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与学的有效性,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对小学高年级"梳理行文思路"这一要求作了相关论述。通过整理相关理论、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行文思路的内涵和价值;分析近年来诸多教学实践案例,梳理了小学高年级常见文体行文思路的一般方法,并提出对应的设计思路。希望通过梳理行文思路的可循路径,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越多越好。(学生回答,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志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二狼的智勇。(板书文题、作者)  相似文献   

3.
学好古诗文,关键是背诵。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古诗文学习和背诵的规律,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一、循思路背诵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寻求不同的背诵思路。记叙性文章,可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背诵。如学习蒲松龄的《狼》,可指导学生按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发展顺序进行背诵。再如《愚公移山》的第三段,背诵时要让学生理清这段内容的顺序:先是智叟的讽刺诘难,后是愚公的斥责与反驳,其中反驳的话也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循。又如《扁鹊见蔡桓公》,可引导学生按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  相似文献   

4.
《宋定伯捉鬼》选自干宝《搜神记》,《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教材认为两文都在表现人的机智,然而细读起来觉得两文主题大异。“鬼”与“狼”在中国文化中往往都与邪恶、贪心、狡诈有关。然而《宋定伯捉鬼》中的“鬼”并不贪心,也不狡诈,反而让人感到它很真诚、善良。因为该文中的“鬼”始终没有做一件坏事,每当宋定伯问它,它都真诚相告。在“共递相担”中也不嫌定伯“太重”,而深信其“新鬼”,至宛市被“急执之”时仅“声咋咋然”而已,除了哀伤之外也不见有害人之心念与动作,变化也仅变一羊(“羊”在中国文化中却是温顺的代名词),假…  相似文献   

5.
一、品读语脉法一篇文章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再现,是作者思想感情呈现的轨迹。教师应该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感受语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感情读出文章的层次,从而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木屐》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成长的哪三个片断?”学生带着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叶老曾经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又说:“教师备课应备在作者的思路上。……能把一篇文章的作者的思路脉络讲得清清楚楚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思路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一样,都是作者血泪迸发、情感激烈而又内蕴深刻的悼文。作为一篇叙事怀人的纪念性文章,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理清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文章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相似文献   

7.
《宋定伯捉鬼》与《狼》都是言短篇小说,分别展示了人与鬼和人与狼的较量,最后人都是胜利,但是它们同中有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听了一节观摩课,课题为《像山那样思考》。之后,思虑再三,总感觉有些话要说,有对这篇课文文本内涵的理解,也有对这节语文课堂教学的评判。在课堂教学中,教者组织学生诵读课文,理顺文章的行文思路,涵咏作者对山、狼、鹿、牧牛人、猎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持的观点态度,研习本文运用的多种表  相似文献   

9.
读蒲松龄的《狼》,人们向来对狼的评价与分析总是持否定态度,对它们呲之以鼻。它们阴险、狡诈、贪婪,为我们所唾弃。但是我以为,蒲松龄笔下的狼,它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灵性、机敏及团队精神,却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在这一篇文章里,蒲松龄为我们描绘了两只狼,它们在这儿不仅仅是两只动物,而是两个具有思维能力、并且具有一定情感的人。这或许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吸引人的地方,他总是能把自然界的一切都赋予人的特性,正如郭沫若所说的“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文中两狼配合默契,伪装表演非常到位,写道:“少时,一狼径去,其…  相似文献   

10.
所谓思路,简言之;就是思考的线索。作者根据写作的要求,定向、定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便要循着一定的线索扩展路子。叶圣陶先生说:“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塌塌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文无定法,但写作的思路却有章可循。行文如流水,则说明思路畅达;行文如登山,则说明思路闭塞。既然思路有章可循,那我们又该怎样将思路开展下去呢?  相似文献   

11.
设计板书贵在得法四川梁平师范李锡琴一、理文章思路设计作者写文章总有一个思考的线索,这个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教师备课时可熟读课文,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按行文思路设计板书。此法设计的板书思路明晰,内容清楚。比如《荷花...  相似文献   

12.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越多越好。(学生回答,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志斗勇  相似文献   

13.
正从古至今,人们对狼一直没有好感,总认为它凶残、狡猾、贪婪。蒲松龄的《狼》表现的就是狼的丑陋面。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母狼的智慧》却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地为我们吹奏了一曲母爱的赞歌。文章内容不多,一是写狼用聪明的办法过河,二是写在追捕下,母狼为了小狼牺牲自己的壮举。通篇没什么惊涛骇浪,但自出机杼的行文手段让读者不得不惊叹。一、欲擒故纵,在心理描写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4.
《斩鬼传》是《儒林外史》之前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寓意类讽刺小说。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将讽刺的锋芒直指人类的道德缺陷和丑恶癖性,使众多"人鬼"穷形尽相。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讽刺手法,在衬比之中彰显讽刺对象;作者秉持冷静的态度,不加半点评述,让人物尽情地表演,在冷静客观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刻画讽刺对象。此外,小说还使用了主观直斥和合理夸张等讽刺手法,讥刺了人类诸多弱性。《斩鬼传》的讽刺艺术和风格,对后世讽刺性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读着蒲松龄的《狼》,你是不是只觉得屠夫机智勇敢?其实换个角度来读,你会发现狼是很聪明的。毫无疑问,狼是本文的主人公,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狼,将狼的智慧描写得淋漓尽致,不少读者却被作者文末的议论迷惑住了,狼成了被谴责的对象。其实教材中的《狼》是节选,文末的议论也只是就这一件事的议论。文中三则故事,都是狼和屠夫斗争的故事,故事的结局都是以屠夫的胜利而告终。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三个故事都是屠夫胜利,就归纳出:“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因为人有狼不具备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倍速学习法·七年级语文下册》),细读全文,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单看节选文段末的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似乎蒲松龄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其实狼(三则)文末,作者还有一段议论:“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也可用也。”意思是说,若不是屠夫,谁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屠夫身上;那么屠夫的残忍,用到杀狼上也是可以的。作者蒲松龄想表达的真实意思,能战胜狼的,也只能是这些残忍的屠夫,其他人未必能战胜。大千世界的人并不都是屠夫,残忍的屠夫也不能作为人的代表。所以说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未免有点儿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6.
《桂林山水》(五年制语文九册2课)这篇短文,小巧玲珑,婀娜多姿。作者以“甲”字统帅全文,通过与其他名山秀水作比较,状写了桂林山水的美。文章自始至终,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 (1)思路美。《桂林山水》虽然是一篇看图学文,但短文就好比一幅画。作者的行文思路过程,实际是绘画的过程:先画漓江水,再画漓江周围的山,接着画山水相  相似文献   

17.
呱呱小喇叭     
《世界儿童共享的经典》所选入的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永恒经典,世界共享。《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365夜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每册)原价:$18.00(每册)精彩网价:$14.00精彩网上书城30万正版图书、音像全场4-8折www.exvv.com全国统一电话订购∶400-888-0168网上订购∶http∶//gdjy.exvv.com《狼图腾·小狼小狼》(上下册)本书由作者历时三十余载精心创作而成。作者在内蒙古额仑草原长时期地与狼共舞,曾与心爱的小狼结下了生死之情。在书中,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凶猛、狼的超常智慧、狼的不屈不挠、狼的亲…  相似文献   

18.
<正>主角,必须是纯种草原狼狼是小说《狼图腾》的绝对主角。我和导演阿诺从电影《狼图腾》筹拍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狼图腾》电影的主角必须是狼,必须是纯种蒙古草原灰狼,而绝不能用狗或山寨狼替代。否则,电影必败无疑。阿诺与我击掌,完全赞同我的意见。然而,狼在哪里?狼能按人的要求表演吗?狼能否担负起电影主角的重任?全世界的电影大导演们都知道,狼是天下最不能被人驯服的,又是最危险的猛兽。而且,《狼图腾》  相似文献   

19.
在汉代散文中,有两封书信值得一提,这就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与杨恽的《报孙会宗书》。两位作者是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两封书信都写得情怀勃郁,锋芒毕露,桀骜不驯。清人余诚评《报孙会宗书》一文:“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其实不只是行文之法,两封书信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同学们,说到狼,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狼来了》、《小红帽》等故事,你印象中的狼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有关狼的文章,感受狼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