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假如你要向受众传播一个理念时,会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作载体?用什么样的话语方式去表达?这是一个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这两点解决得如何,决定着传播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至少也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光是直白地讲,耳提面命地灌,很难说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2.
新闻工作者如何面对"灾从天降",如何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履行职责?笔者认为,要强调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 灾害事件所带给受众的震撼是常规新闻不能比拟的,要求记者必须争分夺秒地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抢"新闻.采访首先要用眼去看,用心去想,快拍、快写、快送.  相似文献   

3.
新闻写作中的情感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新闻写作就是向受众撒播阳光的过程,所以,记者的笔要饱蘸感情.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情感.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情感?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要理解情感与写作的关系.二是要掌握在写作新闻时如何表达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全中 《传媒》2015,(17):24-25
近日,一则2015年普利策奖的本地报道奖得主之一KuzNIa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转行做公关的新闻引爆了媒体圈,不少记者在感慨"无冕之王"光环不再的同时,又发出虽不愿当公关但又不得不当公关的无奈,但实际上,记者只能转型做公关吗?记者如何才能实现更好地转型呢? 做公关是门槛最低的转型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先红表示,根据国外的一份调查报告,国际上三分之二的新闻从业者选择跳槽时都会到公共关系行业.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让长期以来从事舆论监督的、当惯了"甲方"的记者转型去做"乙方"呢?  相似文献   

5.
要学会"压"     
新闻讲究时效性.记者、通讯员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抢"回来的新闻,编辑当然应该及时地编发.否则,那"抢"的努力岂不打了水漂儿?  相似文献   

6.
庞春燕 《传媒》2006,(12):13-17
记者:有人认为,报纸在过去的50年中成功地化解了来自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并与之共同发展;今天,报纸同样也将与新型数字媒体并存很长一段时间.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7.
记者仿佛天生就是杂家,今天跑这儿,明天跑那儿,今天写专访,明天又去发消息;肚子里如同杂货铺,“主顾”们(指读者)想拣什么(从内容到形式),由性儿挑好了.在记者年富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和接待,只要稍一努力,无论什么大活儿、难活儿,均能倚马可待.在这时,“样样能”、“路路通”的感觉在心底涌起,仿佛杂家的功业已成.可事实上正相反,君不见记者老来的萧条寂寞?君不见记者的见闻虽广,见识却缺少一以贯之的系统感?君不见记者的知识结构存在问题——杂得芜乱缺乏章法,发现症结却“捡不起个儿来”?如此种种,都向记者提出急迫的问题——如何在初出茅庐时,就着急去培养他们的杂家素质?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其青壮年的本职工作中收到实效,而且可以帮助其中的许多人,在晚年成为真正意义的杂家.  相似文献   

8.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人们都说是“无冕之王”。正是这顶桂冠一戴,一些记者就不知姓甚名谁了。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包打天下者有之;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者有之;自命不凡,自誉名人者也有之。但是,结果往往主观与客观相反。 记者不是无冕之王了,那么,记者是什么呢? 有人说,记者是抹布。不是吗?哪儿脏了,被人捡起,抹干净了,往墙角一扔,等需要时涮净了再用。还不是用时想起你,不用时则忘了你?听说有一个记者,第二次去先前去过的一个单位,自认为人家认识,结果人家问他“君从何处来?”弄得很是尴尬。他不说自己自讨没趣。反而直骂人情冷落。 有人说,记者是棍子。一头安着耙,一头可以打  相似文献   

9.
新闻人物常常被人们、特别是被记者们评说,然而,却很少听到他们如何评论新闻这个行当和记者们。他们有没有想过,新闻媒介对他们所在之领域的发展有何作用?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希望接触什么样的记者?他们认为新闻工作及记者的采访还有什么可商榷和可改进之处? 80年代,提倡理解。在记者们努力去理解新闻人物,挖掘其经验、思想等等的同时,他们是否感到了被理解?他们理解新闻工作与记者吗? 本刊记者分头到各地采访了几位著名的新闻人物和新闻“热点”单位的负责人,也许,他们的话值得我们作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0.
为163天的采访做足准备 小时候,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关于中国人登上南极大陆开展科学考察的新闻报道,踏上那片地球的头顶和边缘的土地便成为我儿时的梦想. 作为海洋领域的专业报纸,中国海洋报每年都会派记者随“雪龙”船远赴南极报道.近些年,出于南极内陆考察新闻宣传的需要,中国海洋报一直只派男性记者随队深入南极内陆采访.幸运的是,在我第五次申请参加南极考察报道之际,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安排中国海洋报可派记者随船采访,这使得我的南极梦终于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采访中如何缩短采访双方的距离?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可供同仁参考。 一、从双方共同熟悉的人和事物中寻找 美国已故的报刊评论员利布林有一次去访问一位名赛马骑师,此人一向不愿同记者交谈,许多记者都在这里碰了钉子,并认为要使这位骑师开口特别困难。但是,利布林却使这位骑师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记者在谈话间只插进了十几个字。利布林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赛马时左镫皮带比右镫多放长几个眼?骑师一看记者提出了这么个内行问题,就兴高采烈地从马镫谈起了他的驭马经验。这位记者能一下子打开骑师的“话匣子”,就在于他找到了与骑师的心理接触点。赛马的骑手在跑马场风驰电掣般策马飞奔时,为了克服在圆形跑道上疾驰时产生的离心力,必须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每天接触和体验陌生和新鲜的事物,与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打交道,这正是记者职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但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价值观念的采访对象那里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事实?如何在纷纭变化的事态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和把握采访思路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记者在采访中进行“角色换位”,以获取新鲜的新闻素材.记者如何在工作中做好“角色换位”呢?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困局     
策划人语:打造新农村的中国乡村进入无税费时代。但是,“两补一免”后村财政怎么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村主任如何作为?“讨饭财政”的乡镇政府怎能化解沉重的负债?杀鸡取卵,集体全业没了,地快卖光了,农民向何处去?这是当前中国广大农村普遍之急。记者以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新闻督导员的身份赴黑龙江、河北调查,所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新闻作品与记者情感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一直有许多疑惑困扰着人们:新闻作品中能否倾注记者情感?作品中以怎样的方式去体现记者的情感?记者情感在新闻作品中应给予如何的定位?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各执一词。我对这个命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联系我采写的被多家报刊转载的作品《没有硝烟的沂蒙山保卫战》来分析,更有着深切的体会。首先,我认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倾注记者的情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数被视为经典名篇的新闻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记者的各种情感。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确认: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回国时,带回了不少于20只的帝企鹅。这种珍贵的鸟类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只分布在南极。在“雪龙”号抵达南极后,部分队员来到中山站附近的“企鹅岛”,借助直升机完成了围捕。  相似文献   

16.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是一部报告文学,作者是山西作家张锐锋先生,书稿交给我的时间是2010年1月.匆匆翻过几十页,粗犷的印象是大题材、主旋律、散文化.如果单从市场零售的角度来看,并不怎么令人兴奋.然而,从获奖的潜质和增益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不是一部可以随手放置的稿件.点击网上搜索,发现自从1982年我国正式启动南极科考以后,出版过的相应图书,文学的、科普的、专业的,有数百种之多,其中不乏大部头,也不乏轰动者.近几年,南极的关注度显然没有以前高.尤其是中国人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建立昆仑站以后,虽然出版过参与某次科考的随队记者和随队医生的手记各一种,却没有一都能够反映完整全貌.南极科考活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代表着中国在南极的实际存在,怎奈这些年吸引眼球的事情太多,南极有点审美疲劳,好像被抢了风头.换个角度想,这不也是新鲜感和稀缺性的空间吗?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只要记者扎扎实实地蹲下去,报道质量就必然会上去。”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县市报记者中的多数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成绩。可是,无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下农村、怕蹲基层,即使下去了,也不愿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常常是“短促突击”、浮光掠影地“采访”一番,零零碎碎地记点材料,回到家里“凑”稿子,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是高质量的呢? 为什么不愿“下”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记得刚走进报社做记者之初,部门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跑线记者,最好不要理解成跑固定战线的记者,而要理解为跑在一线的记者,否则,跑来跑去最后跑进去的会是一条‘死胡同’。”  相似文献   

19.
作为记者,在写通讯报道时应该不应该在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在今天看来,已不需过多讨论——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经过记者采写,通过新闻载体到达读者或听众那里。记者作为新闻的中转站,其思想、观点、倾向、爱憎,必然会渗透到所写的文章中去。而如何在客观地报道新闻的同时,将自己鲜明的立场、观点和倾向性,即感情色彩准确地表现出来,从而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这才是写通讯报道中应该研究的问题。 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说得好,在采写报道时:“我不把自己当作毫无感情的录  相似文献   

20.
任何记者通讯员在采访准备、采访过程、提炼素材、确定主题、安排事实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思索诸如此类的问题:采访对象是否典型?是否具有针对性?哪些是新的东西?点与面如何结合?详与略如何安排?这些,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对比这把尺子.同样,文字编辑在编辑修改来稿时,与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加以比较,鉴别出稿件的份量,然后加以取舍.组版编辑或美术编辑在划版时,也必须十分熟练地运用黑与白、疏与密、曲与直等等,造成版面的整体美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动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