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广电媒介体制改革成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锐 《现代传播》2006,(4):160-162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广电媒介的体制监管、政策建设、价值理念和技术形态正在经历着最激烈的历史性转型,一个朝向适度的市场经济和公共传媒的改革正在进行。其间,广播电视媒介的变迁与改革是否顺利,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改革成本的支付和控制问题上。没有一笔巨大的改革成本支付,广电媒介的收益将难以取得。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住改革成本,也不可能用有限的付出来获取改革的收益。对于改革的推行者来说,这意味着风险与阻力;对广电媒介的不同利益方来说,这意味着利益得失的重新界定和分配。因而,改革的推行者应当考虑和选择改…  相似文献   

2.
我省市县级广电体制改革试点已经三年。尽管新体制面临内部和外部诸多问题的困扰,但广电体制的改革还是迈出了艰难的关键的一步。原来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旧体制正在向宣传工作、产业发展、市场主体的新体制演变;管办分离的目标初步实现,台作为一个独立面向市场的新媒体已经登台亮相。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广电事业单位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在用人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但是,如何解决人员能进能出中的“出”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本通过绍兴市直广电事业单位改革的回顾和分析,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曾不无遗憾地说:20年来,广电部门宣传改革、支持改革、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但是自身并没有大的改革;全国的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建立了,广电部门却依然游离于改革之外。如果说多年来碍于各种原因,广电改制呈胶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媒体行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媒体的社会舆论来源及途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使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开展内部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广电宣传管理的需求。在新时期新形势背景下,县域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成为国家广电宣传管理工作的重点开展项目。本文通过总结新形势下县域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的特点,针对现阶段县域广电宣传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县域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创新改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6.
陈栋 《今传媒》2005,(12X):18-20
2005年是中国广电业改革、变革进入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一年。民营资本进一步进入,外国资本进一步渗透,多主体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生产、多渠道推广、多层次开发的广电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任陇婵 《声屏世界》2016,(10):10-12
广电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了解广电供需系统中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实际情况,广电供需系统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链结构、分配结构失衡等问题.广电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将广电产业供需结构调整方式真正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及约束标准的调节,只有了解广电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才能破解供给侧改革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季长江 《新闻世界》2009,(8):182-183
广播电视系统是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随着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和改制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广电行业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先行者,按照国家有关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有关精神,全国广电系统目前除牡丹江市以外。原先的“铁饭碗”都被打破,职工的“优越感”也正在逐步弱化,由此引发的职工思想波动比较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一转变,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这是我们广电系统内从事政工工作的同志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广电媒介产业的发展状况、国家形象宣传的需要、产业改革方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等方面,对延续十几年的广电媒介产业化的提法有所质疑,提出了广电媒介产业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分析了广电媒介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可行性,并对改革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电体制改革试点已经三年。许多省(市)的广电集团(总台)已经建立,频道制也在顺利进行。尽管新体制面临内部和外部诸多问题的困扰,但广电体制的改革还是迈出了艰难的关键的一步。原来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旧体制正在向宣传工作、产业发展、市场主体的新体制演变;管办分离的目标初步实现,集团(总台)作为一个独立面向市场的新型媒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广电文化产业发展经过机构改革、资源整合及市场运作,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经营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2002年拥有净资产超过10亿元,经营收入达到3.51亿元,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武汉有线电视网是全国第三大城市网络;武汉数字电视已经开播;新洲道观河影视基地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武汉广电集团正在加紧组建步伐;武汉新闻文化标志性建筑—武汉广电中心工程进展顺利……武汉广电产业发展现状已经具备了攀升为武汉文化产业主要支撑力的基础,其作为武汉文化产业先导的地位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2.
广电传媒新一轮体制创新正在全国推进.2009年,湖南广电(集团)创收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2010年,湖南广电计划实现经营收入100亿元.湖南广电把自身的超速发展归根于不断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2004,(2)
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和城市广电工作遇到的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以敏锐的目光,密切关注并紧紧追踪涉及广电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种种动态;以开拓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常州广电发展实际的改革举措;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自己的领导职责,全力推进常州广电事业的发展。在他主政常州市广电局近4年来,他和班子一班人带领全局上下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在常州广电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新的辉煌:宣传质量不断提高,节目创优在省辖市中名列前茅;艺  相似文献   

14.
李岚 《视听界》2014,(4):36-40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是一场剑指全媒体的生态式改革。本文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分析了广电转企改制、打造市场主体的体制机制变革;从业务流程再造与机构重组角度,探讨融合媒体机制;借鉴互联网产业经验与互联网思维,激发广电内容生产机制的革新;通过产业架构与跨界整合的探索,创新广电产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制播分离成为广电改革的基本制度选择,并将“转企改制、培育市场新主体”作为其重要改革目标之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内容的广电机构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为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制播分离改革过程中,我国广电机构所形成的内生型与外延式这两种不同治理结构改革模式及其成因予以分析,并在剖析当前广电机构政煤不分、事企不分、权责不清、制衡机制缺失以及市场治理机制赢弱等治理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广电机构治理结构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在广电事业改革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电改革的历程,指出随着新世纪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时代思想、时代理念的传播已经成为媒体重要的社会责任,是新一轮广电改革中最重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1月5~7日江苏广电系统和财政系统分管广电财务工作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70多人,云集太湖之滨、惠山脚下,共商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广播电视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财务管理,用足用好国宋给予的优惠政策;如何强化广播电视产业意识,拓宽广电多种经营的范围;如何增加广电事业发展的后劲,更好更快地提高广电的覆盖率和节目生产能力,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18.
张莉 《新闻界》2012,(15):58-61,71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对于报业的改革先行,广电传媒更多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国广电传媒改革"搭便车者"角色扮演的成因。广电传媒改革的"搭便车"行为也是广电传媒自身利益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提速,国内外各种经济资源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人广电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行业内部相互渗透,广电系统独家经营的政策保护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随着直播卫星即将上天,星空大战一触即发,地方城市台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传媒市场隐含着变数,弥漫着硝烟,充满着危机。同时,广电产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地方广电向区域媒体转型的当下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电行业内正在悄然发生一个重要变革,即地方广电正在向区域媒体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源于地方广电对于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探索,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的不断探求,另一方面,源于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层面对大众媒介所提出新的要求.双方在多个角度对接,地方广电也就获得了以"区域"为基础的资源集聚、动力凝聚,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平台.在这场转型中,广电行业的发展规划思路,广电产业格局走向,广电媒介的角色与功能,广电媒介的经营发展观,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持续发展也就必然要纳入大众媒介这样一个重要维度,以保证顺畅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