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下面,就“如何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鉴别与整合变通能力,从而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列为语文课程五大学习范畴之一,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要指导初中学生有效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须正要立足于“语文”。多角度,广视野开发课程资源来进行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禹旭红 《教育艺术》2005,(11):56-58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决不是随意的,需要进一步研究语文课程综合性的原则,真正使学生提高学用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语文教师不但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而且还要具有洞察社会生活的能力,选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沟通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鉴别与整合变通能力,从而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改革把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目标。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鉴别与整合变通能力,从而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明确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空间,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新的源泉。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下面我就“如何让语文活动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徐勋贵 《新课程研究》2006,(11):54-54,6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教室依然是学生学校生活最重要的空间。教室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语文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地打通语文与生活,使学生学到语文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学习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进行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注意问题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施茂枝 《云南教育》2005,(34):11-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设置的五个学习领域之一,它以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为基点,围绕学生感兴趣并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开展语文活动,亲历探究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进入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和“识字与写字”“阅渎”“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相似文献   

13.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摈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本学期,我结合市里开展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努力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邓娟 《教师》2020,(7):37-3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学生资源,提升整体素养;利用家庭资源,促进家校联动;利用地方资源,开阔眼界心胸;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智慧引领。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新课标"的热潮.解读"新课标",我们认为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平等对语、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八个新概念必须阐述清楚,是为<语文课程标准>八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且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