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利,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很多产业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娱乐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行业新的发展形势,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广播形式,使得广播媒体朝向多元化、便利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音频的特征,分析了新广播形式下传统电台面临的机会与挑战,阐述了"移动互联网+音频"的新广播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互联网音频市场下,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必要性及二者现状的比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路径。如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长处扩大传播、广播人凭借制作优势发展短音频、打造主持人个人魅力发展粉丝经济、广播将尝试融入互联网可视化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媒介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以使广播与移动互联网处于良好的融合趋势中。  相似文献   

3.
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渗透更为猛烈,传统的广播媒体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更为迫切,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需求也更为迫切.本文从广播行业发展的瓶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广播行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几个方面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4.
吴川 《视听界》2013,(2):42-4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基于传统广播移动和便携的特质基因,移动客户端是传统广播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通道。传统广播移动客户端开发、应用要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系统筹划、前瞻布局、特色引领,尤其在做优内容、突出服务、创新营销三方面速谋速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赢得传统广播发展先初。  相似文献   

5.
李静 《中国广播》2013,(7):82-86
本文首先对广播所具有的伴随性、移动性、地域性等特征与移动互联网具有的特征SOLOMO(社交化、地域化和移动化)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广播是最具有移动互联网特征的传统媒体。并结合深圳广播的实践,从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三个维度,对"微"时代广播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面对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传统广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声音专长,在做好传统无线电广播的基础上,迅速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从过去的"广播+互联网"思维,转换成"移动互联网+广播""移动互联网+音频"思维,一方面搭建一流移动互联网音频传播平台,一方面进行产品和流程再造,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一流音频产品,才可能在未来的全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当移动互联网技术足够成熟与廉价,当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收听人群成为移动收听的主流,广播的命运可想而知。"广播的明天在哪里"?不沾沾自信,不妄自菲薄,纵观各地交通广播的现状,作者结合自身感受,对如何以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处理交通广播发展中的问题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获得了受众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既遇到了挑战,同时也充满机遇。但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只是手段,广播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博采众长,实现新的突破。按照学界一般定义,移动互联网主要指的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移动互联网主要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便携性、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多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  相似文献   

9.
樊璇 《中国广播》2015,(3):25-28
本文从对传媒行业产生影响的角度,梳理出互联网发展的十点趋势,并提出广播依托互联网大势融合发展的战略建议:迎合移动收听需求,打造智能广播;广播应融入生活应用;广播营销应注重移动端布局;吸纳互联网精华,丰富广播内容来源;融入社交元素,创新内容互动方式;积累用户行为、态度的广播大数据;广播战略布局应兼顾生活服务落点;打造内容独家战略;广播应在欠发达地区战略布局;勇敢跨界,广播可以不仅仅是广播。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移动新媒体元年的2013年,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改变了中国传媒产业的格局。笔者将根据赛立信在70个城市进行的听众研究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市场发展趋势。 广播听众及其收听习惯的变化趋势广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现实听众达6.7亿。据赛立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电视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诸媒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的民生节目具有平民视角和贴近性、时效性的传播特点,众多广播媒体在黄金时段竞相播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民生节目出路何在?本文尝试从构建移动传播理念、塑造民生节目的参与感、与新媒体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广播民生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而4G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车联网迈入到深度发展阶段,移动化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以目前各大网络电台推出的移动音频客户端的发展情况来看,广播的移动化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版权隐忧、同质化竞争、商业模式之困等。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广播的移动化有三条可行的出路,即平台媒介化、内容品牌化、运营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时代,信息发展异常迅速,已经开始了从信息时代向大数据时代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浪潮在这次转变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传统广播媒体的运行策略,使其有所创新,借助技术的革新实现弯道超车,是值得所有广播媒体人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提升领悟能力和创意能力,并且将创意落实到位,从机制、融合、布局上积极探索并做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够实现广播媒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隋欣  顿海龙 《当代传播》2013,(2):104-105,108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移动终端成为重要的广播收听平台,使用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的人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广播APP的类型分析了受众需求,依据用户体验要素提出了我国广播APP今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三代媒体的广播电台,从有线广播到无线调幅/调频广播,是广播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扩大了广播传播覆盖范围和极大方便了移动接收,凸显出了广播的优势和生命力,但作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广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进一步促进广播的新一轮发展,各方面正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升级速度,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信息传播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社会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广播已经很难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优势和类型;随后阐述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生产和传播创意;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创意形式。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锐 《中国广播》2012,(9):58-60
广播是最容易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媒体。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广播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的六大发展趋势,然后从机制、技术和内容等视角归纳了广播的创新策略,为广播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战略转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不再单纯地以报纸和广播电视台等为主,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获取所需信息.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人们逐渐降低了对广播电视台的依赖性.广播电视台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提高竞争力,发挥其主要作用被提上日程.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台节...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4G时代的全面开启、wifi网络的高度覆盖、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高度普及,移动互联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笔者以自己所供职的河北音乐广播为例,分享实战经验,与同人交流学习,从广播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关系入手,归纳出广播发展历程中对用户关系建构的四个阶段,对于用户的互动使用行为进行了数据分析,进而探寻用户在媒介使用行为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聂刚 《东南传播》2013,(8):74-76
本文从新媒体——新闻资讯、新习惯——服务节目、新模式——交通路况、新技术——音乐节目、新环境——地域竞争这五个方面,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对传统广播带来的挑战。并对每一个新的现象出现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在正视挑战的同时,总结了目前移动互联网为传统广播带来的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