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极为复杂。在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及备课等规约着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无我”的备课;二是“唯我”的备课;三是“融我”的备课。这三种关系表明了教师与课程的三种关系。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考察,可以深入认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可以通过引导教师进行自觉对话、三级备课、课堂观察、制度设计等途径实现融我课程。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极为复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选文的解读规约着语文课程的实施。教师对选文的解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无"我"的阅读;二是全"我"的阅读;三是融"我"的阅读。这三种关系表明了教师与语文课程的三种关系。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考察,可以深入认识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存在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而收不到良好课堂效果的矛盾,我针对这一现象,阐述在新型课程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教师课堂备课情况,课堂教学的实施及学生对课程的反应等来改善高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4.
备课是教师的“家常饭”,教师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还要努力提升自己备课的境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课前备课必须把握“模、磨、摩”三字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师生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新课程的实施者和促进者等。由于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也将被打破。那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如何备课?教师备课应备什么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备课。  相似文献   

6.
有效教学视域下的学校内部管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以有效教学为核心;二是建立良好的课程规划,并有力保障课程规划的有效执行;三是通过开展校本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等管理措施,促进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四是通过控制作业量、改革学习评价制度等管理措施促进学生实施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7.
“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所谓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根据突发的课程事件、具体的课程情境等非预期因素,通过对话互动的方式或者灵活调整课程计划与实施策略,或者重新建构课程的过程。它是与教师备课时预设性相对应的,生成性课程具有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实施了"集体备课",以期达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存在关系上的片面认识:有人认为在集体备课中存在着语言霸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集体备课变成了对创新的隔绝;还有人认为,备课是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的行为,不应该“集体”起来。这些认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备课的功能,阻碍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步伐。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我有幸承担了苏教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任务。此前虽然在暑假期间参加过课程改革通识和教材培训,但当我拿起课本,提笔备课时,心里仍然不禁打起小鼓:面对苏教版科学教材插图多、文字少,问题多、答案少,学生动手多、教师讲解少这“三多三少”的特点,教师如何备课?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与学中和谐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如何?科学探究应当怎样展开?“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去实现等等,  相似文献   

10.
开展说课活动,不仅能推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创新,活跃教学氛围,而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第一,说课与备课的区别。首先,内容不同。备课主要解  相似文献   

11.
游积喜 《文教资料》2006,(3):175-176
新一轮课改实施三年来,不少学校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推进,在强化教师学习培训工作的同时,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解读新教材,设计新课程,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合作互动的平台,但教师认识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影响了集体备课的效率和质量。怎样才能提高集体备课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效呢?笔者认为在加强集体备课管理的过程中,应着力抓好以下五“点”。一、紧扣集体备课的关键点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集中教师的群体智慧,解决怎样“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  相似文献   

12.
开展说课活动,不仅能推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创新,活跃教学氛围,而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第一,说课与备课的区别。首先,内容不同。备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说课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和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其次,形式不同。备课主要是教师个体的静态活动,而说课是由说课者与评说者共同参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赵兵雪 《知识文库》2022,(19):28-30
<正>“前置学习”是指在新课讲授之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及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的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前置学习中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课堂效率。此过程分三个阶段,即教师设计课前任务导学单、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导学单和教师(通过学生反馈)发现问题后进行二次备课。下面结合中职宝玉石鉴定课程,分析课前任务导学单的设计原则、设计类型、实施动态与实施反馈。  相似文献   

14.
张昊 《现代教育科学》2010,(4):81-84,88
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是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教师在“技术”、“实践”与“解放”三种课程理念及“传统”、“现代”与“当代”三种教学理念中的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课程与教学”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提出了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角色重构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包映蕾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9):49-51,67
从教师授课准备和课业设计出发,根据BTEC HND商业课程大纲的要求,探讨教师备课和课业实施的工作流程及实际做法。通过解析实用性强、目标明确、学习高效的BTEC HND商业课程教学实施体系及本中心的具体做法,对规范高职教学管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采用“百花齐放”型各自备课、“能者多劳”型组长备课或“步调一致”型集体备课三种传统模式。各自备课的备课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业务水平、责任心、信息处理能力和教材驾驭能力等综合因素。这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科教师从网上下载教案来替代备课,变成一种投机取巧、玩忽职守的备课行为。组长备课是“一脑替代众智”的备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采用“百花齐放”型各自备课、“能者多劳”型组长备课或“步调一致”型集体备课三种传统模式。各自备课的备课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业务水平、责任心、信息处理能力和教材驾驭能力等综合因素。这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科教师从网上下载教案来替代备课,变成一种投机取巧、玩忽职守的备课行为。组长备课是“一脑替代众智”的备课方式,  相似文献   

18.
毛爱文 《现代教学》2008,(7):104-105
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可以说课堂是检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回溯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这也是教师每天的“功课”。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师对课程、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者、执行者,是推动课程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实施有效备课,提升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优化备课形态,构建有效备课的内容,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贺州市同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思路,论述加强同步课堂大集体备课、提升主讲教师的“教功”和助教教师的“助功”、引导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精准把握同步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技巧等三条同步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