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公开课,是为了学习他人的优点;听公开课,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捷径。听公开课,要懂得听课的门道,笔者认为其中的门道包含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教学对传播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推动教研和教改、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诸方面,无疑是有益的。曾几何时,我们多么渴望听公开课。笔者常外出听课,曾为一堂好课激动不已、热血澎湃,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但在农村小学中,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教学对传播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推动教研和教改、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诸方面,无疑是有益的。曾几何时,我们多么渴望听公开课。笔者常外出听课,曾为一堂好课激动不已、热血澎湃,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但在农村小学中,有很多语文老师对公开课提不起兴趣,不大想去听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笔者觉得主要原因有四。一、没新意,效果差时下,有的农村中心小学和村级完小,为了应付上级安排的教研任务,做表面文章,随便让一些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也从未到外面学习、听课,又不大愿意看教研理论文章的语文老师上公开课…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交互式功能于一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都选择在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其实,用多媒体手段上公开课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其所长就如虎添翼,反之,就画蛇添足。笔者常参加教育评估、教学能手评选、课件大赛之类的活动,听老师们讲公开课的机会较多,现通过对听课笔记整理,总结出用多媒体手段上公开课的“三防三突破”策略,供老师们在制作课件或上多媒体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无论是听课也好,看课也好,首先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看,去听,要能够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听出道道,看出道道。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有很多开课机会,也有很多听别人课的机会。很多人都会对亲自开课下很大功夫,长时间准备、精心修改教案、备教材备学生,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尽量让每堂公开课都精彩成功。而到底有多少教师对听别人的课下过功夫?又有多少教师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学到点什么,汲取到什么或者发现什么瑕疵和缺点。自己所听的这堂课到底  相似文献   

6.
何瑜 《科学教育》2009,(4):76-77
我们无论是听课也好,看课也好,首先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看,去听,要能够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听出道道,看出道道。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有很多开课机会,也有很多听别人课的机会。很多人都会对亲自开课下很大功夫,长时间准备、精心修改教案、备教材备学生,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尽量让每堂公开课都精彩成功。而到底有多少教师对听别人的课下过功夫?又有多少教师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学到点什么,汲取到什么或者发现什么瑕疵和缺点。  相似文献   

7.
我,一位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有一天心血来潮,决意去种一次别人的田——上一节数学公开课。为什么要去种别人的田?别人的田又是那么好种的么?话还得从开学初的听课说起。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为活跃教研氛围,每周推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公开课。这些课都是经过年级教研组打磨过的。我连续听了四周16节数学公开课,低、中、高年级的都有。内容既有计算教学,也有图形、应用题与概念教学。仅撷其中三例剖析如下。现象一:“目中无人,也无书。”一年级A老师执教《认识人民币》。尽管学生手里握有多种硬币,但他们还是通过投影仪才认识了…  相似文献   

8.
历史还是那些历史,课还是那些课,可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爱听别人上课。公开课、示范课、交流课……只希望在听课中获得与自己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听了许多名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并进行梳理.现就阅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线的教师每学期都会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听评课,有的教师上公开课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有的教师上公开课,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如何让教师上公开课变得轻装上阵,游刃有余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公开课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到达“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目标.笔者认为应有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11.
<正>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对教师而言,听课正是这种交换思想的过程。听别人的课,自己的课被别人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9年,听过多少节课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这些课就像是隐形的加速器,一直在促进我的成长。刚工作的时候,我对上公开课教师的一招一式都佩服不已。哪里有公开课就往哪里钻,总想从公开课中探得一劳永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听了不少的语文公开课.听课中,笔者特意留心了执教者对朗读的指导,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用语有欠妥之处,现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青年数学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之外,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从2009年11月初次尝试上公开课,以多次参加公开课教学比赛,在看别人上公开课—自己开始学习上公开课—自己认识到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对公开课的认识渐渐有所加深,对于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随着新课标、新课改的推行,老师上公开课的频率越来越高。笔者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每学期听公开课也在二三十节以上,听过一些好课或差课:好课让人舒舒服服,爽心悦目,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了;差课味同嚼蜡,令人恹恹欲睡。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一系列的公开课,笔者感觉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突出.本文对此进行深人地分析--说病症,诊病因,开药方.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青年教师,在听公开课时究竟该做点什么,怎么做才能真正体现公开课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本文以笔者听的一节区级公开课为载体,具体论述了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的磨课过程,即个人钻研形成初案—集体交流形成预案,再从个人揣摩形成个案—集体反思形成精案的历练过程,试图以听公开课为契机,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奉倩 《今日中学生》2005,(11):46-47
11月14日 星期日 阴 我刚来到学校就听人说李茜不念书了,因为她觉得同学们看不起她.想想自己,又何尝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常希望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怎么也做不到.正在慢慢成熟的我们越来越在乎别人的眼光.可我们却也真的清清楚楚地明白:我们是来学习,而不是来做样子让别人欣赏的.可是,我们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主管区域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培训、教研工作多年,听评课是重要的教研和培训形式。有一位老师曾以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助我成长》开设区级公开课两次和常态课一次,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就这三次课谈一点感触。两次公开课是计划中安排好的,常态课是在随机教学视导时听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是一位名师执教的苏教版第二册的<雨点>一文.文章不长,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相似文献   

20.
张霞 《甘肃教育》2014,(16):82-82
正在高效课堂里,教师与学生所创造的境界应当是高远、博大、幽深、静美、神奇的;在高效课堂里,师生畅通,教学相长,情理交融,意境和谐,知识共享,情感俱进,师生的智慧与人格呈现出妙不可言的奇观。笔者认为,这样的高效课堂必然拥有本色、真实、鲜活、简约这四种境界。境界之一:本色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有上公开课与听公开课的经历,而每一次的公开课都会使我们产生众多的感叹,感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感叹授课教师的奇思妙想,感叹学生的多才多艺,感叹课堂的奇峰突起。然而,在众多的感叹之后,笔者常想: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