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赫丛年 《记者摇篮》2005,(12):58-58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多少观众.很多纪录片栏目被挤到了“垃圾时段”,有的甚至被请出了主频道。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在国外获奖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多.可收看中国纪录片的观众却越来越少。这种创作的繁荣与观众的萎缩,不能不让人反思一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2.
兰玲 《新闻前哨》2009,(6):55-56
随着卫星技术和有线技术的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电视的影响力仍是最大的.看电视也是多数家庭的一个主要娱乐,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使观众依照不同的喜好分出不同的收视群,众多频道都在争夺观众手中的遥控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出自己的频道特色,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成为传媒人士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2):10-10
超五成外国观众不进影院看华语电影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针对美、英、法、德、日、韩、印等国35岁之下的电影主流观众的调查显示:超过1/3的外国观众一点不了解中国电影.超过5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一般。除了整体关注不够,外国观众也不怎么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其中55.1%的人是通过录像带、DVD观看的。  相似文献   

4.
毫无疑问.如今只有刘翔才能让中国的田径场塞满观众和媒体记者.今后也尚没有看见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共开放312天.接待观众总数8062625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人观众139万人次,占比17%i北京地区观众356万人次.占比44%:外籍观众77万人次.占比9.5%。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全印展创办于2003年,首届展会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480家厂商参展.面积4万多平方米,观众53万人次。第二届全印展于2006年举办.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671家厂商参展,其中海外展商270家.面积近7万平方米.有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9万人次的国内外专业观众参观。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与“全创新增值印刷解决方案”的展会主题相呼应,直邮专区首次亮相.刚刚开幕.便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3,(12):69-70
节目受众:从接收者到互动传播者。社交网络使得观众的收视行为不再是孤立地接收.而是嵌入到社交网络之中.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单向互动.被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节目的三方互动所取代,加强了观众之间、观众与节目之间的粘连.使得电视节目向更广泛的人群渗透.电视观看行为也日趋社会化。节目内容:从专业生产到用户再造。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     
《视听界》2013,(2):8-9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网络收视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是在全国13岁及以上观众的13746个有效样本中.根据其使用网络收视的情况.筛选出经常使用网络收视的观众进行二次随机调查.并最终获得912份网络收视有效问卷。调查中提及的网络收视观众.指经常使用电脑(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电视收视观众.则指经常使用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  相似文献   

10.
付费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一种成熟、普遍的商业模式,成为发达国家电视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在我国,现有的电视频道和节目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迅猛增长的电视收视需求.加上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引起观众分流,发展符合观众需要、并让观众愿意付费收看的主题电视频道成为中国电视业转型的关键。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推进,预计2005年中国的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3000万,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实践中,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在各种新闻媒介中,电视报道能够把事件现场以画面的形式再现于观众面前,满足观众亲眼所见的愿望.无疑是最值得信任的。然而,多年来电视报道画面失实现象却长期存在.组织拍摄、扮演重拍、张冠李戴等“手法”不但严重影响了报道的可信度,也败坏着观众的胃口.影响着整个电视媒体在观众中的公信力。而且,在激烈的新闻竞争和高新技术普及的情况下,为了追求画面的戏剧性和感染力.新闻造假手段越来越隐蔽,利用率越来越高。本文将简略分析当今中国电视媒体较常见的几种新闻失实现象.以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聂伟  方群 《出版参考》2007,(1):15-15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出炉都如同龙卷风过境.将观众集体卷入“捧”或“贬”的口水大战。有人盛赞它实现了国际市场接轨.有人则斥之为电影市场虚弱之体疯狂进补的“猛药”。事实上.国产大片毁誉参半的舆论现状恰恰反映出观众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自己的大片.面对好莱坞.没有国产大片的中国电影市场将不堪一击.因此每年有三到五部国产大片亦不为多;另一方面,国产大片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许多非专业人士的评点便能一语击中其创作软肋。  相似文献   

13.
提观众关心的问题。采访是面向观众的.因而播出后应引起观众的共鸣。记者应通过采访透露一些观众感兴趣的信息.比如观众尚不了解或闻所未闻的幕后新闻、新闻背景、科学知识、发展动态、人生感悟、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向阳 《新闻爱好者》2010,(1):156-157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终于在2008年8月8日盛大落幕。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尤其是点火仪式一直以来都成为全世界观众最大的期待,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也同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以其独具特色的创意、容量巨大的中国元素和壮观的画面气势,引起了全世界观众的热烈好评。路透社记者吴健发表分析文章说,创意出众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独有文化.已获得世界媒体狂热的赞赏。  相似文献   

15.
陈敏 《新闻传播》2023,(9):15-18
近年来,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影片质量来说,都有长足进步。这其中离不开观众的参与。观众的需求是电影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观众群体中的接纳度,并由之产生的反馈,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生产的走向。在电影的传播流通环节,观众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经历百年,中国电影观众始终陪伴左右。但目前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文献不算太多,对于中国电影观众如何认知电影,如何参与电影,还有很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新闻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最新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灾情.从而更有效地组织支援活动。不少记者深入第一线,与抗险救灾的战士们一道摸爬滚打.将最感人至深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编排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节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带动着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观众已从过去的“不得不看”转变为如今的“有选择地看”.可供观众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大。电视频道间的相互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各电视台除了努力打造精品节目.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外.在电视节目的编排上推陈出新.以高超的编排艺术来吸引观众.提高电视节目的“卖点”.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8.
尚志华 《新闻传播》2009,(10):86-86
媒体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话语权的传播群体.担负着展现时代风采.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作用。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主持人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既要代表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叉要满足观众的需要.作为媒体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媒体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主持人通过荧屏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满足观众情感诉求的需要。因此.主持人应该明确.节目中的情感诉求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主持人如何增加感情投入和如何控制感情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霜 《档案天地》2011,(4):61-62
这的确是个非常奇妙的例子。由于大多数中国人迷恋艺术,喜欢明星。所以.更多观众就乐于在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当中驻足。在中国的文艺殿堂和民间阶层里,新凤霞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字。过去.人们谈起这个名字时,喜笑颜开;如今,人们谈起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20.
叶帼  金燕 《新闻前哨》2008,(7):80-80
中周电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一多半时间,严格意义上的观众调研一直处于空白。过去所谓观众调查,主要是处理观众来信来电、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谈,由此形成的对观众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微观而粗浅的层次上;不仅如此.其结果还常常被人任意引伸和发挥。这些相对零散、简单而随意的方式之所以成为当时观众调查的主流,一方面是人们尚未找到更科学的调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