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传统二元对立的主体性视野中教师和学生不平等的主体-客体关系,不利于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理念被引入教育实践中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拥有平等人格的“主体-主体”关系,教师不再是不可质疑的权威,学生也不仅仅是被改造的对象和知识的被动“接收器”,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特征转变为平等基础之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教育民主化。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师和学生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自身能够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后自身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形成个性和完善自身人格;另一方面,一个好的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新型师生关系是相对于传统师生关系而言的一种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实现教育结合为目标,以两种主体直接参与交流为实现手段,从而体现了一种以人际、教学、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关系体系。笔者认为新型师生关系就传统师生关系而言,主要表现为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合作关系。1.平等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前提。首先,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人格上是平等的。传统师生关系中虽也强调“尊师爱生,和睦亲厚”,怎奈这种“爱”和“亲”都是在受…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教育民主化。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师和学生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自身能够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后自身  相似文献   

5.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关系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非常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课堂上要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教师首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合乎人性的平等师生关系去打动学生。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健康、自由、愉陕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为载体,体现的教师与学生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根源问题就要切实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简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教师的学生观又是一个核心。在学生观问题上,过去我们总认为,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就是要老师“管”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很难成为平等的“人”,学生的人格、尊严、心灵、需要就不容易得到尊重。相形之下,新型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虽然不成熟,但他们首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师生之间不应该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在师生关系问题上,过去我们强调“爱”学生…  相似文献   

8.
张宇环 《考试周刊》2011,(15):216-217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禁锢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建立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成为一种必然。作者从教师的角度,揭示出在教学活动中人格平等的内涵:以人本教育为理念,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进行师生平等对话,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再者,就是要尊重学生,从而形成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9.
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大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作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教师是“内在情景”的指导者.教师  相似文献   

10.
“我-你”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中“主-客二分”的反驳,是对双主体论的丰富与发展,更是一种超越。在“我-你”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理解形成了一种互主体性的关系,即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传统课程背景下容易产生教师人格的扭曲、学生自主性降低、师生交往内容窄化等问题,产生师生情感隔膜。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育关系,是一种以对话为特点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以真诚与尊重为基础的情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以构建充满互动与交流的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改革评价模式,创设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充满对话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中的反中心论否定“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它强调师生间应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需要理解的对话,需要真情的对话.“对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合作、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师生通过理解的对话,真情的对话,合作探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品德情操.教师把握好与学生对话的原则,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陈菲 《安徽教育》2013,(1):25-25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对知识信息时代的主动回应,是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受压抑,心灵的创意往往被教师扼杀在萌芽状态。而创新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人与人的交往。教师要做到教学民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跟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问,善于发问。对学生提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表现为教育关系、认知关系、情感关系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新型师生关系理念主张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作为教师要坚定不移的摒弃“教师中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发扬教育民主,强化服务意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敏 《上海教育》2000,(9):10-12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地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素质教育为何呼唤且呼唤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本文仅从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情感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四个角度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一、师生关系概述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一对最基本的关系,它制约着师生之间的全面合作,对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16.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内涵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应具有完整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能控制、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使师生双方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谐一致,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在“聊天室”进行的“聊天式”的对话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师生之间平等、互动、教学相长的多类型、全方位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参与整个对话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其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动着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展开教育活动的前提,他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双赢的关系。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达到理解和协调一致,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则是主体之间的真诚对话。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之间建立一种交互平等的教学关系。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即是在认知和再认知学习目标中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是种“传授一训练”型,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是单向灌输;对话式和谐阅读教学体现为交互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长”是指先于学生学习的人。湖北武汉六中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的要领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全过程的互动探究、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强效应的人格融合;而这些要领的具体体现就是师生的对话。“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加强,现代教学中要求“对话”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教学对话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关系真正平等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互动过程。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使得教学既充满情趣,又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一、民主、平等是对话原理的第一法则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法则。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