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世才  于波 《垂钓》2001,(9):42-44
入秋之后,日渐短,天气渐凉.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2℃以下。鱼类进入育肥期,并开始为越冬补充营养做准备。此时鱼肥,成群游弋,食欲旺盛,格外好钓,不仅能钓到鱼,而且更容易钓到大鱼。宋朝诗人陆游的《秋日郊居》日:“山雨霏霏鸭头水,溪云细薄鱼鳞天。幽寻自笑束无事,羽扇筇枝上钓船。”可见古诗人对秋季钓鱼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也谈寻鱼     
朱伟 《钓鱼》2006,(6):50-50
哪个钓鱼人没有寻鱼的得与失、忧与乐?寻鱼的成功,就在于了解和掌握了鱼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解决个案中鱼的活动变化对垂钓的影响,它不仅有钓到鱼的快乐,更能得到无奈中破解寻鱼困惑的快慰。  相似文献   

3.
看了2006年第五期《中国钓鱼》余政钓友文章《这是一条什么鱼?》和何川先生文章《奇怪的鱼,是重唇鱼,还是丁鱥?》,本人常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垂钓,经常碰到这种奇怪的鱼,如果判断没错,应是丁鱥。  相似文献   

4.
谭佛航  赵晓为 《垂钓》2001,(4):16-17
岸上选钓点,水下先寻鱼。鲤鱼虽说是底层鱼,可并不像种的菜那样会均匀排列,在有些地方它们会成群扎堆,而有的地方则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5.
钓趣     
油菜化开鱼增肥,寻钓各方有觅处,蜂蝶迷情争纷飞。斜阳西落忘归回。钓趣@张恕!西安  相似文献   

6.
龚政  吴翩 《武当》2001,(6):61-62
颜紫元寻战于志钧之后,很快用传真向《武当》发来了上述交手“纪实”的稿子(后部分还有寻战王继振的),又在电话里向谭大江先生作了一番叙述,要求《武当》尽快刊发。谭先生当即答复说,盖因该文出自一人之口,不能证实其客观真实性,故需待当事各方共同认可才为公正。如果该文让于志钧签个“情况属实”的字样,《武当》会立即刊发,不然又会引起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2):20-21
寻鱼层悬钓:是一种从下层往上引的诱鱼速钓技术。垂钓者在施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1 当你在正常搓饵或拉饵底钓时发现,鱼标在立稳下沉时就出现停顿、上升的漂讯或是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这都是鱼儿离底截食的反应。2当你在实施正常的底钓时,由于误将鱼儿诱集水底大多或是遇到从未被钓过的鱼儿对饵的哄抢等,造成在抢食的过程中,将钩饵推来拱去,搅得窝底浑浊不堪,只见漂动不见上鱼。遇到上面这两种惰况,你就得采取寻鱼层悬钓战术。及时将鱼标下移3-5厘米,缩短水线使双钩饵离底,避开底层浑浊区,寻找鱼儿吃食最佳的水层,这样既解决了漂讯乱的问题,又提高了上鱼速度。如果还出现鱼标未沉到位就有讯号,你仍须继续下移鱼标,直至寻到能连续不断上鱼的水层。这种由下往上的纵向诱鱼悬钓技术,是最常规的钓法,也是多数钓手喜欢采用的一种较为稳妥的诱鱼速钓方法。钓手能始终了解鱼层的高度及走向,并能主动根据其变化而随之应对。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诠释:[鱼巤]鱼,体长四寸左右,侧扁,背部灰暗,两侧银白色,雄鱼带红色,有黑色斑纹,生殖季节色泽鲜艳。生活在淡水中。也叫桃花鱼。2005年五期《中国钓鱼》杂志何川先生撰文《刘永海钓的是宽鳍[鱼巤]》文章说得很详细,  相似文献   

9.
偶感     
张民德 《中国钓鱼》2005,(12):57-57
药鱼是垂钓者最深恶痛绝的,早在千年前的唐朝,诗人皮日休就指出了药鱼的危害,他在《(奉和鲁望)渔具十五泳》中有首《药鱼》,现抄如下,望观之共戒。  相似文献   

10.
于文福  祝兵 《垂钓》2001,(6):44-45
风力、风向对鱼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一心想从海钓中寻取快乐和兴趣的钓友,必须了解当地天气变化的特点,透悉“风情”。  相似文献   

11.
陈中春 《钓鱼》2005,(7):28-28
读过《“8”字遛鱼法可行》文章后,我觉得“8”字遛鱼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吴宪民 《精武》2010,(6):I0002-I0002
功力庆会,武林盛事,说剑都是榜样。 横槊射虎甚等闲,有奇节、鱼鸟情定。 丈夫怀抱,天南地北,直教炎黄日上。 安得快意风和雨,倾坡国、寻我行藏。  相似文献   

13.
爆炒乌鱼丝     
令我们钓鱼人高兴的事,是《中国钓鱼》的家常鱼馆开张了。这不,才尝了北京的“油浸鱼”、西安的“香酥熏鱼”,紧接着“川味泡菜鱼”和“干烧鱼”又上了桌,真是我们钓鱼人的好福气啊!  相似文献   

14.
万伯翱 《中国钓鱼》2005,(12):42-43
“与鱼共舞”,这个词原《中国体育报》总编辑张振亭兄给我的散文集《元戎百姓共垂竿》做序时用过,后来田纪云前副总理为我的新作题写的宝墨也为此词。我想诸位可能是受了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电影《与狼共舞》的启发而妙用于人和鱼的关系上。我们到了台南县《国立海洋生物世界馆》,此馆被称为“东南亚最大的海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傅常奇 《钓鱼》2005,(7):29-29
读了2005年《钓鱼》杂志第4期“8”字遛鱼法的文章,很受启发。这种“8”字遛鱼法,在我多年的垂钓中曾多次使用,实践证明此遛鱼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北京,中国首届“中外垂钓精品直销博览会”上爆出特大新闻:刚刚面市才三个月的老鬼鱼饵,以其超群卓越的内在品质和至善至美的营销方式,荣登国产钓具也新奖榜首。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惟一获此殊荣的国产鱼饵,也是鱼饵制造行业中惟一的一块奖牌!博览会开幕第一天,近十万袋老鬼鱼饵,即被热情的客商抢购一空,老鬼鱼饵制品有限公司展台前人山人海,一家美国渔具商和一家南韩渔具代理商,当即与老鬼公司签订鱼饵出口协议合同值50余万接受国内客户订单100余万元,再次创下老鬼鱼饣销售新纪录。《中国犯错误鱼》杂志社、《体育大市场》、《钓鱼》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体育报》、香港《大中华》杂志、《星报》等国内外传媒机构纷纷采访这一次爆的场面。并发表评论,国人对老鬼鱼饣表现出极大热情,预示着国产犯错误具革命奏到来!在颁奖会上,老鬼鱼饣公司代表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洋竿、洋线、洋饣充斥国内淦具市场的今天,老鬼鱼饣来啦!我们将以科学、严谨、踏实、勤奋的业精神,百折不找,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努力工作,握手我国产钓具之威名,树立中国民族工业之自尊!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钓鱼》2004年第二期胡建明钓友在《阿不都拉河夜钓石头鱼》一文中提到的石头鱼,特别像《中国钓鱼》1996年第二期《天山溪流钓》(作者高惠亮)和本人在《中国钓鱼》1998年第三期《忆钓三宫河》一文中提到的学名为“新疆裸重唇鱼”,简称“裸鲤”的新疆冷水无鳞鱼。惟一差别是,我所接触过的裸鲤的胸鳍和腹鳍不是红色的,除此之外其他  相似文献   

18.
梭鱼非鲻鱼     
任志新 《钓鱼》2004,(20):15-15
《钓鱼》杂志今年16、17两期发表了有关垂钓梭鱼的文章,有读者来电询问,这个梭鱼是不是就是鲻鱼,梭鱼和鲻鱼是不是同一种鱼类,二者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9.
甯夕雨 《钓鱼》2005,(5):36-36
野钓中常见钓友在鱼不咬钩或鱼上钩迟缓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把大量的诱饵投进窝点,结果是窝点里鱼星不断地泛上水面,但鱼仍旧不咬钩,钓友甯夕雨著文,《摆脱野钓中的误区》帮你摆脱这个困惑。  相似文献   

20.
王锡健 《中国钓鱼》2004,(12):26-27
《目睹鱼的“宗教仪式”》(见2003年第十期)和《浅析(目睹鱼的“宗教仪式”)》(见2004年第九期)两文发表后,引起广大钓友的关注,很多钓友来稿来信发表自己的见解。今天,我们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看法选登如下,以引发更多钓友对鱼类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