老师教所有的课,但老师不负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管理。美国大部份的中学和少部分的小学有“顾问”,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解决思想问题,有时也作心理辅导(顾问都有心理辅导的学位)。纪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心理辅导 ,就是指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 ,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全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 ,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心理疾患进行诊断和矫治的过程。建立以班级为主体的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 ,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普及和深化。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直接与学生的思想问题交锋 ,也最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对学生直接进行心理辅导 ,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指点迷津 ,从而拨正学生前进的航向。因此 ,在班主任…  相似文献   

16.
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20年的经验,特别是接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系统培训与考试考核之后,深深体会到,蹲下来是提高班主任个别心理辅导效果的重要前提。所谓蹲下来,就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和的辅导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个新课题。班主任应主动探索总结出一些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一、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心理辅导的需要 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心理辅导的需要,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对班主任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较以前改进了很多,尊重和公平对待学生、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践中仍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窃以为,班主任要充当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应做到24个字:“以谦近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才动人,以学导人”。 有人认为只要能和学生玩到一起,认同他们的思维,就是和学生亲近了,一些老师自叹年龄大了,无法和学生沟通,其  相似文献   

18.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现代学校管理主要以班级为依托。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积极营造适宜于学生成长的集体心理环境。而团体心理辅导是班主任营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建设高度整合的班集体的法宝。一、团体心理辅导能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由离散到内聚,班主任是此过程责无旁贷的引导者。班集体的整体心理气氛将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班集体的建设。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气氛使班级成员强烈地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归…  相似文献   

19.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和学生难以达成共识的青年班主任的肺腑之言,这句话也道出了当前很多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艰难。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班级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我校提出了“心理周记”这一概念。两年来,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书面心理辅导有效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使之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校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对于心理辅导的认识和实施 ,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 ,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接纳 ,自我调节 ,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 ,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这一定义出发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1.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教育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